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及其定向富集物技术_技高网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及其定向富集物技术

技术编号:412095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及其定向富集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豆科植物、溶剂及活性炭的第一混合体系进行热回流提取,再进行第一固液分离并收集第一液相体系;采用碱性物质调节所述第一液相体系的pH,得到第二混合体系;将所述第二混合体系与甘草酸、甘草次酸和甘草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再进行第二固液分离,收集第二液相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各个步骤相互配合,能够使豆科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定向富集并有效去除杂质,定向富集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及其定向富集物


技术介绍

1、豆科植物是人类获得黄酮的有效来源之一。在植物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中,由肉桂酰辅酶a侧链延长后环化形成以苯色酮环为基础的酚类化合物,其3-苯基衍生物即为黄酮,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化学式为c15h10o2。精制的黄酮呈片状或针状结晶。一般无色,但随着羟基的增加,可呈黄至深黄色。

2、豆科植物含有的黄酮具有和雌二醇相似的结构,常常用作植物雌激素,当体内雌性激素不足时,豆科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代替雌激素与受体结合,比如妇女绝经时期雌激素水平降低,能起到替代作用,避免潮热等停经期症状发生;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又可以与雌激素以“竞争”的方式与受体结合,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带来的影响。这种抗雌激素作用,降低受雌激素激活的癌症如乳腺癌的风险。此外,黄酮类物质可以通过调节er影响jak-sta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肝细胞癌及肝纤维化的发展;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以及心肌保护方面都有应用;并且介导细胞内nf-κb级联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来对免疫组织细胞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3、黄酮类物质在食品、保健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豆科植物是常见的食品原料,其中许多可作为蔬菜炒食或做汤,市面上常常加工成很多特色的食品或辅料,如鱼面、面条、粉丝、饼干、酸奶、酒、茶、饮料、冰淇淋、软糖、果冻、面鱼、馒头、果糕、蛋糕和面包等。

4、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特性,在醇、水等常用溶剂中溶解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豆科植物提取物中黄酮相对含量并不高,需要进行复杂的步骤进行除杂纯化,才能提高黄酮的相对含量。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该方法可提高豆科植物提取物中黄酮的相对含量。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物,黄酮含量高。

3、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豆科植物、丁二醇溶液及活性炭的第一混合体系进行热回流提取,再进行第一固液分离并收集第一液相体系;采用碱性物质调节所述第一液相体系的ph,得到第二混合体系;将所述第二混合体系与第一物料混合后进行热处理,所述第一物料选自甘草酸、甘草次酸和甘草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再进行第二固液分离,收集第二液相体系。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豆科植物包括葛根、黑豆、大豆、红车轴草、鹰嘴豆、金雀花、红三叶草、黄芪、补骨脂和射干中的至少一种。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豆科植物预先进行粉碎处理及筛分处理。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碎处理采用粒径为0.1~0.3cm的粗粉。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豆科植物、溶剂、活性炭和第一物料的质量比为100:(1000~2000):(3.2~9.6):(8~64)。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甘草酸盐包括甘草酸铵、甘草酸钠、甘草酸一钾和甘草酸二钾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包括水、一元醇和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元醇包括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正丁醇、异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1-己醇、2-己醇、3-己醇、1-庚醇、2-庚醇、3-庚醇、4-庚醇、1-辛醇、2-辛醇、3-辛醇、4-辛醇、1-壬醇、2-壬醇、3-壬醇、4-壬醇、5-壬醇、1-癸醇、2-癸醇、3-癸醇、4-癸醇和5-癸醇中的至少一种。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元醇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丙三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2,3-丁三醇、1,2,4-丁三醇、1,2-戊二醇、1,3-戊二醇、1,4-戊二醇、1,5-戊二醇、2,3-戊二醇、2,4-戊二醇、1,2,5-戊三醇和1,2-己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为一元醇和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水,所述一元醇和/或多元醇的质量分数为m,0.1%≤m<100%。。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回流提取的温度为75~85℃;所述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10~130min。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液分离包括依次进行的粗滤和精滤。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粗滤采用200目纱布、yb06和f100过滤板。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精滤采用h70纸板。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碱性物质调节所述第一液相体系的ph至6.5~8。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85~90℃。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液分离采用h70滤纸板。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液相体系的浊度低于2fnu。

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二液相体系进行加热灭菌。

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灭菌的温度为80~85℃,所述加热灭菌的时间为30~45min。

25、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物,由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制备得到。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7、(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各个步骤相互配合,有助于豆科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使其定向富集,提高定向富集物中的黄酮的相对含量并除去部分杂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高效,对环境友好。

28、(2)本专利技术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高,杂质含量低,对abts自由基具有优异的清除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包括葛根、黑豆、大豆、红车轴草、鹰嘴豆、金雀花、红三叶草、黄芪、补骨脂和射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溶剂、活性炭和第一物料的质量比为100:(1000~2000):(3.2~9.6):(8~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流提取的温度为75~85℃;所述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10~1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液分离包括依次进行的粗滤和精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碱性物质调节所述第一液相体系的pH至6.5~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85~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液分离采用H70滤纸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相体系的浊度低于2FNU;

10.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包括葛根、黑豆、大豆、红车轴草、鹰嘴豆、金雀花、红三叶草、黄芪、补骨脂和射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科植物、溶剂、活性炭和第一物料的质量比为100:(1000~2000):(3.2~9.6):(8~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流提取的温度为75~85℃;所述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110~1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定向富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一杰赵斯琪李晓凯郑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太和康美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