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375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技术公开一种按摩仪,该按摩仪包括承载支架、驱动装置、连接件以及缓冲件;其中,承载支架贯穿设有安装孔,驱动装置邻近按摩侧的一侧凸设有抵顶承载支架的安装部;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连接部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安装部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限位部连接,限位部压接于承载支架背对驱动装置的一侧;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及第三缓冲部,第一缓冲部设于安装孔内并套设于连接部外侧,第二缓冲部设于限位部和承载支架之间,第三缓冲部设于安装部和承载支架之间。如此设置,即使驱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比较大,该承载支架也可以在缓冲件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就避免了驱动装置相对承载支架振动而产生比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按摩仪


技术介绍

1、颈部按摩仪是一种对颈部的肌肉和穴位按摩的设备,其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舒缓颈部的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等。

2、颈部按摩仪一般包括承载支架、驱动装置以及按摩头,驱动装置设于承载支架的按摩侧,按摩头与驱动装置连接,按摩头在驱动装置的工作下执行按摩动作。

3、然而,现有的颈部按摩仪中的驱动装置和承载支架通常是通过螺钉直接连接,驱动装置工作时产生振动,这就导致驱动装置相对承载支架振动容易造成噪音,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故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按摩仪,以解决驱动装置相对承载支架振动而产生比较大的噪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按摩仪,所述按摩仪包括承载支架、驱动装置、连接件以及缓冲件;其中,

3、所述承载支架具有按摩侧,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按摩侧,所述承载支架沿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装置邻近所述按摩侧的一侧凸设有抵顶所述承载支架的安装部;

4、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限位部压接于所述承载支架背对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

5、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及第三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外侧,所述第二缓冲部设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承载支架之间,所述第三缓冲部设于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承载支架之间。

6、可选地,所述承载支架背对所述驱动装置的表面凹设有容纳槽,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限位部压接于所述第二缓冲部,所述限位部还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间隔设置。

7、可选地,所述承载支架弯曲设置,所述容纳槽的最小深度为l,所述第二缓冲部在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为h,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为d,其中,l≥(h+d)。

8、可选地,所述承载支架的按摩侧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侧并与所述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环形限位部还与所述驱动装置间隔设置,所述缓冲件还包括第四缓冲部,所述第四缓冲部设于所述环形限位部的内侧,所述第四缓冲部还套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

9、可选地,所述环形限位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为a,所述第四缓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部相接,所述第四缓冲部的另一端向所述驱动装置延伸,所述第四缓冲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为b,其中,b≥a。

10、可选地,所述第四缓冲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限位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驱动装置面向所述第四缓冲部的位置还凸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按摩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缓冲部伸出所述环形限位部的一端抵接。

11、可选地,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侧部还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及所述第三缓冲部一体成型设置。

13、可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柔性缓冲件,所述柔性缓冲件填充于所述承载支架的按摩侧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

14、可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柔性佩戴件,所述柔性佩戴件设于所述承载支架的按摩侧,所述柔性佩戴件背对所述承载支架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以供所述驱动装置安装,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贯穿设置让位孔,以供所述安装部伸入。

15、可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设于所述承载支架背对所述按摩侧的一侧,所述佩戴支架与所述承载支架固定连接。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按摩仪的承载支架和驱动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该承载支架与驱动装置之间、承载支架与连接件之间均设置缓冲件,以将承载支架与驱动装置隔离,同时将连接件与承载支架隔离,从而使得承载支架与驱动装置隔离。如此设置,即使驱动装置工作时产生的振动比较大,该承载支架也可以在缓冲件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就避免了驱动装置相对承载支架振动而产生比较大的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包括承载支架、驱动装置、连接件以及缓冲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背对所述驱动装置的表面凹设有容纳槽,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限位部压接于所述第二缓冲部,所述限位部还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弯曲设置,所述容纳槽的最小深度为L,所述第二缓冲部在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为H,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为D,其中,L≥(H+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的按摩侧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侧并与所述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环形限位部还与所述驱动装置间隔设置,所述缓冲件还包括第四缓冲部,所述第四缓冲部设于所述环形限位部的内侧,所述第四缓冲部还套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为A,所述第四缓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部相接,所述第四缓冲部的另一端向所述驱动装置延伸,所述第四缓冲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为B,其中,B≥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缓冲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限位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驱动装置面向所述第四缓冲部的位置还凸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按摩侧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缓冲部伸出所述环形限位部的一端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侧部还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及所述第三缓冲部一体成型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柔性缓冲件,所述柔性缓冲件填充于所述承载支架的按摩侧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柔性佩戴件,所述柔性佩戴件设于所述承载支架的按摩侧,所述柔性佩戴件背对所述承载支架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以供所述驱动装置安装,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贯穿设置让位孔,以供所述安装部伸入。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佩戴支架,所述佩戴支架设于所述承载支架背对所述按摩侧的一侧,所述佩戴支架与所述承载支架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包括承载支架、驱动装置、连接件以及缓冲件;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背对所述驱动装置的表面凹设有容纳槽,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限位部压接于所述第二缓冲部,所述限位部还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弯曲设置,所述容纳槽的最小深度为l,所述第二缓冲部在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为h,所述限位部在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为d,其中,l≥(h+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的按摩侧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套设于所述安装部外侧并与所述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环形限位部还与所述驱动装置间隔设置,所述缓冲件还包括第四缓冲部,所述第四缓冲部设于所述环形限位部的内侧,所述第四缓冲部还套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为a,所述第四缓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部相接,所述第四缓冲部的另一端向所述驱动装置延伸,所述第四缓冲部在所述承载支架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方向上的长度为b,其中,b≥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兴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