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特别是基于原边可变电感的clc-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稳压策略。
技术介绍
1、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技术是一种依靠电场、磁场、激光等介质的无电气接触式能量传输方式;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有线电能传输装置笨重、安全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该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ev)、手机、无人机、铁路等多个应用领域,但是在实际充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耦合线圈之间未对准的情况,导致系统耦合互感减小,引起输出电压波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wpt技术抗偏移能力的研究,主要针对电路参数优化、补偿网络优化、控制方法优化等方面;但是上述技术仅对电路参数进行优化,抗偏移性能提升有限;优化补偿网络元件使用过多,经济性较差;优化控制算法需设计复杂控制电路,抗偏移性能提升也有限;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于原边可变电感的clc-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稳压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原边可变电感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原边可变电感的CLC-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直流输出电源VI、全桥逆变电路、无线通讯反馈电路、补偿网络与耦合机构、整流滤波电路及负载RL;全桥逆变电路由两组相同的场效应管组成,两组相同的场效应管包括Q1、Q2、Q3和Q4;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直流输入电源VI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和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直流输入电源VI的负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4相连,场效应管Q1及Q2与Q3及Q4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边可变电感的CLC-S型无线电能传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原边可变电感的clc-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直流输出电源vi、全桥逆变电路、无线通讯反馈电路、补偿网络与耦合机构、整流滤波电路及负载rl;全桥逆变电路由两组相同的场效应管组成,两组相同的场效应管包括q1、q2、q3和q4;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直流输入电源vi的正极相连,场效应管q2和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直流输入电源vi的负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4相连,场效应管q1及q2与q3及q4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边可变电感的clc-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补偿网络与耦合机构包括第一补偿电容cp、可变电感lin、第二补偿电容cf、原边耦合线圈lp、副边耦合线圈ls和第三补偿电容cs;全桥逆变电路的两个输出端输出高频交流电,其中一端与第一补偿电容cp连接;全桥逆变电路的另一端与分别与可变电感lin和原边耦合线圈lp连接;可变电感lin分别与第一补偿电容cp和第二补偿电容cf连接;第二补偿电容cf与原边耦合线圈lp连接;原边耦合线圈lp与副边耦合线圈ls之间互感为m;原边耦合线圈lp与副边耦合线圈ls之间的互感m对应一个确定的耦合系数k,两者满足副边耦合线圈ls一端与第三补偿电容cs相连;第三补偿电容cs与整流滤波电路相连;副边耦合线圈ls与整流滤波电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边可变电感的clc-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整流滤波电路由两组相同的二极管组成;两组相同的二极管包括d1、d2、d3和d4;二极管d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江洲,吕奥博,李黄强,胡哲豪,向笛,张志强,胡得澳,谢卓然,罗应权,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