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部地热储层改造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974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部地热储层改造模拟实验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侧螺纹套设有筒盖,所述筒盖内转动套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贯穿于筒盖设置,所述转动筒内套设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贯穿于转动筒设置,所述中心筒的下侧固定连接设有锥形箱,所述中心筒和锥形箱相通设置,所述锥形箱的下侧设有开口,所述中心筒内上下滑动连接设有两个移动环,两个所述移动环之间通过移动杆固定连接设置,所述中心筒内还设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贯穿于移动环和锥形箱上侧壁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锥形箱、中心筒之间相配合,完成相应的物料添加操作,进而可以完成多种不同的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对实验的不利影响较小,实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岩反应及流体渗透过程,尤其涉及一种深部地热储层改造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1、热储是指埋藏于地下、具有有效空隙和渗透性的地层、岩体或构造带,其中储存的地热流体可供开发利用,地热热储简称热储,它能通过载热流体的对流、富集来储存地热能,在对地热储层的研究过程中,先建立在设计地热系统的地质模型、获取众多井口抽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热储含水层的富水性、水文地质参数、开采影响半径及扩展情况、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建立地质模型或概念模型;而后,再通过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力学、数学等基础理论,建立数值模型,拟合出最符合实际的热储参数,以便更准确地预测地热开发潜力及资源保证的程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好的完成实验分析,需要进行多次不同的实验,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添加不同的物料,进而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为了保证实验整体的正常的进行,主要采用溜边的方式进行物料添加操作,或者直接在实验物品的上侧进行物料放置添加操作,整体操作简单,但是利用上述方式进行添加,物料实际位置可调性较差,不能准确的确定物料流到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部地热储层改造模拟实验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侧螺纹套设有筒盖(2),所述筒盖(2)内转动套设有转动筒(4),所述转动筒(4)贯穿于筒盖(2)设置,所述转动筒(4)内套设有中心筒(3),所述中心筒(3)贯穿于转动筒(4)设置,所述中心筒(3)的下侧固定连接设有锥形箱(16),所述中心筒(3)和锥形箱(16)相通设置,所述锥形箱(16)的下侧设有开口,所述中心筒(3)内上下滑动连接设有两个移动环(13),两个所述移动环(13)之间通过移动杆(14)固定连接设置,所述中心筒(3)内还设有中心杆(15),所述中心杆(15)贯穿于移动环(13)和锥形箱(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部地热储层改造模拟实验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侧螺纹套设有筒盖(2),所述筒盖(2)内转动套设有转动筒(4),所述转动筒(4)贯穿于筒盖(2)设置,所述转动筒(4)内套设有中心筒(3),所述中心筒(3)贯穿于转动筒(4)设置,所述中心筒(3)的下侧固定连接设有锥形箱(16),所述中心筒(3)和锥形箱(16)相通设置,所述锥形箱(16)的下侧设有开口,所述中心筒(3)内上下滑动连接设有两个移动环(13),两个所述移动环(13)之间通过移动杆(14)固定连接设置,所述中心筒(3)内还设有中心杆(15),所述中心杆(15)贯穿于移动环(13)和锥形箱(16)上侧壁设置,所述锥形箱(16)内固定连接设有固定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部地热储层改造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7)内转动连接设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转动板(18),所述转动板(18)和固定框(17)匹配相对设置,所述转动板(18)的上侧固定连接设有弧形筒(20),所述弧形筒(20)内滑动套设有弧形杆(19),所述弧形杆(19)和锥形箱(16)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弧形杆(19)通过第二弹簧(24)和弧形筒(20)底部连接设置,所述锥形箱(16)内底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箱(26),所述固定箱(26)位于固定板的下侧和转动板(18)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箱(26)内设有转动板(18)的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部地热储层改造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在锥形箱(16)内侧壁设置的两个空腔(31),所述中心杆(15)贯穿于固定箱(26)上侧壁设置,所述中心杆(15)位于固定箱(26)内转动套设有中心环(27),所述中心环(27)通过第三弹簧(28)和固定箱(26)上侧壁连接设置,所述中心环(27)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设有两个直角杆(30),两个所述直角杆(30)贯穿于固定箱(26)设置,所述直角杆(30)的下侧固定连接设有移动框(29),所述固定箱(26)内转动连接设有调控筒(37),所述调控筒(37)的内外两侧均固定连接设有第三锯齿环(38),所述中心杆(15)的下侧固定连接设有中心块(36),所述中心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良马毅辰王培涛席迅张英冯献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