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排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88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降解排水带,包括排水带本体,所述排水带本体上侧和/或下侧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排,所述水排上方设有伞型顶,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排水间隙。本技术通过设置水排,同时在水排顶部设置伞型顶,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排水间隙,能够增加排水量,实现快速排水,改善排水效果,另外,伞型顶和水排在受到垂直压力贴合后,由于伞型顶的设置,不会完全堵塞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的排水间隙,保证排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带,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排水带


技术介绍

1、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比如隧道工程、交通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等,需要对隧道内、堤坝和护坡层挡土墙导流排水,对建筑物地下墙体的积水进行导排,防止造成结构沉降、塌陷等工程病害,从而降低工程质量,并且导排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2、在现有的排水结构中通过采用重力虹吸式排水结构,多数采用毛细排水带,能克服利用围护结构防水板和防水卷材“封堵”的弊端。现有的毛细排水带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排水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排水带。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解排水带,包括排水带本体,所述排水带本体上侧和/或下侧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排,所述水排上方设有伞型顶,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排水间隙。

3、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间隙底部设有“v”型水槽。

4、进一步的,所述伞型顶与伞型顶之间的间距为0.3cm-0.5cm。

5、进一步的,所述伞型顶顶部采用弧形或“v”型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带本体左侧设有连接块,排水带本体右侧设有与连接块相互嵌合的连接槽。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由梯形部分和长方形部分组成。

8、进一步的,所述长方形部分的上下两侧设有若干凸齿,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上述凸齿相互咬合的凹齿。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水排,同时在水排顶部设置伞型顶,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排水间隙,能够增加排水量,实现快速排水,改善排水效果,另外,伞型顶和水排在受到垂直压力贴合后,由于伞型顶的设置,不会完全堵塞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的排水间隙,保证排水能力。

1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11、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排水带,包括排水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带本体上侧和/或下侧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排,所述水排上方设有伞型顶,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排水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间隙底部设有“V”型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型顶与伞型顶之间的间距为0.3cm-0.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型顶顶部采用弧形或“V”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带本体左侧设有连接块,排水带本体右侧设有与连接块相互嵌合的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由梯形部分和长方形部分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部分的上下两侧设有若干凸齿,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上述凸齿相互咬合的凹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排水带,包括排水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带本体上侧和/或下侧等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排,所述水排上方设有伞型顶,水排与水排之间形成排水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间隙底部设有“v”型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型顶与伞型顶之间的间距为0.3cm-0.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排水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金茂排水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