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273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用发动机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发动机油复合剂6.0~9.0份、基础油85~95份、降凝剂0.2~0.5份,摩擦改进剂0.6~0.9份;摩擦改进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基础油包含两种不同100℃运动黏度和/或黏度指数的基础油:基础油1为高黏度指数III类+基础油,基础油2为III类基础油;不含有黏度指数改进剂。经过模拟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不仅满足JASO GLV‑1中0W‑8规格要求,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系数,提升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并且具有优异的抗磨损性能、抗剪切性能和良好的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用发动机油,特别是涉及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燃油经济性是指,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小的耗油量经济行驶的能力。以单位功消耗的燃油质量表示,称为燃油消耗率。

2、为推动乘用车的燃油经济性水平的持续改善,乘用车设计逐步趋于小型化、轻量化、混动化方向发展;相应地,小排量、混合动力发动机对于燃油经济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发动机油在具有更高节能效果以及抗磨损效果的同时还兼具更好的耐久性能,从而为发动机提供长周期的润滑保护。

3、发动机油中包含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对汽油机油产品的运动黏度贡献较大。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黏指剂和高粘度指数的基础油组成以改善发动机油的综合性能,以在保持较好抗磨损性能、抗剪切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粘度,降低摩擦系数,提升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然而,目前市场上汽油机油产品运动黏度最低为6.1mm2/s以上,还未出现运动黏度更低的汽油机油产品,但是目前jaso规格中已经提出了满足glv-1 0w-8的超低黏度油品规格要求,本专利技术旨在探索超低黏度发动机油对发动机的保护及节能性能方面的提升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汽油机油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不仅具有超低黏度,较低的摩擦系数,能够有效提高节能效果及抗磨损效果,而且还同时保持良好的抗磨损性能、抗剪切性能和耐久性能,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为发动机提供耐久保护。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发动机油复合剂6.0份~9.0份、基础油85.0份~95.0份、降凝剂0.2份~0.5份,摩擦改进剂0.6份~0.9份;所述的摩擦改进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所述基础油包含两种不同100℃运动黏度和/或黏度指数的基础油:基础油1为高黏度指数iii类+基础油,基础油2为iii类基础油;所述超低黏度汽油机油不含有黏度指数改进剂。

4、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机油大量可选组分进行筛选及调配,从中发现当摩擦改进剂选择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基础油以高黏度指数iii+基础油、iii类基础油(两种特定100℃运动黏度和黏度指数范围的基础油)复配,同时配以复合剂、降凝剂得到的机油组合物具有超低黏度、较低的摩擦系数,能够有效提高节能效果及抗磨损效果;而且该组合物还同时保持良好的抗磨损性能、抗剪切性能和耐久性能,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为发动机提供耐久保护。

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油复合剂为glv-1汽油发动机油复合剂;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油复合剂为含有水杨酸钙、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且黏度为0w-8的glv-1汽油发动机油复合剂。

6、作为优选,所述高黏度指数iii类+基础油在100℃运动黏度3.5mm2/s~4.5mm2/s,优选为4.1mm2/s~4.3mm2/s,更优选为4.19mm2/s,黏度指数130~140,优选为131~135,更优选为133。

7、进一步优选,所述iii类基础油的100℃运动黏度为2.5mm2/s~3.5mm2/s,优选为2.8mm2/s~3.1mm2/s,更优选为2.93mm2/s;黏度指数120~135,优选为128~132,更优选为131。

8、本专利技术体系中优选采用的100℃运动黏度及粘度指数的iii+类基础油和iii类基础油的汽油发动机油具有超低黏度的同时综合性能显著提升。

9、作为优选,所述的超低黏度发动机油的100℃运动黏度为4.0~6.1mm2/s。

10、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油复合剂为满足jaso glv-1规格发动机油复合剂;更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油复合剂为含有水杨酸钙、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且黏度为0w-8的glv-1汽油发动机油复合剂。

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凝剂可选用本领域已知的降凝剂,进一步提高组合物的综合性能。

12、作为优选,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13、iii类+基础油65份~85份、iii类基础油5份~15份、glv-1级别发动机油复合剂6份~9份、降凝剂0.2份~0.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摩擦改进剂0.6份~0.9份;所述汽油机油不含有黏度指数改进剂。

14、进一步优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该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15、iii类+基础油80份~83份、iii类基础油7份~8份、glv-1级别发动机油复合剂8份~9份、降凝剂0.3份~0.4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摩擦改进剂0.6份~0.7份;所述汽油机油不含有黏度指数改进剂。本专利技术在特定用量范围下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综合性能更佳。

16、本专利技术所选的汽油机油复合剂、基础油、降凝剂和摩擦改进剂研制而成的一种不添加黏指剂的超低黏度汽油发动机油,满足jaso glv-1 0w-8的技术要求;通过优选各组分和用量,使所得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表现出优异的燃油经济性性能和减摩性能,其在100℃运动黏度范围为4.0~6.1mm2/s;该汽油机油可以为混合动力发动机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具有良好的减摩效果、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考察等。

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所述的不添加黏指剂的超低黏度汽油发动机油的制备工艺(方法),具体为:包括将摩擦改进剂预热,将基础油、发动机油复合剂和降凝剂按比例混合、加热,再按比例加入预热处理的摩擦改进剂,在加热反应釜中混合搅拌。本专利技术在上述发动机油的基础上结合特定工艺及参数,能够使得发动机油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18、进一步优选,将摩擦改进剂在45℃~50℃预热0.5~1h,将基础油、发动机油复合剂和降凝剂按既定比例加入调合釜并升温至55℃~60℃,待温度上升至50℃后,再将预热处理的摩擦改进剂按照既定比例加入到调合釜中,在加热反应釜中以55℃~60℃的温度至少搅拌2h制成,大批量调合脉冲搅拌时间不低于120min。

1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在混合动力车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超低黏度汽油发动机油在用于混合动力发动机中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

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不添加黏指剂的超低黏度汽油发动机油,经过模拟试验和发动机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发动机的节油效果,具有优异的减摩性和耐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发动机油复合剂6.0份~9.0份、基础油85.0份~95.0份、降凝剂0.2份~0.5份,摩擦改进剂0.6份~0.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黏度指数III类+基础油在100℃运动黏度3.5mm2/s~4.5mm2/s,优选为4.1mm2/s~4.3mm2/s,更优选为4.19mm2/s,黏度指数130~140,优选为131~135,更优选为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III类基础油的100℃运动黏度为2.5mm2/s~3.5mm2/s,优选为2.8mm2/s~3.1mm2/s,更优选为2.93mm2/s;黏度指数120~135,优选为128~132,更优选为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低黏度发动机油的100℃运动黏度为4.0~6.1mm2/s。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油复合剂为满足JASO GLV-1规格发动机油复合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超低黏度汽油机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摩擦改进剂预热,将基础油、发动机油复合剂和降凝剂按比例混合、加热,再按比例加入预热处理的摩擦改进剂,在加热反应釜中混合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摩擦改进剂在45℃~50℃预热0.5~1h,将基础油、发动机油复合剂和降凝剂按既定比例加入调合釜并升温至55℃~60℃,待温度上升至50℃后,再将预热处理的摩擦改进剂按照既定比例加入到调合釜中,在加热反应釜中以55℃~60℃的温度至少搅拌2h制成,大批量调合脉冲搅拌时间不低于120min。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在混合动力车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发动机油复合剂6.0份~9.0份、基础油85.0份~95.0份、降凝剂0.2份~0.5份,摩擦改进剂0.6份~0.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黏度指数iii类+基础油在100℃运动黏度3.5mm2/s~4.5mm2/s,优选为4.1mm2/s~4.3mm2/s,更优选为4.19mm2/s,黏度指数130~140,优选为131~135,更优选为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iii类基础油的100℃运动黏度为2.5mm2/s~3.5mm2/s,优选为2.8mm2/s~3.1mm2/s,更优选为2.93mm2/s;黏度指数120~135,优选为128~132,更优选为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低黏度发动机油的100℃运动黏度为4.0~6.1mm2/s。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超低黏度汽油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金佳佳刘红雷凌杜雪岭赵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