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18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4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涉及抗滑桩领域。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包括:滑坡和抗滑桩结构。所述抗滑桩结构包括前桩、后桩、横梁、连接处加固配件、横梁区加固配件、消能区段和三级减震装置,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浇筑于所述滑坡内,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相对的一侧都开有相同的主方形凹槽。所述横梁穿过所述连接处加固配件。该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的横梁与前、后桩之间通过柔性的消能区段连接,横梁的中间区域也配置有减震装置,同时在连接部位和横梁中段处安装有加固配件,使得此h型抗滑桩在突遇落石和滑坡冲击时能够有效地保护其连接部位与横梁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抗滑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


技术介绍

1、h型抗滑桩通过横梁将设置在滑坡体适当位置的前、后排桩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稳定的空间结构,使其具有更加优越的整体刚度,从而能有效地治理滑坡推力大、变形要求严格的山区大型滑坡。

2、传统h型抗滑桩的横梁与前、后桩之间为刚性连接,当突遇地震或者暴雨从而导致h型抗滑桩遭受落石和滑坡的猛烈冲击时,前、后桩会将巨大的冲击力和振动直接传递给横梁,几乎没有缓冲和振动抑制,h型抗滑桩的连接部位容易在此类情况下发生不可逆转的结构性破坏,横梁的中间区段也会在两侧的巨大推力作用下发生挤压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所述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的横梁与前、后桩之间通过柔性的消能区段连接,横梁的中间区域也配置有减震装置,同时在连接部位和横梁中段处安装有加固配件,使得此h型抗滑桩在突遇落石和滑坡冲击时能够有效地保护其连接部位与横梁的结构稳定性。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包括:滑坡和抗滑桩结构。

3、所述抗滑桩结构包括前桩、后桩、横梁、连接处加固配件、横梁区加固配件、消能区段和三级减震装置,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浇筑于所述滑坡内,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相对的一侧都开有相同的主方形凹槽,所述主方形凹槽用于安放所述横梁和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之间的所述消能区段,所述横梁穿过所述连接处加固配件,且所述连接处加固配件放置于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处,所述三级减震装置设置于两个所述横梁之间,两个所述横梁分别穿过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的两端,所述三级减震装置位于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内部。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能区段包括耗能连板、第一套筒和滚动杆件,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耗能连板的外层,所述第一套筒外层与所述主方形凹槽的紧密贴合,所述滚动杆件安置在所述横梁端侧的四周。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耗能连板包括开有多个圆形凹槽的第一隔板、开有多个次方形凹槽的第二隔板、圆柱体消能柱、第二连接配件和长方体消能柱,所述圆柱体消能柱、所述第二连接配件和所述长方体消能柱设置为多组,所述圆柱体消能柱和所述长方体消能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配件两侧,所述圆柱体消能柱插入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圆形凹槽,所述长方体消能柱插入所述第二隔板的所述次方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外层周边。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处加固配件包括第二套筒、挡板和三角形支撑架,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外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三角形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一通孔用于穿插所述横梁,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三角形支撑架一侧插入所述主方形凹槽内。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三级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配件、一级减震柱、二级减震台和三级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一端开有第二通孔,所述横梁搭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另一端开有四个第三通孔,所述一级减震柱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的一侧开都有四个环形凹槽,所述一级减震柱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所述三级减震弹簧设置于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之间。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三级减震弹簧的最内层为第一减震弹簧,中间为第二减震弹簧,最外层为第三减震弹簧,所述第三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外圈直径分别为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直径的两倍和一倍。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均包括中段钢铸件和侧段钢铸件,所述中段钢铸件内部为圆截面空腔,所述圆截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直径以及所述二级减震台的最大截面直径均相同,所述中段钢铸件的内部空间用于安放所述三级减震弹簧,所述侧段钢铸件开有方截面空腔,所述方截面空腔的边长与所述横梁的截面边长相同,所述方截面空腔用来安插所述横梁。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桩包括第一桩体和第一局部加强桩体,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外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下端低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下端,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上端高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上端,所述后桩包括第二桩体和第二局部加强桩体,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桩体外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下端低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下端,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上端高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上端。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该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还包括搭建组件,所述搭建组件包括搭建轨道件、第一搭建小车、第二搭建小车、第一搭建平台、第二搭建平台、减震台吊装架和稳定千斤顶,所述滑坡的坡体内构建有搭建槽,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下半部分预先放置于所述搭建槽内,所述坡体内位于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上端的空间内挖空成过渡槽,所述搭建轨道件两端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和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顶端,所述第一搭建小车和所述第二搭建小车架设于所述搭建轨道件上,所述搭建轨道件能够分别牵引所述第一搭建小车和所述第二搭建小车运动,所述第一搭建平台由所述第一搭建小车牵引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搭建平台由所述第二搭建小车牵引上下移动,两个所述横梁分别放置于所述第一搭建平台和所述第二搭建平台上,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搭建小车和所述第二搭建小车之间,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也能够穿过所述搭建轨道件,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开设有吊接孔,所述二级减震台上开设有吊装孔,所述减震台吊装架两端能够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的两个所述吊装孔,多个所述稳定千斤顶能够分别压紧于所述二级减震台,所述第一搭建平台和所述第二搭建平台能够支撑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下半部分的两端,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吊接孔利用吊车吊起,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搭在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下半部分进行焊接固定。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搭建轨道件包括框型轨道、支撑柱、安装板、安装架、驱动绞盘和转向导轮,所述框型轨道采用两个轨道以及加强梁组成,所述加强梁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轨道首位两端,所述支撑柱成对设置,且成对的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框型轨道的两端,成对的所述支撑柱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和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顶端,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上端的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侧,所述驱动绞盘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端,所述转向导轮设置于所述框型轨道远离所述驱动绞盘一端的内侧,所述驱动绞盘能够通过钢丝绳直接牵引所述第二搭建小车,所述驱动绞盘上的钢丝绳能够经所述转向导轮转向后牵引所述第一搭建小车。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搭建小车包括工字形车架、双导向轮件、双边车轮、起吊绞盘和牵引销,所述双导向轮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工字形车架内侧的两端,所述双边车轮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包括滑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区段包括耗能连板、第一套筒和滚动杆件,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耗能连板的外层,所述第一套筒外层与所述主方形凹槽的紧密贴合,所述滚动杆件安置在所述横梁端侧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连板包括开有多个圆形凹槽的第一隔板、开有多个次方形凹槽的第二隔板、圆柱体消能柱、第二连接配件和长方体消能柱,所述圆柱体消能柱、所述第二连接配件和所述长方体消能柱设置为多组,所述圆柱体消能柱和所述长方体消能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配件两侧,所述圆柱体消能柱插入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圆形凹槽,所述长方体消能柱插入所述第二隔板的所述次方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外层周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加固配件包括第二套筒、挡板和三角形支撑架,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外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三角形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一通孔用于穿插所述横梁,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三角形支撑架一侧插入所述主方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配件、一级减震柱、二级减震台和三级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一端开有第二通孔,所述横梁搭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另一端开有四个第三通孔,所述一级减震柱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的一侧开都有四个环形凹槽,所述一级减震柱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所述三级减震弹簧设置于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减震弹簧的最内层为第一减震弹簧,中间为第二减震弹簧,最外层为第三减震弹簧,所述第三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外圈直径分别为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直径的两倍和一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均包括中段钢铸件和侧段钢铸件,所述中段钢铸件内部为圆截面空腔,所述圆截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直径以及所述二级减震台的最大截面直径均相同,所述中段钢铸件的内部空间用于安放所述三级减震弹簧,所述侧段钢铸件开有方截面空腔,所述方截面空腔的边长与所述横梁的截面边长相同,所述方截面空腔用来安插所述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桩包括第一桩体和第一局部加强桩体,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桩体外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下端低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下端,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上端高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上端,所述后桩包括第二桩体和第二局部加强桩体,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桩体外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下端低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下端,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上端高于所述主方形凹槽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搭建组件,所述搭建组件包括搭建轨道件、第一搭建小车、第二搭建小车、第一搭建平台、第二搭建平台、减震台吊装架和稳定千斤顶,所述滑坡的坡体内构建有搭建槽,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下半部分预先放置于所述搭建槽内,所述坡体内位于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上端的空间内挖空成过渡槽,所述搭建轨道件两端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一局部加强桩体和所述第二局部加强桩体顶端,所述第一搭建小车和所述第二搭建小车架设于所述搭建轨道件上,所述搭建轨道件能够分别牵引所述第一搭建小车和所述第二搭建小车运动,所述第一搭建平台由所述第一搭建小车牵引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搭建平台由所述第二搭建小车牵引上下移动,两个所述横梁分别放置于所述第一搭建平台和所述第二搭建平台上,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搭建小车和所述第二搭建小车之间,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也能够穿过所述搭建轨道件,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开设有吊接孔,所述二级减震台上开设有吊装孔,所述减震台吊装架两端能够分别穿过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的两个所述吊装孔,多个所述稳定千斤顶能够分别压紧于所述二级减震台,所述第一搭建平台和所述第二搭建平台能够支撑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下半部分的两端,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吊接孔利用吊车吊起,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上半部分搭在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下半部分进行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包括滑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区段包括耗能连板、第一套筒和滚动杆件,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耗能连板的外层,所述第一套筒外层与所述主方形凹槽的紧密贴合,所述滚动杆件安置在所述横梁端侧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连板包括开有多个圆形凹槽的第一隔板、开有多个次方形凹槽的第二隔板、圆柱体消能柱、第二连接配件和长方体消能柱,所述圆柱体消能柱、所述第二连接配件和所述长方体消能柱设置为多组,所述圆柱体消能柱和所述长方体消能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配件两侧,所述圆柱体消能柱插入所述第一隔板的所述圆形凹槽,所述长方体消能柱插入所述第二隔板的所述次方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外层周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处加固配件包括第二套筒、挡板和三角形支撑架,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外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三角形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一通孔用于穿插所述横梁,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三角形支撑架一侧插入所述主方形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配件、一级减震柱、二级减震台和三级减震弹簧,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一端开有第二通孔,所述横梁搭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另一端开有四个第三通孔,所述一级减震柱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三通孔,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的一侧开都有四个环形凹槽,所述一级减震柱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形凹槽,所述三级减震弹簧设置于两个所述二级减震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减震弹簧的最内层为第一减震弹簧,中间为第二减震弹簧,最外层为第三减震弹簧,所述第三减震弹簧和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外圈直径分别为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直径的两倍和一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所述横梁区加固配件均包括中段钢铸件和侧段钢铸件,所述中段钢铸件内部为圆截面空腔,所述圆截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配件的直径以及所述二级减震台的最大截面直径均相同,所述中段钢铸件的内部空间用于安放所述三级减震弹簧,所述侧段钢铸件开有方截面空腔,所述方截面空腔的边长与所述横梁的截面边长相同,所述方截面空腔用来安插所述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能减震的加固式h型抗滑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刘维周海波皮小松汤海斌罗涛赵如雄刘自强赵可李涛刘正威邹鑫李瑀瑀何鑫陶建钟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