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072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以纳米纤维过滤膜为基材,在纳米纤维过滤膜表面引入能与白介素作用的官能团,至少能吸附一种白介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官能团密度大、吸附能力强,采用新的表面修饰方式,简单廉价,工艺适合于后期的生产及产业化,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血浆过滤技术是针对人体血浆中的有害物质,比如过多的油脂、有害蛋白、以及病毒等,采用纤维素-无机杂化材料所制备的膜,通过深层过滤和吸附的原理实现对以上有害物质的去除,比如当今普遍采用的3m公司的产品。然而,有害蛋白中的白介素,比如白介素-8和白介素-11,对吸附介质有独特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血浆过滤材料采取进一步的改造,以满足实际过滤的需求,提升血浆过滤的效率。

2、针对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8和白介素-10,cn101522232b制备了填充疏水性纤维的细胞吸附柱,并在纤维表面结合有胺残基,包括季氨基以及含有3-18个碳原子的伯-叔氨基,用以吸附以上白介素。另外,ep0723794a1采用非水溶性纤维素基多孔介质,负载上辛醇-水分配系数大于2.5的氨基化合物,即可用于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吸附。us7279106b2着重采用十六烷基胺负载的纤维素凝胶能够实现对除白介素-8的其它白介素的有效吸附。ep0729784a1和ep0796865a2采用表氯醇或者氯磺酸作为功能化桥梁,在多孔纤维素基材上引入阴离子官能团包括硫酸酯基、磺酸基、羧基以及膦酸酯基,用于吸附白介素-1β、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us5626760a保护处理血液的多功能装置,主要是采用丙烯腈与甲基丙烯磺酸钠的共聚物膜,对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成功进行吸附。由于不同的白介素的组成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官能团对纤维素基材进行修饰,实现对白介素的选择性吸附。此外,通过负载脂质体、契合寡聚物、抗体、抗原,以及无机纳米材料和多孔碳材料比如中空碳球、介孔碳和活性炭等亦可实现对白介素的物理吸附。

3、总结起来,就是以多孔纤维素为基材,通过表氯醇等双官能团分子对其表面进行修饰,最终在基材表面引入阴离子、阳离子官能团或者抗体、抗原等,最终实现对白介素的选择性吸附。以上专利技术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吸附位点的密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以适应快速的动态吸附和更大的吸附量;吸附选择性与多功能吸附之间的均衡;以及吸附材料的稳定性等。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新型的用于白介素吸附的纤维膜,对于血浆过滤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吸附膜吸附位点密度低,吸附量较低,吸附选择性与多功能吸附不均衡,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及其制备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以纳米纤维过滤膜为基材,在纳米纤维过滤膜表面引入能与白介素作用的官能团,至少能吸附一种白介素。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利用纳米纤维膜比表面积高、孔径大小可调以及孔隙连通的特性,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聚砜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纳米纤维膜基材,再对纳米纤维表面进行选择性的化学修饰,即可得到纳米纤维过滤膜,并用于白介素-8与白介素-11的吸附以及血浆过滤净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4、在本专利技术中,纳米纤维过滤膜一般将原料通过静电纺丝、熔喷、编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等方式制备得到的,优选使用静电纺丝。具体地,静电纺丝的方式可以是单喷头静电纺丝、双喷头静电纺丝、多喷头静电纺丝等。纳米纤维过滤膜静电纺丝的条件一般为:纺丝电压11~13kv;纺丝流速30微升每分;纺丝距离:15~20厘米,静电纺丝使用的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膜,官能团密度大,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比表面积通常为10-40m2/g,比常规纤维要高10-100倍,相应的官能团密度就会提高。而官能团密度大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吸附能力强。现有的技术所用的基材通常为常规的微米尺寸的基材,比表面积比静电纺纳米纤维低10-100倍,因此官能团密度较低,吸附效果有限。

6、优选地,所述白介素包括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或白介素-11中的任意一种。

7、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过滤膜的材料包括聚砜、聚醚砜、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或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优选地,所述官能团包括阳离子官能团、阴离子官能团、疏水官能团或亲水官能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优选地,所述阳离子官能团包括铵基、氨基、鏻基、锍基或胺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0、优选地,所述阴离子官能团包括羧基、磺酸基、磺酸酯基或膦酸酯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1、优选地,所述亲水官能团包括羟基、醚基、醛基、酯基或酰胺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2、优选地,所述疏水官能团包括c1~c20的烷基和/或c1~c20的芳基。

13、优选地,所述官能团在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含量为0.01~10mmol/g,例如可以是0.01mmol/g、0.1mmol/g、1mmol/g、3mmol/g、6mmol/g、8mmol/g或10mmol/g等。在本专利技术中,官能团含量越高,吸附量越大。

14、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纤维直径为0.1~1μm,例如可以是0.1μm、0.2μm、0.3μm、0.4μm、0.5μm、0.6μm、0.7μm、0.8μm、0.9μm或1μm等。

15、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纤维孔径为1~50μm,例如可以是1μm、2μm、5μm、10μm、15μm、20μm、30μm、40μm或50μm等。

16、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纤维厚度为10~500μm,例如可以是10μm、20μm、50μm、100μm、150μm、200μm、300μm、400μm或500μm等。

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能与白介素作用的官能团通过化学反应连接到纳米纤维过滤膜,得到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

18、优选地,所述化学反应包括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或亲电加成反应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9、优选地,所述亲核取代包括氯甲基化反应。

20、优选地,所述氯甲基化反应使用的反应试剂包括无水氯化铝。

21、氯甲基化反应的所使用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正己烷、石油醚等。反应的温度为0~60℃,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20℃。反应的时间为0.5~24h,优选为1~12h,更优选为2h。

22、优选地,所述亲电取代反应包括季铵化反应。

23、优选地,所述季铵化反应使用的反应试剂包括吉拉尔特试剂、三甲胺、三乙胺或乙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4、季铵化反应的溶剂包括四氢呋喃、甲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以纳米纤维过滤膜为基材,在纳米纤维过滤膜表面引入能与白介素作用的官能团,至少能吸附一种白介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介素包括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或白介素-11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过滤膜的材料包括聚砜、聚醚砜、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或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团包括阳离子官能团、阴离子官能团、疏水官能团或亲水官能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官能团包括铵基、氨基、鏻基、锍基或胺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团在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含量为0.01~10mmol/g。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纤维直径为0.1~1μ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能与白介素作用的官能团通过化学反应连接到纳米纤维过滤膜,得到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反应包括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或亲电加成反应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在血浆过滤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以纳米纤维过滤膜为基材,在纳米纤维过滤膜表面引入能与白介素作用的官能团,至少能吸附一种白介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介素包括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或白介素-11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过滤膜的材料包括聚砜、聚醚砜、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或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团包括阳离子官能团、阴离子官能团、疏水官能团或亲水官能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纤维过滤吸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官能团包括铵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马洪洋陈少军彭夯
申请(专利权)人:延阳康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