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 种可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可保护系统正常运作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电源供应 装置与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产业的进步,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移动电 话、相机、MP3播放器等)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机会也大幅增加。为了方便使用者随身携 带,便携式电子装置皆配备有用来储存电力的充电电池,以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运作时所 需的电力。由于充电电池所能储存的电量有限,当充电电池的电量耗尽时,使用者必需更换 电量充足的电池或使用其他电力来源,才能继续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针对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了避免频繁更换电池所带来的不便,公知技术已公开一 种具有充电电池的底座(Dock),其可通过特殊的接口与笔记本型计算机连接,达到双电池 的目的。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图1为公知的一笔记本型计算机100的示意图。笔记本型 计算机100包含有一充电电池102,并可通过一接口 104与一底座106连接,而其他固定机 构则省略而未绘出,以求简洁。底座106主要包含有充电电池,并可包含扩充接口的连接端 口,如USB、IEEE 1394等接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一运算电路;一储电装置,设于所述主机中,所述储电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源端,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一第一电源插孔,用来嵌合一变压器;一第一电流检测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插孔与所述第一电源端之间,用来检测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孔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流,以产生一第一检测结果;一第一充电电池;一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源端之间,用来根据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的电量,切换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的连接;以及一第一充电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用来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以及一底座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一运算电路;一储电装置,设于所述主机中,所述储电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源端,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一第一电源插孔,用来嵌合一变压器;一第一电流检测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插孔与所述第一电源端之间,用来检测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孔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流,以产生一第一检测结果;一第一充电电池;一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源端之间,用来根据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的电量,切换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的连接;以及一第一充电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用来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以及一底座,以可插拔方式嵌合于所述主机,所述底座包括一第二电源端,耦接于所述运算电路;一第二电源插孔,用来嵌合所述变压器;一第二电流检测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源插孔与所述第二电源端之间,用来检测由所述第二电源插孔至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流,以产生一第二检测结果;一第二充电电池;一第二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二充电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源端之间,用来根据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的电量,切换所述第二充电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源端的连接;一第二充电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用来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二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以及一控制装置,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充电电路、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电路及所述第二充电电路,用来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及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及所述第二充电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显 示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孔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流超过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电路 降低对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的电源供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来在所述第一检测 结果显示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孔至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流超过所述预设值时,降低所述运算 电路的电源消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显 示由所述第二电源插孔至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流超过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电路 降低对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的电源供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来在所述第二检测 结果显示由所述第二电源插孔至所述第二电源端的电流超过所述预设值时,降低所述运算 电路的电源消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储电装置还包括一转换电 路,用来转换所述第一检测结果。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隆,李俊达,陈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