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调度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度大屏输电网单线图厂站布局 后的自动布线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调度大屏一般呈现为长条形,其上的输电网单线图或在单线图上增加断路器 状态、潮流及潮流方向的潮流图,要求布局和走线清晰,从而使调度人员一目了然,便于调 度决策。目前该单线图或潮流图还是多采用人工绘制的方式,但随着变电站和线路的不断 增加,借助于人力来绘制输电网接线图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并且生成的调度大屏接线图越 来越呈现出拥挤凌乱的状态,给调度人员的辨识带来困难,所以开发大屏输电网接线图自 动生成系统是一项急需的工作。常用的走线方法主要有李氏迷宫算法(Lee and Maze algorithms)和线索法 (Hightower algorithm)。这些算法虽然可以保证线路不交叉和穿越矩阵,却会造成线路严 重多折。对于调度大屏输电网潮流图而言,其“可读性”更为关键,即最后形成的图形应该 均勻,线路走向清楚,各类信息清晰,便于调度人员快速掌握电网拓扑结构特性和各种电网 实时信息,并有效进行信息联想和溯源,以利于调度的快速准确地判断和分析,提高调度效 率。因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度大屏输电网单线图厂站布局后的自动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首先顺序走线,然后优化走线; 所述的顺序走线包括:步骤(1)设置廊道宽度;步骤(2)布置变电站出线;步骤(3)线路顺序走线;步骤(4)布置单线图中断路器图元及辅助标识; 所述的优化走线包括:步骤(5)拆线重布线和步骤(6)整体均匀走线调整 步骤(1)设置廊道宽度;廊道为变电站矩形框之间的空间,包括横向廊道和纵向廊道;廊道的宽度首先根据具体图纸要求大小和电网的规模进行设定,在后续整体优化后进行调整;如下:(1)若共轭点未被其他线使用过,离变电站近的引线使用该交叉点,离变电站远的引线使用该共轭点;(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调度大屏输电网单线图厂站布局后的自动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首先顺序走线,然后优化走线;所述的顺序走线包括步骤(1)设置廊道宽度;步骤(2)布置变电站出线;步骤(3)线路顺序走线;步骤(4)布置单线图中断路器图元及辅助标识;所述的优化走线包括步骤(5)拆线重布线和步骤(6)整体均匀走线调整步骤(1)设置廊道宽度;廊道为变电站矩形框之间的空间,包括横向廊道和纵向廊道;廊道的宽度首先根据具体图纸要求大小和电网的规模进行设定,在后续整体优化后进行调整;步骤(2)布置变电站出线;变电站的出线布置,首先向对侧变电站的方位出线;然后出线围绕变电站矩形框均匀布置;步骤(3)线路顺序走线;顺序走线是指按照1)布局后的变电站离散坐标位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2)出线方向顺时针顺序,依据走线规则进行顺序布线;已经布好的线独占使用的空间,对于后续的线来说形成障碍,即后续走线采用避让算法加以避让,防止线路出现完全或部分重叠;所述的避让算法主要应用迷宫算法的思想,即将已经存在的线路当成是障碍,在后续的走线过程中,绕开这些障碍,从而达到防止重叠的目的;避让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每当新增一条新的线路时,要判断按照常规所计算的路径上是否有已经存在的线路,如果是,则要在原有的计算路径上增加一定的避让值进行避让,再做是否避让判断;如果仍需要避让则再加一定的避让值,直到不需要避让为止,才能确认新线路的路径;该避让一直进行到超过布线廊道的空间限制,其遗留的交叉在后续优化算法中处理;步骤(4)布置单线图中断路器图元及辅助标识;所述的辅助标识包括线路、潮流和设备状态挂牌标识;断路器图元为一小矩形框,布置在变电站出线侧;线路名称放在该线路中段线段上侧或右侧;断路器左侧或上侧布置潮流量;断路器右侧或下侧布置设备状态挂牌标识;步骤(5)拆线重布线;拆线重布线是对形成交叉点的两条线路进行重新布线,以解除其交叉点;拆线重布线采用“保护性拆线重布线方法”或“非保护性拆线重布线方法”,作为搜索引擎优化算法的策略库,来最小化布线线路的交叉;所述的保护性拆线重布线方法当其出现交叉时,仅仅将交叉的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坚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