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20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和方法,包括第一加热系统、第二加热系统、第三加热系统、第四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由缓存蓄热水箱、锅炉补水管线、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四循环泵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热电厂低品位余热回收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四个加热系统中,利用四个加热系统依次将锅炉补水进行升温至80℃,用于产生蒸汽使用,不仅防止能源浪费,而且还节约了锅炉补水升温的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低品位余热利用,可从源头上进行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热电厂余热梯级综合利用,全年可回收热量707220GJ,年可节约蒸汽量28万吨,年可节约标煤2.8万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余热回收利用,具体为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1、热电厂在生产过程及排放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据统计余热占燃料消耗量的比例在15%以上,低品余热占余热资源总量的28%,且低品余热回收率不足50%。

2、低品位余热由于温度较低、余热源分散、余热量不稳定、余热载体杂质较多、含有腐蚀性物质等诸多原因不易收集利用;

3、如果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效率过低,会导致回收利用系统的收益低于系统能耗,反而使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得不偿失,为此提供了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系统、第二加热系统、第三加热系统、第四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由缓存蓄热水箱、锅炉补水管线、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第四循环泵构成;

3、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由锅炉烟气余热管线、第一离心式热泵、第二离心式热泵、第五循环泵、第六循环泵、第三板式换热器和第七循环泵构成;

4、所述第三加热系统由第四离心式热泵、第五离心式热泵、循环冷却水管线和第三循环泵构成;

5、所述第四加热系统由工艺冷凝水管线、第三离心式热泵、第一循环泵、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循环泵构成。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锅炉补水管线上安装有第四循环泵,所述锅炉补水管线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缓存蓄热水箱相连。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存蓄热水箱通过第五循环泵和管线分别与第一离心式热泵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相连,所述第一离心式热泵和第二离心式热泵均通过第六循环泵和管线与第三板式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通过第七循环泵与锅炉烟气余热管线相连。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线通过第三循环泵和管线分别与第四离心式热泵和第五离心式热泵相连,所述第四离心式热泵通过管线与第三离心式热泵相连,所述第五离心式热泵通过管线与缓存蓄热水箱相连。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艺冷凝水管线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管线与第一板式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通过第二循环泵和管线与第三离心式热泵相连。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通过管线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相连。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离心式热泵、第二离心式热泵、第三离心式热泵、第四离心式热泵、第五离心式热泵、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三循环泵、第四循环泵、第五循环泵、第六循环泵和第七循环泵均与plc控制系统相连。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艺冷凝水管线的流量为160m3/h,进水温度为70℃,出水温度30℃;所述锅炉烟气余热管线进气温度102℃,出气温度为60℃;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线的流量为1900m3/h,进水温度为35℃,出水温度32℃。

13、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的工艺,采用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进行实施的,具体步骤如下:

14、s1:锅炉补水管线通过第四循环泵将25℃的水输送到第二板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后以29℃-36℃的水输送到缓存蓄热水箱内,完成第一加热系统加热,而第二板式换热器与工艺冷凝水管线的进水温度为45℃,出水温度30℃;

15、s2:锅炉烟气余热管线通过第七循环泵将102℃的气体输送到第三板式换热器内,经过换热后以60℃的温度排出,与此同时,利用第五循环泵将缓存蓄热水箱内的29℃水抽吸到第一离心式热泵和第二离心式热泵内,通过第六循环泵将第三板式换热器换热后的热媒输送到第一离心式热泵和第二离心式热泵中,热媒进入第一离心式热泵和第二离心式热泵的温度为30℃,排出温度为20℃,利用第一离心式热泵和第二离心式热泵对29℃的水进行加热到60℃,然后输送到缓存蓄热水箱内,完成第二加热系统加热;

16、s3:循环冷却水管线通过第三循环泵以35℃的水进入到第四离心式热泵和第五离心式热泵内,并以32℃的水排出,利用第五离心式热泵将缓存蓄热水箱内60℃的水加热到66℃,利用第四离心式热泵将第五离心式热泵内的66℃水加热到72℃,从而完成第三加热系统加热;

17、s4:工艺冷凝水管线的70℃水通过第一循环泵进入到第一板式换热器内,通过换热后将45℃水输送到第二板式换热器内,利用第二循环泵将63℃的热媒输送到第四离心式热泵内,然后输出35℃的热媒回流到第一板式换热器内,在第三离心式热泵内将来自第四离心式热泵的72℃水加热到80℃,从而完成第四加热系统加热。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热电厂低品位余热回收到本专利技术的四个加热系统中,利用四个加热系统依次将锅炉补水进行升温至80℃,用于产生蒸汽使用,不仅防止能源浪费,而且还节约了锅炉补水升温的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低品位余热利用,可从源头上进行节能减排,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本专利技术将热电厂余热梯级综合利用,全年可回收热量707220gj,年可节约蒸汽量28万吨,年可节约标煤2.8万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19、本专利技术根据现场实际能源条件,深入分析各种能源的优势,选用合理的、适合工艺路线;通过合理采用智能控制,对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运行全面的智能控制和集中统一的管理,本专利技术利用换热器及高效、大温升热泵等技术,通过余热梯级利用,匹配不同的余热条件和能量需求,解决了低品位余热“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科学利用的定量化问题,实现低品位高效综合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系统、第二加热系统、第三加热系统、第四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由缓存蓄热水箱(1)、锅炉补水管线(3)、第二板式换热器(11)和第四循环泵(15)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补水管线(3)上安装有第四循环泵(15),所述锅炉补水管线(3)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11)与缓存蓄热水箱(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蓄热水箱(1)通过第五循环泵(16)和管线分别与第一离心式热泵(5)和第二离心式热泵(6)相连,所述第一离心式热泵(5)和第二离心式热泵(6)均通过第六循环泵(17)和管线与第三板式换热器(19)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19)通过第七循环泵(20)与锅炉烟气余热管线(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线(18)通过第三循环泵(14)和管线分别与第四离心式热泵(8)和第五离心式热泵(9)相连,所述第四离心式热泵(8)通过管线与第三离心式热泵(7)相连,所述第五离心式热泵(9)通过管线与缓存蓄热水箱(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冷凝水管线(2)通过第一循环泵(12)和管线与第一板式换热器(10)相连,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10)通过第二循环泵(13)和管线与第三离心式热泵(7)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10)通过管线与第二板式换热器(1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式热泵(5)、第二离心式热泵(6)、第三离心式热泵(7)、第四离心式热泵(8)、第五离心式热泵(9)、第一循环泵(12)、第二循环泵(13)、第三循环泵(14)、第四循环泵(15)、第五循环泵(16)、第六循环泵(17)和第七循环泵(20)均与PLC控制系统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冷凝水管线(2)的流量为160m3/h,进水温度为70℃,出水温度30℃;所述锅炉烟气余热管线(4)进气温度102℃,出气温度为60℃;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线(18)的流量为1900m3/h,进水温度为35℃,出水温度32℃。

9.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进行实施的,具体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加热系统、第二加热系统、第三加热系统、第四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由缓存蓄热水箱(1)、锅炉补水管线(3)、第二板式换热器(11)和第四循环泵(15)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补水管线(3)上安装有第四循环泵(15),所述锅炉补水管线(3)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11)与缓存蓄热水箱(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蓄热水箱(1)通过第五循环泵(16)和管线分别与第一离心式热泵(5)和第二离心式热泵(6)相连,所述第一离心式热泵(5)和第二离心式热泵(6)均通过第六循环泵(17)和管线与第三板式换热器(19)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19)通过第七循环泵(20)与锅炉烟气余热管线(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级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水管线(18)通过第三循环泵(14)和管线分别与第四离心式热泵(8)和第五离心式热泵(9)相连,所述第四离心式热泵(8)通过管线与第三离心式热泵(7)相连,所述第五离心式热泵(9)通过管线与缓存蓄热水箱(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低品位余热高效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传葛正顺田文超张梦茹亢炜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洋井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