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新型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新型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68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1、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作为有机物层使用的材料大体上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发光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输送材料、电子输送材料以及电子注入材料等。

2、此外,所述发光材料可以根据发光机制分为源于电子的单重激发态的荧光材料、源于电子的三重激发态的磷光材料以及源于从三重激发态到单重激发态的电子移动的延迟荧光材料,而且可以根据发光颜色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以及用于实现更加优秀的天然色的黄色以及朱黄色发光材料。

3、一般的有机发光元件可以采用在基板上部形成阳极,并在所述阳极上部依次形成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以及阴极的结构。其中,空穴输送层、发光层以及电子输送层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薄膜。

4、如上所述结构的有机发光元件的驱动原理如下所述。

5、当在所述阳极以及阴极之间加载电压时,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将经由空穴输送层移动到发光层,而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将经由电子输送层移动到发光层。所述空穴以及电子将在发光层重新结合并生成激子。在所述激子从激发态转换成基态的过程中将生成光线。

6、有机发光元件的效率通常可以分为内部发光效率以及外部发光效率。内部发光效率与在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以及电子输送层等介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层中生成激子并实现光转换的效率相关,理论上荧光的内部发光效率为25%,而磷光为100%。

7、目前为止,作为适用于如上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物质,已经有多种化合物被人们所知晓,但是使用目前已知晓的物质的有机发光元件具有驱动电压高、效率低以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因此仍然需要开发出新型材料。因此,人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利用具有优秀特性的物质开发出可实现低电压驱动、具有高亮度以及长使用寿命的有机发光元件。

8、此外,外部发光效率是指在有机层中生成的光线被提取到有机发光元件的外部的效率,目前已经得知通常有内部发光效率的约20%左右可以被提取到外部。作为提升外部发光效率的方法,为了防止照射到外部的光线因为全反射而发生损失,通常将具有1.7以上的折射率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适用于覆盖层,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有机发光元件的外部发光效率,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开发出一种包含具有高折射率的覆盖层以及具有低折射率的覆盖层的复合层结构的有机发光元件。

9、作为低折射率的覆盖层材料,lif已经被商用化,但是所述无机化合物具有沉积温度较高以及工程性较差的问题,因此一直以来都在持续努力利用有机化合物进行替代。目前已知的具有低折射率的物质包括硼配位化合物,但是硼配位化合物会因为其稳定性不足而导致有机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因此,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开发出可以在维持较低的折射率的同时确保化合物的优秀的稳定性的有机覆盖层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包括亚杂环基核而提供高热稳定性、高效率和长寿命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

3、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包含两个或更多个胺基或羰基基取代基通过亚杂环基连接的结构,可以形成较低的折射率,尤其是可以维持较宽的带隙,从而即使是在短波长范围内也可以确保较低的消光系数,并且当应用于覆盖层时实现较低的折射率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

4、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包含极化率较低的取代基而具有更低的折射率,并且当应用于覆盖层时,从而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有机发光元件的效率以及色纯度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

5、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包含通过亚杂环连接基而具有高热稳定性,同时,通过两个或多个胺基或羰基取代基线性连接的结构,从而具有优秀的薄膜排列性,因此可以改善在外部氧气、空气以及水分等污染条件下的稳定性,从而在将其适用于覆盖层时可以有效地改善有机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

6、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应用于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辅助层、发光层、电子传输辅助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和激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来提供高色纯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有机发光元件。

7、接下来,将对如上所述的问题以及附加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

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9、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

10、提供一种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

11、<化学式1>

12、

13、在所述化学式1中,

14、hetcy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0的亚杂环基,

15、l1和l2各自独立地为直接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0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亚烷氧基、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硫醚基、硫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c(x1)-、取代或未取代的-c(x2)nr3-、取代或未取代的-nr4c(x3)-、取代或未取代的-nr5-、取代或未取代的-r6-nr7-、取代或未取代的c3~c50的亚环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亚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5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0的杂亚芳基,或其组合,

16、x1至x3各自独立地为o、s、se、te、=nr8、或=cr9r10,

17、r1至r10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硝基、腈基、羟基、硫醇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硫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0~c50的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5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5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杂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0的杂芳基,相邻的多个r1至r10可以通过相互结合而形成或不形成环,

18、l为0至14的整数。

19、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

20、提供一种含有如上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

21、专利技术效果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通过包括亚杂环基核而提供高热稳定性、高效率和长寿命的有机发光元件。

23、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通过包含两个或更多个胺基或羰基基取代基通过亚杂环基连接的结构,可以形成较低的折射率,尤其是可以维持较宽的带隙,从而即使是在短波长范围内也可以确保较低的消光系数,并且当应用于覆盖层时实现较低的折射率。

24、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通过包含极化率较低的取代基而具有更低的折射率,并且当应用于覆盖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在450nm波长下的折射率为1.55以下。

17.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元件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1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昊完安贤哲闵丙哲金熙宙李东炫安慈恩权桐热金兑旼任玹庭吴一洙朴英珑李大雄李宝罗赵一薰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