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抗浪养殖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920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流抗浪养殖筏,包括养殖绳筏,其中:养殖绳筏的任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力纲,并且力纲的自由端连接有副自沉桩体;力纲的中间部分设有定滑轮,并且定滑轮连接有主自沉桩体;力纲位于定滑轮和副自沉桩体之间的部分还连接有充气浮体装置,其具有能在水中根据充气浮体装置充气配比的不同而做到在水中具有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抗流的性能,并且在波浪的作用下,充气浮体装置结合主、副自沉桩体的固定,使得力纲在定滑轮上滑动,可以缓冲掉很大一部分波浪力。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抗浪、抗流效果较现有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实施方便,适用于生产中的使用,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筏式养殖设施,尤其涉及抗流抗浪养殖筏
技术介绍
目前海水养殖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岸20米等深线以内的水域,而-20 -40米等 深线之间的海域养殖活动几乎是空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海域风高、流大、浪急,不容 易架设筏式养殖器材。随着人均资源的逐年递减,陆地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日益减少和 人口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对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急需开展高海况水域抗风浪 技术和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拓展新的养殖空间,为食物安 全提供有力保障。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可控水层筏式养殖系统》,申请号 200710156963. O,公开了一种可控水层筏式养殖系统,由埂绳、平衡浮球串、锚绳、固定浮 球、水层调控浮球、深度调控绳、重块、桩锚等组成,埂绳上安装有平衡浮球串,埂绳上还设 有深度调控绳,深度调控绳上端系缚水层调控浮球,下端系缚重块,养殖水层通过深度调控 绳的长度加以控制,埂绳的下潜不仅有利于提高台风天气下的筏式系统抗风浪性能,而且 可适应不同养殖对象对养殖水层的要求。然而,在调节水层的时候,其操作比较不便,效率 差,另外,抗流性能差,一旦设置完成后,仅能在不同水层间变换,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通过在水面进行控制操作,使养殖筏体在水中能够升降并且可以调整对水流的角度,进而具有更强抗流性能的养殖筏。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抗流抗浪养殖筏,包括养殖绳筏,其中养殖绳筏的任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力纲,并且力纲的自由端连接有副自沉桩体;力纲的中间部分设有定滑轮,并且定滑轮连接有主自沉桩体;力纲位于定滑轮和副自沉桩体之间的部分还连接有充气浮体装置。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充气浮体装置包括牵引浮球、平衡滑轮和充气管;平衡滑轮的滑轮部与力纲动配 合;平衡滑轮还连接有牵引浮球;牵引浮球上连接有能对牵引浮球充气的充气管。平衡滑 轮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得主自沉桩体和副自沉桩体之间的力纲与海床形成一个近似的等腰 三角形的形状,可以平衡力纲张力的作用角度,使主自沉桩体和副自沉桩体的受力分散开 来,并且使之较为平均。 充气浮体装置包括牵引浮球和充气管;牵引浮球与力纲绳索连接;牵引浮球上连 接有能对牵引浮球充气的充气管。 主自沉桩体和副自沉桩体为圆柱型,并且其表面均具有同轴的圆环凹槽。本实施例中,凹槽的宽度和深度都是十厘米,并且均布在主自沉桩体和副自沉桩体的侧周,其作用是当主自沉桩体、副自沉桩体沉入海床后,能加大在泥沙中的摩擦,更有利于固定。 力纲上设有一个沉子,并且在任何工况下沉子到定滑轮之间的力纲长度不小于3米。充气管的自由端连接有浮子。以用于定位,方便工作人员找到充气管。 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养殖绳筏的任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力纲,并且力纲的自由端连接有副自沉桩体;力纲的中间部分设有定滑轮,并且定滑轮连接有主自沉桩体;力纲位于定滑轮和副自沉桩体之间的部分还连接有充气浮体装置,因而具有能在水中根据充气浮体装置充气配比的不同而做到在水中具有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抗流的性能,并且在波浪的作用下,充气浮体装置结合主、副自沉桩体的固定,使得力纲在定滑轮上滑动,可以缓冲掉很大一部分波浪力。因此,本专利技术抗浪、抗流效果较现有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实施方便,适用于生产中的使用,安全性高。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养殖绳筏1、力纲2、沉子21、牵引浮球3、充气管31、浮子32、定滑 轮4、主自沉桩体5、副自沉桩体6、平衡滑轮7。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抗流抗浪养殖筏,包括养殖绳筏l,其中养殖绳筏1的 任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力纲2,并且力纲2的自由端连接有副自沉桩体6 ;本实施例的副自沉 桩体6上还有一个定滑轮,然而该定滑轮的作用不大,可以省略。力纲2的中间部分设有定 滑轮4,并且定滑轮4连接有主自沉桩体5 ;力纲2位于定滑轮4和副自沉桩体6之间的部 分还连接有充气浮体装置。 充气浮体装置包括牵引浮球3和充气管31 ;牵引浮球3与力纲2绳索连接;牵引 浮球3上连接有能对牵引浮球3充气的充气管31。 主自沉桩体5和副自沉桩体6为圆柱型,并且其表面均具有同轴的圆环凹槽。本 实施例中,凹槽的宽度和深度都是十厘米,并且均布在主自沉桩体5和副自沉桩体6的侧 周,其作用是当主自沉桩体5、副自沉桩体6沉入海床后,能加大在泥沙中的摩擦,更有利于 固定。 力纲2上设有一个沉子21,并且在任何工况下沉子21到定滑轮4之间的力纲2 长度不小于3米。必要时可以在力纲2上设置绳结或紧配合的套管以达到上述目的。这样 使沉子21到定滑轮4之间的这段力纲2与水平线之间保持较小的夹脚,减少竖直方向的分 力。 充气管31的自由端连接有浮子32。以用于定位,方便工作人员找到充气管31。 实施例2 :参照图4,抗流抗浪养殖筏的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实施例1的 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充气浮体装置略有不同。充气浮体装置包括牵引浮球3、平衡滑轮7和充气管31 ;平衡滑轮7的滑轮部与力纲2动配合;平衡滑轮7还连接有牵引浮球3 ;牵引浮球3上连接有能对牵引浮球3充气的充气管31。平衡滑轮7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得主自沉4桩体5和副自沉桩体6之间的力纲2与海床形成一个近似的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可以平衡 力纲2张力的作用角度,使主自沉桩体5和副自沉桩体6的受力分散开来,并且使之较为平 均。 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 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流抗浪养殖筏,包括养殖绳筏(1),其特征是:所述的养殖绳筏(1)的任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力纲(2),并且所述的力纲(2)的自由端连接有副自沉桩体(6);所述的力纲(2)的中间部分设有定滑轮(4),并且所述的定滑轮(4)连接有主自沉桩体(5);所述的力纲(2)位于所述的定滑轮(4)和所述的副自沉桩体(6)之间的部分还连接有充气浮体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抗流抗浪养殖筏,包括养殖绳筏(1),其特征是所述的养殖绳筏(1)的任一端均连接有两根力纲(2),并且所述的力纲(2)的自由端连接有副自沉桩体(6);所述的力纲(2)的中间部分设有定滑轮(4),并且所述的定滑轮(4)连接有主自沉桩体(5);所述的力纲(2)位于所述的定滑轮(4)和所述的副自沉桩体(6)之间的部分还连接有充气浮体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流抗浪养殖筏,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浮体装置包括牵引浮球(3)、平衡滑轮(7)和充气管(31);所述的平衡滑轮(7)的滑轮部与所述的力纲(2)动 配合;所述的平衡滑轮(7)还连接有所述的牵引浮球(3);所述的牵引浮球(3)上连接有能 对所述的牵引浮球(3)充气的充气管(3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福坤吴常文常抗美徐佳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