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54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勘探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磁法勘探器沿着环形轨道进行移动,避免磁法勘探器偏离环绕路径,提高勘探准确性的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包括有尾座、工字脊、支撑腿和线筒等,尾座上部连接有工字脊,工字脊前后两部均连接有左右两个支撑腿,支撑腿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线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磁法勘探器与仪器盖卡接配合,之后根据岩石勘探要求,使扫轨在扇形架上移动,带动磁法勘探器移动,使得探测头对岩石进行勘探,达到了能够使磁法勘探器沿着环形轨道进行移动,避免磁法勘探器偏离环绕路径,提高勘探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勘探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


技术介绍

1、岩石磁力勘探装置是一种用于测量地下岩石磁性特征的设备。它主要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磁场来获取有关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信息。

2、现有的岩石磁力勘探,是将检测岩石放置在检测台上后,使磁法勘探器按照预定的环绕路径或布置方式,开始对岩石进行测量,但是由于磁法勘探器是通过人工进行移动,人工移动时容易使磁法勘探器偏离预定路径,影响岩石磁力勘探准确性。

3、因此,现在研发出了一种能够使磁法勘探器沿着环形轨道进行移动,避免磁法勘探器偏离环绕路径,提高勘探准确性的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岩石磁力勘探,磁法勘探器是通过人工进行移动,人工移动时容易使磁法勘探器偏离预定路径,影响岩石磁力勘探准确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磁法勘探器沿着环形轨道进行移动,避免磁法勘探器偏离环绕路径,提高勘探准确性的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包括有尾座、工字脊、支撑腿、线筒、扭簧、线绳、前弧、转扇机构和侧移机构,尾座上部连接有工字脊,工字脊前后两部均连接有左右两个支撑腿,支撑腿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线筒,线筒均与相邻的支撑腿之间连接有扭簧,线筒上均绕接有线绳,工字脊后侧连接有前弧,工字脊上设有能够进行旋转的转扇机构,转扇机构上设有能够进行侧移的侧移机构。

3、可选地,转扇机构包括有扇形架、扫轨、仪器盖、磁法勘探器和探测头,工字脊左右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扇形架,线绳均与相邻的扇形架连接,右侧扇形架上滑动式连接有扫轨,扫轨能滑动至左侧扇形架上,扫轨上滑动式连接有仪器盖,仪器盖上卡接有磁法勘探器,磁法勘探器后侧连接有探测头,探测头与扫轨接触,将磁法勘探器与仪器盖卡接配合,之后根据岩石勘探要求,使扫轨在扇形架上移动,带动磁法勘探器移动,使得探测头对岩石进行勘探。

4、可选地,侧移机构包括有电机、主移齿轮、齿条、副移齿轮和第一皮带,扫轨前部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主移齿轮,扇形架前后两部均连接有齿条,扫轨后部转动式连接有副移齿轮,后部齿条均与副移齿轮啮合,前部齿条均与主移齿轮啮合,主移齿轮与副移齿轮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接有第一皮带,启动电机,带动主移齿轮旋转,使主移齿轮与齿条啮合运动。

5、可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弧夹片、外围齿和复位弹簧,工字脊前部滑动式连接有弧夹片,扇形架前侧均连接有外围齿,外围齿均与弧夹片卡接,工字脊与弧夹片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需要使扇形架相互远离时,拉动弧夹片向前移动,复位弹簧收缩,使弧夹片脱离外围齿。

6、可选地,还包括有把手,弧夹片中部前侧连接有把手。

7、可选地,还包括有续行机构,续行机构包括有压缩弹簧、挤压条、固定柱、安装柱、外移齿轮、角端齿轮、下接壳、第二皮带和起始轮,扇形架前部上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挤压条,挤压条均与相连接的扇形架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挤压条相互接触,扇形架前部均连接有多个固定柱,挤压条均与固定柱接触,弧夹片中部上侧连接有安装柱,电机输出轴上部连接有外移齿轮,尾座左右两部上侧均连接有下接壳,下接壳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角端齿轮,下接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起始轮,起始轮均与相邻的外围齿啮合,起始轮均与相邻的角端齿轮之间通过皮带轮缠绕有第二皮带,扫轨移动至扇形架最外端时,主移齿轮推动挤压条移动,固定柱对挤压条进行限位,压缩弹簧收缩,使得挤压条挤压安装柱向前移动,带动弧夹片向前移动脱离外围齿。

8、可选地,还包括有冲洗机构,冲洗机构包括有安装座、水管和喷头,扇形架上侧均连接有多个安装座,相邻的安装座之间均连接有水管,水管后侧均连接有喷头,通过安装座对水管进行固定,再向水管中通水,使得水从喷头喷出至岩石上。

9、可选地,还包括有置样机构,置样机构包括有半接盘和中心旋盘,前弧中部前侧连接有半接盘,半接盘上转动式连接有中心旋盘,将岩石样品放置在半接盘的中心旋盘上,再根据岩石样品探测需要,转动调节中心旋盘的角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磁法勘探器与仪器盖卡接配合,之后根据岩石勘探要求,使扫轨在扇形架上移动,带动磁法勘探器移动,使得探测头对岩石进行勘探,达到了能够使磁法勘探器沿着环形轨道进行移动,避免磁法勘探器偏离环绕路径,提高勘探准确性的效果。

11、2、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主移齿轮旋转,使主移齿轮与齿条啮合运动,主移齿轮旋转的同时,通过第一皮带传动使得副移齿轮旋转,副移齿轮与齿条啮合运动,使得扫轨在扇形架上滑动,达到了能够使扫轨自动进行移动,节省人力,并提高探测效率的效果。

12、3、本专利技术通过拉动弧夹片向前移动,复位弹簧收缩,使弧夹片脱离外围齿,当扇形架调节完后,通过复位弹簧回弹,带动弧夹片复位,使得弧夹片与外围齿重新卡接配合,达到了能够对扇形架进行固定,避免扇形架移动影响磁法勘探器探测路径的效果。

13、4、本专利技术通过外移齿轮与角端齿轮啮合运动,带动角端齿轮在下接壳上旋转,再通过第二皮带传动,使得起始轮旋转与外围齿啮合运动,达到了能够使扇形架向外移动,便于扩大磁法勘探器探测路径的效果。

14、5、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座对水管进行固定,再向水管中通水,使得水从喷头喷出至岩石上,达到了能够对岩石表面进行冲洗,避免岩石表面的杂质影响探测准确性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尾座(1)、工字脊(2)、支撑腿(3)、线筒(30)、扭簧(301)、线绳(302)、前弧(4)、转扇机构(5)和侧移机构(6),尾座(1)上部连接有工字脊(2),工字脊(2)前后两部均连接有左右两个支撑腿(3),支撑腿(3)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线筒(30),线筒(30)均与相邻的支撑腿(3)之间连接有扭簧(301),线筒(30)上均绕接有线绳(302),工字脊(2)后侧连接有前弧(4),工字脊(2)上设有能够进行旋转的转扇机构(5),转扇机构(5)上设有能够进行侧移的侧移机构(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转扇机构(5)包括有扇形架(51)、扫轨(52)、仪器盖(53)、磁法勘探器(54)和探测头(55),工字脊(2)左右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扇形架(51),线绳(302)均与相邻的扇形架(51)连接,右侧扇形架(51)上滑动式连接有扫轨(52),扫轨(52)能滑动至左侧扇形架(51)上,扫轨(52)上滑动式连接有仪器盖(53),仪器盖(53)上卡接有磁法勘探器(54),磁法勘探器(54)后侧连接有探测头(55),探测头(55)与扫轨(52)接触,将磁法勘探器(54)与仪器盖(53)卡接配合,之后根据岩石勘探要求,使扫轨(52)在扇形架(51)上移动,带动磁法勘探器(54)移动,使得探测头(55)对岩石进行勘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侧移机构(6)包括有电机(61)、主移齿轮(62)、齿条(63)、副移齿轮(64)和第一皮带(65),扫轨(52)前部连接有电机(61),电机(61)输出轴上连接有主移齿轮(62),扇形架(51)前后两部均连接有齿条(63),扫轨(52)后部转动式连接有副移齿轮(64),后部齿条(63)均与副移齿轮(64)啮合,前部齿条(63)均与主移齿轮(62)啮合,主移齿轮(62)与副移齿轮(64)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接有第一皮带(65),启动电机(61),带动主移齿轮(62)旋转,使主移齿轮(62)与齿条(63)啮合运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机构(7),固定机构(7)包括有弧夹片(71)、外围齿(72)和复位弹簧(74),工字脊(2)前部滑动式连接有弧夹片(71),扇形架(51)前侧均连接有外围齿(72),外围齿(72)均与弧夹片(71)卡接,工字脊(2)与弧夹片(7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4),需要使扇形架(51)相互远离时,拉动弧夹片(71)向前移动,复位弹簧(74)收缩,使弧夹片(71)脱离外围齿(7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把手(73),弧夹片(71)中部前侧连接有把手(73)。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续行机构(8),续行机构(8)包括有压缩弹簧(81)、挤压条(82)、固定柱(83)、安装柱(84)、外移齿轮(85)、角端齿轮(86)、下接壳(87)、第二皮带(88)和起始轮(89),扇形架(51)前部上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挤压条(82),挤压条(82)均与相连接的扇形架(51)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81),挤压条(82)相互接触,扇形架(51)前部均连接有多个固定柱(83),挤压条(82)均与固定柱(83)接触,弧夹片(71)中部上侧连接有安装柱(84),电机(61)输出轴上部连接有外移齿轮(85),尾座(1)左右两部上侧均连接有下接壳(87),下接壳(87)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角端齿轮(86),下接壳(8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起始轮(89),起始轮(89)均与相邻的外围齿(72)啮合,起始轮(89)均与相邻的角端齿轮(86)之间通过皮带轮缠绕有第二皮带(88),扫轨(52)移动至扇形架(51)最外端时,主移齿轮(62)推动挤压条(82)移动,固定柱(83)对挤压条(82)进行限位,压缩弹簧(81)收缩,使得挤压条(82)挤压安装柱(84)向前移动,带动弧夹片(71)向前移动脱离外围齿(72)。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冲洗机构(9),冲洗机构(9)包括有安装座(91)、水管(92)和喷头(93),扇形架(51)上侧均连接有多个安装座(91),相邻的安装座(91)之间均连接有水管(92),水管(92)后侧均连接有喷头(93),通过安装座(91)对水管(92)进行固定,再向水管(92)中通水,使得水从喷头(93)喷出至岩石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尾座(1)、工字脊(2)、支撑腿(3)、线筒(30)、扭簧(301)、线绳(302)、前弧(4)、转扇机构(5)和侧移机构(6),尾座(1)上部连接有工字脊(2),工字脊(2)前后两部均连接有左右两个支撑腿(3),支撑腿(3)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线筒(30),线筒(30)均与相邻的支撑腿(3)之间连接有扭簧(301),线筒(30)上均绕接有线绳(302),工字脊(2)后侧连接有前弧(4),工字脊(2)上设有能够进行旋转的转扇机构(5),转扇机构(5)上设有能够进行侧移的侧移机构(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转扇机构(5)包括有扇形架(51)、扫轨(52)、仪器盖(53)、磁法勘探器(54)和探测头(55),工字脊(2)左右两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扇形架(51),线绳(302)均与相邻的扇形架(51)连接,右侧扇形架(51)上滑动式连接有扫轨(52),扫轨(52)能滑动至左侧扇形架(51)上,扫轨(52)上滑动式连接有仪器盖(53),仪器盖(53)上卡接有磁法勘探器(54),磁法勘探器(54)后侧连接有探测头(55),探测头(55)与扫轨(52)接触,将磁法勘探器(54)与仪器盖(53)卡接配合,之后根据岩石勘探要求,使扫轨(52)在扇形架(51)上移动,带动磁法勘探器(54)移动,使得探测头(55)对岩石进行勘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侧移机构(6)包括有电机(61)、主移齿轮(62)、齿条(63)、副移齿轮(64)和第一皮带(65),扫轨(52)前部连接有电机(61),电机(61)输出轴上连接有主移齿轮(62),扇形架(51)前后两部均连接有齿条(63),扫轨(52)后部转动式连接有副移齿轮(64),后部齿条(63)均与副移齿轮(64)啮合,前部齿条(63)均与主移齿轮(62)啮合,主移齿轮(62)与副移齿轮(64)之间通过皮带轮绕接有第一皮带(65),启动电机(61),带动主移齿轮(62)旋转,使主移齿轮(62)与齿条(63)啮合运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绕型岩石磁力勘探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机构(7),固定机构(7)包括有弧夹片(71)、外围齿(72)和复位弹簧(74),工字脊(2)前部滑动式连接有弧夹片(71),扇形架(51)前侧均连接有外围齿(72),外围齿(72)均与弧夹片(71)卡接,工字脊(2)与弧夹片(71)之间连接有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锋仇晓春张瑞芳贾全山刘涛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核工业二四八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