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两种,一种在整个传输频带上使用单一的预编码矩阵向基站传输数据;另一种是基于宽带中各个子带的预编码矩阵向基站传输数据。其中,若在整个传输频带上使用单一的预编码矩阵,会降低终端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性能。但是,若在不同的子带上使用对应的子带的预编码矩阵传输数据,会增加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dci f)信令的比特开销,如此,一方面增加了终端搜索dci f信令的复杂度;另一方面,使得信令的纠错码码率变高,会增大接收失败的概率,可以理解的是,dci f信令接收失败,传输机会与传输资源可能就会浪费,从而降低系统的性能。
2、综上可以看出,在目前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技术中,如何提高终端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性能,并降低系统复杂度,避免传输机会与传输资源的浪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是否接收所述第二信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传输数据采用的时域资源、传输数据采用的频域资源、传输数据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时域位置、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图案、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类型、传输第二信令采用的时域、传输所述第二信令采用的频域资源。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是否接收所述第二信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传输数据采用的时域资源、传输数据采用的频域资源、传输数据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传输数据采用的载波、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时域位置、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图案、传输数据所用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类型、传输第二信令采用的时域、传输所述第二信令采用的频域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信息包括第一频域范围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所述第二部分信息包括第二频域范围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所述第一频域范围和所述第二频域范围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域范围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包括第一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所述第二频域范围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包括第二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所述第一子带组与所述第二子带组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带组包括用于传输数据的频带上均匀间隔的l个子带,所述第二子带组包括所述用于传输数据的频带上除所述第一子带组中的子带之外的其他子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带组中相邻两个子带的频率间隔根据所述第一信令支持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带组中第一个子带根据所述第一子带组中相邻两个子带的频率间隔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信息包括所述预编码矩阵的x位比特的量化信息,所述第二部分信息包括所述预编码矩阵的y位比特的量化信息,其中,所述x位比特的量化信息与所述y位比特的量化信息不相同,x和y均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信息包括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所述第二部分信息包括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相对于所述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的增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从第一码本集合中确定,所述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从第二码本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码本集合的元素数目小于所述第二码本集合的元素数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信息包括所述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所述第一码本集合中的索引号;所述增量信息包括所述子带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相对于所述子带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在所述第二码本集合中的相对索引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传输数据的频带基于所述第一信令支持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被划分为多个子带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传输数据的频带包括t个子带;所述多个子带组包括m-r个第一子带组和r个第二子带组,所述第一子带组包括c个子带,所述第二子带组包括c+1个子带;其中,m表示所述第一信令支持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的数目,c表示t除以m的商,r表示t除以m的余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带组包括在频域上连续的多个子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r个第一子带组至少包括在所述用于传输数据的频带中频率最低的子带组,和/或所述用于传输数据的频带中频率最高的子带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信息包括构成所述预编码矩阵的基础矢量中第一部分基础矢量对应的系数,所述第二部分信息包括构成所述预编码矩阵的基础矢量中第二部分基础矢量对应的系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案,所述第二信令还包括第二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案根据所述第一部分信息恢复出来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案根据所述第一部分信息和所述第二部分信息所恢复出来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包括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码本类型。
20.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二信令的指示、接收所述第二信令的指示、存在所述第二信令的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鲁照华,李伦,肖华华,刘文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