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78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包括:步骤S10、创建一包括逻辑节点选择栏、节点导入栏、属性配置栏、代码配置栏、工具栏、编排区的蓝图编辑界面;步骤S20、通过逻辑节点选择栏或者节点导入栏,将逻辑节点添加到编排区;步骤S30、在编排区内对各逻辑节点进行连线和排版;步骤S40、属性配置栏、代码配置栏,基于逻辑节点的触发信号,显示对应的配置项、代码;步骤S50、基于属性配置栏或者代码配置栏更新逻辑节点的属性;步骤S60、通过工具栏对基于逻辑节点、逻辑关系以及属性生成的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预览和发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不能落地的大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处理,特别指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时代也随之到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被电子化,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各种物联网设备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需要对这些大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2、然而,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很多大数据并不能落地,即不能本地保存,这无疑给第三方的数据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针对不能落地的大数据处理,传统上需要程序员编写代码,基于代码在线读取大数据进行处理,由于编写代码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且不同类型的大数据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需要不断对代码进行调整,极大的限制了大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便捷性。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实现提升不能落地的大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便捷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实现提升不能落地的大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便捷性。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s10、创建一包括逻辑节点选择栏、节点导入栏、属性配置栏、代码配置栏、工具栏以及编排区的蓝图编辑界面;

4、步骤s20、通过所述逻辑节点选择栏或者节点导入栏,将逻辑节点添加到所述编排区;

5、步骤s30、在所述编排区内对各逻辑节点进行编排,以建立各所述逻辑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6、步骤s40、所述属性配置栏以及代码配置栏,基于所述逻辑节点的触发信号,显示对应的配置项以及代码;

7、步骤s50、通过所述配置项或者代码更新对应逻辑节点的属性;

8、步骤s60、通过所述工具栏对基于逻辑节点、逻辑关系以及属性生成的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预览;

9、步骤s70、通过所述工具栏对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发布。

10、进一步的,还包括:

11、步骤s80、基于发布的所述大数据处理流程在线读取不能落地的大数据,对读取的所述大数据进行在线处理,生成并存储处理结果。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中,所述逻辑节点选择栏至少包括全局节点、流程控制节点、数据处理节点以及输入节点的逻辑节点;

13、所述流程控制节点至少包括分支判断节点、多路判断节点以及定时器节点;所述数据处理节点至少包括页面导航节点、并行数据处理节点、串行数据处理节点、序列执行节点以及websocket节点;

14、所述全局节点用于设置组件的初始化状态;所述输入节点用于配置键盘映射。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中,所述节点导入栏用于读取节点配置文件,进而往所述编排区添加逻辑节点;

16、所述属性配置栏用于配置各逻辑节点的属性;

17、所述代码配置栏用于以代码的形式配置各逻辑节点的属性;

18、所述工具栏至少设有保存按钮、预览按钮组以及发布按钮;所述预览按钮组包括常规预览按钮以及调试预览按钮;所述保存按钮用于保存编排区内编排的大数据处理流程;所述发布按钮用于大数据处理流程的发布;所述常规预览按钮用于对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执行并预览,且不记录预览时的报错信息以及日志;所述调试预览按钮用于对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执行并预览,且记录预览时的报错信息以及日志;

19、所述编排区用于对逻辑节点进行逻辑连线和位置调整的编排,支持拖、拉、拽以及点击的交互方式。

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具体为:

21、从所述逻辑节点选择栏中点击选择逻辑节点并以拖拽的交互方式添加到编排区;

22、或者通过所述节点导入栏读取逻辑节点的节点配置文件,进而将所述逻辑节点添加到编排区。

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具体为:

24、在所述编排区内,通过拖、拉、拽或者点击的交互方式对各所述逻辑节点进行连线和位置调整的编排,以建立各所述逻辑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具体为:

26、所述属性配置栏基于逻辑节点的点击信号,显示对应的属性的配置项;所述代码配置栏基于逻辑节点的点击信号,显示对应的属性的代码。

2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0具体为:

28、所述属性配置栏基于配置项的选填事件更新对应逻辑节点的属性,或者所述代码配置栏基于代码的修改操作更新对应逻辑节点的属性。

2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0具体为:

30、所述工具栏基于常规预览按钮的触发信号,对所述编排区内基于逻辑节点、逻辑关系以及属性生成的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执行并预览,不记录预览时的报错信息以及日志;

31、或者所述工具栏基于调试预览按钮的触发信号,对所述编排区内基于逻辑节点、逻辑关系以及属性生成的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执行并预览,记录预览时的报错信息以及日志。

3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0具体为:

33、通过所述工具栏的保存按钮对编排区编排的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保存后,通过所述工具栏的发布按钮对外发布所述大数据处理流程的访问接口。

3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35、1、通过创建一包括逻辑节点选择栏、节点导入栏、属性配置栏、代码配置栏、工具栏以及编排区的蓝图编辑界面,接着通过逻辑节点选择栏或者节点导入栏将逻辑节点添加到编排区,在编排区内对各逻辑节点进行编排以建立逻辑关系,属性配置栏以及代码配置栏基于逻辑节点的触发信号显示对应的配置项以及代码,通过配置项或者代码更新对应逻辑节点的属性;通过工具栏对基于逻辑节点、逻辑关系以及属性生成的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预览后,对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发布,再基于发布的大数据处理流程在线读取不能落地的大数据,对读取的大数据进行在线处理,生成并存储处理结果;即通过可视化的蓝图编辑界面,以拖、拉、拽或者点击的交互方式对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编排和发布,再基于发布的大数据处理流程对大数据进行在线处理,即使没有编程基础也能快速的生成大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大数据的在线处理,进而极大的提升了不能落地的大数据处理的效率以及便捷性。

36、2、通过设置属性配置栏和代码配置栏,即可以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进行选填和参数输入,也可以通过代码进行更加灵活的配置,满足不同的属性配置需求,极大的提升了属性配置的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逻辑节点选择栏至少包括全局节点、流程控制节点、数据处理节点以及输入节点的逻辑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节点导入栏用于读取节点配置文件,进而往所述编排区添加逻辑节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具体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具体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具体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具体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具体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逻辑节点选择栏至少包括全局节点、流程控制节点、数据处理节点以及输入节点的逻辑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节点导入栏用于读取节点配置文件,进而往所述编排区添加逻辑节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组件逻辑的可视化蓝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丽张祖生林大勇易鹏程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星云大数据应用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