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087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按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酰胺回收料10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5~25份、废轮胎胶粉5~20份、润滑剂1~8份、硅烷偶联剂1~5份,吸酸剂1~5份,抗氧剂0.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具有超高的强度和韧性,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不仅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抗剪强度,还能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和抗疲劳性能,对高温和极端荷载环境下的沥青路面病害防治与处治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改性剂,尤其涉及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通过sbs改性沥青及抗车辙材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普通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干线公路交通流量过于集中,公路运输车辆不断向大型化、拖挂化和集装箱化发展,以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疲劳开裂等为主导的早期损坏现象在局部地区仍然较为突出。

2、路面病害的产生会显著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路表的过量变形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车辆在超车或更换车道时导致方向失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也会引起雨天路表排水不畅,从而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甚至会由于车辙内积水而致车辆漂滑或冰滑,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性;而路面开裂则会导致雨水进入路面基层,在车辆的碾压下对基层产生动水冲刷破坏,从而诱发坑槽、唧浆等其他病害,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3、针对重载交通环境下沥青路面的病害问题,目前通常采用高模量沥青、高掺量抗车辙剂等高性能材料,但路面的车辙病害始终未能得到彻底的处治。部分地区还尝试采用环氧沥青、半柔性灌浆路面等技术方案,但施工工艺复杂、机械化程度不足、封闭交通时间长、工程造价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推广应用,且由于上述材料的刚性过大,往往导致路面刚通车不久就出现开裂现象,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

4、因此,目前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在重载交通环境下使沥青路面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性能的综合解决方案,来满足新形势下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具体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沥青混合料无法满足高温重载环境下沥青路面技术要求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包括按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酰胺回收料10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5~25份、废轮胎胶粉5~20份、润滑剂1~8份、硅烷偶联剂1~5份,吸酸剂1~5份,抗氧剂0.1~2份。

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4、称取包括按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酰胺回收料10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5~25份、废轮胎胶粉5~20份、润滑剂1~8份、硅烷偶联剂1~5份,吸酸剂1~5份,抗氧剂0.1~2份;

5、将所述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6、将所述混合料熔融混炼后挤出造粒,经过冷却和干燥,得到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

7、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8、这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具有超高的强度和韧性,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不仅大幅提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抗剪强度,还能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和抗疲劳性能,对高温和极端荷载环境下的沥青路面病害防治与处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酰胺回收料10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5~25份、废轮胎胶粉5~20份、润滑剂1~8份、硅烷偶联剂1~5份,吸酸剂1~5份,抗氧剂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酰胺回收料10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5~20份、废轮胎胶粉5~15份、润滑剂2~5份、硅烷偶联剂1~3份,吸酸剂2~3份,抗氧剂0.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回收料包括:重量比为1:3~4的聚酰胺6回收料和聚酰胺12回收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且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中包含质量百分比为5~10%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乙撑双硬脂酰胺、氧化聚乙烯蜡、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和褐煤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酸剂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氧化镁、氢氧化钙和12-烷基苯磺酸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和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9.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酰胺回收料10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5~25份、废轮胎胶粉5~20份、润滑剂1~8份、硅烷偶联剂1~5份,吸酸剂1~5份,抗氧剂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聚酰胺回收料10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5~20份、废轮胎胶粉5~15份、润滑剂2~5份、硅烷偶联剂1~3份,吸酸剂2~3份,抗氧剂0.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回收料包括:重量比为1:3~4的聚酰胺6回收料和聚酰胺12回收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重载沥青路面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且所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相容剂中包含质量百分比为5~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留杰潘宗俊李强杨永财刘常小溪隋彦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