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副链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副链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76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副链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第一节点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第一信令;作为接收所述第一信令的响应,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令;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第二数据单元集合;其中,所述第二信令指示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尚未被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和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都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传输;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非共址;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本申请可以有效减少数据重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副链路无线通信中支持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中继(relay)作为一种多跳传输技术,可以提升吞吐量,提高覆盖。中继通信是蜂窝网通信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源节点的数据通过中继节点的转发到达远端节点。源节点和远端节点通常是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也可以都是用户设备;中继节点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用户设备。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副链路(sidelink)sl传输为例,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到中继节点(relay node,rn)的传输采用副链路空口技术,rn到基站(enodeb,enb)的传输采用lte空口技术传输。rn用于ue和enb之间的数据转发,称为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层转发或者层3中继(layer 3 relay/l3relay)。

2、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不同的性能需求,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72次全会上决定对nr(new radio,新空口)技术(或fifth generation,5g)进行研究,在3gpp ran#75次全会上通过了nr的wi(work item,工作项目),开始对nr进行标准化工作。针对迅猛发展的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联网)业务,3gpp也开始启动了在nr框架下的sl(sidelink,副链路)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在3gpp ran#86次全会上决定对nr sl relay启动si(studyitem,研究项目)标准化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在sl传输中引入中继节点,可以提高源节点和远端节点的传输质量,增强无线覆盖范围。如果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无线链路失败,在切换到新的中继节点之前,利用中继节点和远端节点的无线链路继续传输可以降低源节点的数据重传,进而显著提高传输效率。

2、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只是采用nr v2x场景作为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或者例子;本申请也同样适用于面临相似问题的nr v2x之外的其它场景(比如中继网络,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网络,蜂窝网络,支持半双工用户设备的场景),也可以取得类似nr v2x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nr v2x场景,下行通信场景等)采用统一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第一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任一其它节点中,反之亦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特别的,对本申请中的术语(terminology)、名词、函数、变量的解释(如果未加特别说明)可以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6系列、ts38系列、ts37系列中的定义。

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第一信令;

5、作为接收所述第一信令的响应,发送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令;

6、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第二数据单元集合;

7、其中,所述第二信令指示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尚未被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和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都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传输;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非共址;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

8、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适用于副链路无线传输中支持中继节点的场景。

9、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要解决的问题是:发送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无线链路发生失败后的重传。

10、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的解决方案包括:当发送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无线链路发生失败时,中继节点在发送完缓存的数据后发送结束标识触发接收节点反馈接收状态报告;接收节点不重配置或重建无线承载。

11、作为一个实施例,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减少数据重传。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13、作为接收所述第一信令的响应,将第一身份从第一身份列表中清除;通过副链路监测物理层信令,当检测出的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第一身份列表中任一身份中的部分比特时,对所述检测出的物理层信令所调度的物理层信道进行信道译码,当检测出的物理层信令不包括所述第一身份列表中任一身份中的部分比特时,放弃对所述检测出的物理层信令所调度的物理层信道进行信道译码;

14、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者;所述部分比特所包括的比特的数量是8的正整数倍。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15、通过空中接口发送第一信息;

16、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一无线链路失败;所述第一信息的接收者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所标识的节点。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18、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第三数据单元集合;

19、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单元集合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时间不早于所述第三数据单元集合中任一数据单元的接收时间。

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21、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第二信息;

22、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身份列表和第一配置;所述第一身份列表中包括q个身份,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配置包括第一参数集,所述第一参数集被用于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参数集适用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和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

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24、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第三信息;

25、其中,所述第三信息指示第二身份列表;所述第二身份列表不包括所述第一身份;所述第二身份列表中的一个身份被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所述接收者。

26、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7、通过空中接口发送第一信令;

28、其中,第一无线信号被接收,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生成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被发送;通过空中接口第二数据单元集合被接收;所述第二信令指示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尚未被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和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都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传输;所述第二信令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接收者非共址;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所述第二数据单元集合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集合。

2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包括:

30、第一身份从第一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三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三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