一种柔印走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88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技术属于柔印走纸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收卷辊;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拆卸组件;所述拆卸组件包括防滑套,两组所述防滑套皆与转动圆盘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转动圆盘的另一端皆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皆贯穿装置本体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皆与第一轴承固定连接;通过拆卸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收卷辊拆卸安装的功能,解决了使用收卷辊对纸张进行运输,然后通过柔版印刷机对纸张进行印刷,当收卷辊上的纸张全部被印刷完成后,通过拆卸组件可以便捷的对收集辊进行拆卸,从而可以及时将纸张添加到收卷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柔印走纸领域,具体是一种柔印走纸系统


技术介绍

1、柔版印刷机使用流动性较强的流体油墨,油墨由墨斗胶辊和网纹传墨辊传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并使其着墨,然后由压滚筒施以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最后经干燥面完成印刷过程,现有的柔版印刷机大多安装有柔印走纸系统,通过柔印走纸系统来实现对纸张的运输固定,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纸张进行印刷。

2、现有的柔印走纸系统具体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201822228103.x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具体公开了一种上走纸式柔版印刷机用版辊结构,包括墙板、版辊挂板、前顶锥部装、后顶锥部装和版辊,前顶锥部装包括大套、滑动套、前顶锥和螺母,电机驱动连接前顶锥,后顶锥部装包括大套、滑动套、后顶锥和螺母,后顶锥与气缸驱动连接,版辊包括圆筒形的中空的辊体、版辊堵头和顶锥盘,顶锥盘与前顶锥和后顶锥锥度配合,前顶锥与顶锥盘通过固定键传动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布设方便,能够快速的更换不同直径的版辊,且能很好的保证版辊与顶锥之间的同轴度及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了版辊重量,增加了版辊与顶锥的使用寿命,更节省了更换版辊的时间与印刷成本。

3、上述的上走纸式柔版印刷机用版辊结构通过滑动套靠近气缸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螺母,螺母与后顶锥的端部相抵,气缸驱动连接螺母和后顶锥,通过这种方式不便于对收卷辊进行拆卸更换,柔版印刷机大多使用收卷辊对纸张进行输送时,当收卷辊上的纸张用完时,需要及时对收卷辊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柔版印刷机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柔印走纸系统。

r/>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技术中上走纸式柔版印刷机用版辊结构通过滑动套靠近气缸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螺母,螺母与后顶锥的端部相抵,气缸驱动连接螺母和后顶锥,通过这种方式不便于对收卷辊进行拆卸更换,柔版印刷机大多使用收卷辊对纸张进行输送时,当收卷辊上的纸张用完时,需要及时对收卷辊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柔版印刷机的印刷效率不会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柔印走纸系统。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收卷辊;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拆卸组件;

3、所述拆卸组件包括防滑套,两组所述防滑套皆与转动圆盘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转动圆盘的另一端皆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皆贯穿装置本体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皆与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轴承皆与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杆皆与第一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左端设置有限位组件。

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卡合杆,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皆与圆形限位盘卡合,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皆与第一拉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拉杆皆贯穿第一伸缩槽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皆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皆与第一伸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蜗杆皆与第一蜗轮啮合,两组所述第一蜗轮皆与第一螺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杆皆贯穿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螺杆皆与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轴承皆与第一连接件的内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螺杆的外部皆套设有第一连接块,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端皆与第一卡合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卡合块的底端皆与第二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连接块皆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卡合块皆与收卷辊抵接,所述收卷辊与圆形抵接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圆形抵接板皆与第一卡合块的一端抵接,两组所述第一滑杆皆与第一连接件的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皆与装置本体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槽皆与第一磁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槽皆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圆形限位盘皆与装置本体固定连接。

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技术通过拆卸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收卷辊拆卸安装的功能,使用收卷辊对纸张进行运输,然后通过柔版印刷机对纸张进行印刷,当收卷辊上的纸张全部被印刷完成后,通过拆卸组件可以便捷的对收集辊进行拆卸,从而可以及时将纸张添加到收卷辊上;

11、2.本技术通过抵接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拆卸组件抵接的功能,在使用拆卸组件收卷辊进行安装时,通过抵接组件可以对安装进行抵接,从而达到了限位的功能,从而使得收卷辊安装的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收卷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拆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卡合杆(61),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61)皆与圆形限位盘(60)卡合,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61)皆与第一拉杆(6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拉杆(62)皆贯穿第一伸缩槽(64)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61)皆与第一弹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弹簧(63)的另一端皆与第一伸缩槽(64)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蜗杆(44)皆与第一蜗轮(45)啮合,两组所述第一蜗轮(45)皆与第一螺杆(4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杆(47)皆贯穿第一连接件(46)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螺杆(47)皆与第二轴承(48)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轴承(48)皆与第一连接件(46)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螺杆(47)的外部皆套设有第一连接块(49),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块(49)的底端皆与第一卡合块(50)的底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卡合块(50)的底端皆与第二连接块(51)的顶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连接块(51)皆与第一滑杆(5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卡合块(50)皆与收卷辊(2)抵接,所述收卷辊(2)与圆形抵接板(5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圆形抵接板(53)皆与第一卡合块(50)的一端抵接,两组所述第一滑杆(52)皆与第一连接件(46)的内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连接件(46)皆与装置本体(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槽(64)皆与第一磁铁(65)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伸缩槽(64)皆与第一连接杆(4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圆形限位盘(60)皆与装置本体(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收卷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拆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卡合杆(61),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61)皆与圆形限位盘(60)卡合,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61)皆与第一拉杆(62)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拉杆(62)皆贯穿第一伸缩槽(64)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卡合杆(61)皆与第一弹簧(6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弹簧(63)的另一端皆与第一伸缩槽(64)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印走纸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蜗杆(44)皆与第一蜗轮(45)啮合,两组所述第一蜗轮(45)皆与第一螺杆(4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螺杆(47)皆贯穿第一连接件(46)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一螺杆(47)皆与第二轴承(48)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轴承(48)皆与第一连接件(46)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竟伟庞延荣陈宝莹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卷烟包装材料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