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79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涉及端吸泵装配领域,包括底座,其中心贯穿开设导向孔,沿导向孔的轴向插入泵轴,泵轴的一端套设上轴承,另一端套设下轴承,底座上放置下轴承;压筒,由液压机驱动,用于沿轴向下压上轴承,将上轴承压入泵轴的上轴肩,并使下轴承压入泵轴的下轴肩,上轴承、下轴承与泵轴三者形成组合体;以及悬架体,同轴定位在底座上,悬架体内壁上开设用于嵌入上轴承的上卡槽和用于嵌入下轴承的下卡槽,组合体通过压筒压入悬架体。本技术能够快速完成泵轴、轴承与悬架体压装。采用工装限位液压可有效保证泵轴、轴承与悬架体的同心度,并且工装增加了泵轴导向,更加可靠的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端吸泵装配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


技术介绍

1、悬架部件为端吸离心泵电机与泵体的连接零件,目前生产时人员将悬架体a(3’)摆放至工作台面(6’),小轴承(2’)摆放至图1位置,随后放入泵轴a(1’),并在泵轴上套入大轴承(4’),利用压筒a(5’)压住大轴承内圈,启动液压机向下压。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无法观察到泵轴与大、小轴承是否垂直,只能凭手感放置泵轴,极大机率导致泵轴、轴承与悬架体内壁存在一个角度,导致轴承无法压到位,造成泵轴与悬架体不同心。同心度偏差过大时,会影响到泵轴与电机轴的连接,电机轴与泵轴不对中,会增大泵轴扭矩,产生噪音及阻力,造成轴承发热,超过轴承温升,从而损坏轴承,电机功率上升,性能下降,甚至造成电机过载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工装操作简单,效率高,极易上手,定位精准,使用前不需要专门的培训。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包括:

3、底座,其中心贯穿开设导向孔,沿导向孔的轴向插入泵轴,实现同轴定位,泵轴的一端用于套设上轴承,另一端用于套设下轴承,底座上用于放置下轴承;

4、压筒,由液压机驱动,用于沿轴向下压上轴承,将上轴承压入泵轴的上轴肩,并使下轴承压入泵轴的下轴肩,上轴承、下轴承与泵轴三者形成组合体;以及

5、悬架体,同轴定位在底座上,悬架体内壁上开设用于嵌入上轴承的上卡槽和用于嵌入下轴承的下卡槽,所述组合体通过压筒压入悬架体。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部设置上定位台阶,悬架体的下端面嵌入上定位台阶实现定位。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定位台阶、下卡槽及下轴承三者的尺寸相匹配,下轴承通过与上定位台阶的端面接触实现限位。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设置下定位台阶,用于配合定位在压机工作台面上,压机工作台面上开设与导向孔连通的空腔,用于容纳泵轴。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孔上部的内径向外扩张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泵轴直径增大的部分。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1、底座内开设导向孔,插入泵轴后即可保证底座与泵轴的同心度,使得上、下轴承压入时与泵轴保持同心;

12、2、底座通过上定位台阶将悬架体定位,保证了悬架体与底座的同心度,同时泵轴与轴承的组合体在压入时通过导向孔实现导向,进而保证泵轴、轴承与悬架体三者的同心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上定位台阶(13),悬架体(4)的下端面嵌入上定位台阶(13)实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台阶(13)、下卡槽(42)及下轴承(2)三者的尺寸相匹配,下轴承(2)通过与上定位台阶(13)的端面接触实现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下定位台阶(12),用于配合定位在压机工作台面(7)上,压机工作台面(7)上开设与导向孔(11)连通的空腔(71),用于容纳泵轴(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11)上部的内径向外扩张形成容纳腔(14),用于容纳泵轴(3)直径增大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上定位台阶(13),悬架体(4)的下端面嵌入上定位台阶(13)实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证端吸离心泵悬架部件同心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台阶(13)、下卡槽(42)及下轴承(2)三者的尺寸相匹配,下轴承(2)通过与上定位台阶(13)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小明余卓华汪华苗赵才甫李学忠李华芳蒋雄强张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