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11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方法针对多用户设备和多散射设备接入的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资源分配问题,在满足散射设备的功率收集需求下,最大化用户设备和散射设备的频谱效率之和;通过交替迭代算法将原优化问题拆分成几个子优化问题,结合二次变换和加速近端梯度工具,提出了联合优化合并矢量,功率系数和反射系数的资源分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全功率传输方法和等反射传输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提出的资源分配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多个关键资源变量进行联合优化,实现了更高的系统总频谱效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在网络服务区域内均匀部署大量低成本的服务接入点,来同时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解决了传统集中式蜂窝网络中的小区边缘服务质量不佳和跨区切换导致服务失效等问题,成为第六代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共生无线电系统包含直接和散射两类传输链路,散射设备通过将自身数据调制到环境中的直接链路信号中来完成自身数据的散射传输,从而实现了高能量效率和网络差异化服务,在物联网场景中被广泛研究。共生无线电系统的主要性能约束在于,由于二重路径损耗的影响,散射链路的性能会受到较大限制,因此难以在大面积的服务区域内进行有效部署。提高共生无线电系统的覆盖范围的关键在于缩短散射设备与发射设备或接收设备之间的距离。

2、在现有的共生无线电结合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研究中,往往都只考虑了服务区域内仅具有单个用户设备或者单个散射设备的特殊情况,然而,目前的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是不断增加的,因此现有的共生无线电结合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型中第个散射设备收集到的功率具体表达式为:,其中表示功率收集效率,表示第个散射设备的反射系数,表示第个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表示变量的方差,表示从第个散射设备到第个用户设备的传播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个用户设备可达频谱效率表达式为:,、分别表示相干时间块和数据传输时间块的长度,表示第个用户设备数据符号的信干噪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型中第个散射设备收集到的功率具体表达式为:,其中表示功率收集效率,表示第个散射设备的反射系数,表示第个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表示变量的方差,表示从第个散射设备到第个用户设备的传播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个用户设备可达频谱效率表达式为:,、分别表示相干时间块和数据传输时间块的长度,表示第个用户设备数据符号的信干噪比,,,,表示第个用户设备对个接入点的接收合并矢量,,表示直接链路信道估计结果,,表 示第个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表示第个散射设备的反射系数,,表示直接链路信道估计误差的方差,表示散射链路信道估计误差的方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个散射设备的可达频谱效率表达式为:,、分别表示相干时间块和数据传输时间块的长度,表示第个散射设备数据符号的信干噪比,,其中,表示第个散射设备对接入点的接收合并矢量,,,,,表示噪声强度,,表示第个散射设备的反射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共生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和散射设备的频谱效率之和最大化问题,具体表达式如下:,其中,,,,表示散射设备的反射系数,,表示第个用户设备的可达频谱效率,表示第个散射设备的可达频谱效率,,,和分别表示相干时间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黄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