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56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属于飞播造林技术领域,所述技术包括原料准备,原料处理,造粒,干燥,筛分,飞播;所述原料准备,包括:树种球原料准备和种子原料准备;所述树种球原料准备,按照体积份数,准备30‑35份红土,65‑70份椰糠,0‑5份有机基质;所述种子原料准备,结合当地环境选种当地6种树种种子,包括2种乔木种子,2种灌木种子,2种草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多种种子混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树种球,来保护种子,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和种子发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播造林,具体涉及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


技术介绍

1、展望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0.128hm2,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0.6hm2的21.3%。通过飞播造林技术,提高了我国偏远山区和沙漠腹地的森林覆盖率,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飞播造林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我国的飞播造林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宜林荒山荒地面积较大,西北地区荒漠化依旧很严峻,未来提高森林覆盖率的任务任重道远,飞播造林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造林绿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飞播造林是一种生态施工手段,它通过飞行器的输送,精确投放种子,实现高速施工,能够满足复杂造林任务要求,以往的飞播造林都是采用裸种子直接撒播,现有的飞播造林新技术有飞播造林种子涂层技术和gps卫星定位导航仪新技术等来提高飞播造林质量。

3、但是上述飞播造林种子涂层技术得到的种子表面含有过多营养成分和化学试剂,在飞播后长时间少雨干旱会造成发热,对种子造成腐蚀破坏,而且包衣结束后需要专门烘干设备,对烘干机的依赖大;此外,在种子飞播时落地易摔碎。而gps卫星定位导航仪在飞播定位时,如果飞播种子发生漂移、日光暴晒、鸟兽啄食,会造成定位不准,从而导致了发芽率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通过将多种种子混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树种球,来保护种子,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和种子发芽率。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包括:原料准备,原料处理,造粒,干燥,筛分,飞播;

4、所述原料准备,包括:树种球原料准备和种子原料准备;

5、所述树种球原料准备,按照体积份数,准备30-35份红土,65-70份椰糠,0-5份有机基质;

6、所述红土为红黏土,为飞播作业所在地区现场采集,ph为6.5-7,在使用时,需加工为粉末状使用;

7、所述椰糠为100%天然椰壳经过脱酸、无菌化处理制得,ec值小于0.5ms/cm,ph为6.5-7;

8、所述有机基质为腐殖质、骆驼粪、牛粪的混合物;

9、所述种子原料准备,结合当地环境选种当地6种树种种子,包括2种乔木种子,2种灌木种子,2种草种子;

10、所述原料处理,将红土粉碎至50-100目,得到粉碎后的红土;将椰糠与基质提前拌合,得到椰糠混合物;

11、所述造粒,将当地6种树种种子与粉碎后的红土混匀,然后加入椰糠混合物拌合均匀,得到种子混合物;将种子混合物放入滚筒式造粒设备中,采用不间断连续出料的方式进行造粒,定期加水,待形成丸粒化的树种球后,停止造粒,得到树种球;

12、所述造粒中,滚筒转速为40rpm;

13、所述定期加水,每2分钟加1次水,每次加水量为200ml;

14、所述树种球的含水量为25%-28%;

15、所述树种种子的总用量为3kg/吨树种球;

16、所述干燥,将丸粒化的种子进行自然风干,根据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来控制干燥时间,直至使种球含水量降低在0.5%以下;

17、所述筛分,对获得的种球按照直径是否超过2cm进行筛分,得到直径小于2cm和直径为2-3.5cm的树种球,对于年均降雨量低于200mm的地区,使用直径小于2cm的树种球,对于年均降雨量高于200mm的地区,使用直径为2-3.5cm的树种球;

18、所述飞播,采用运输机进行飞播作业,并采用专业的飞机播种器,播种量可根据地面播种密度进行调节,使树种球能够均匀的洒落在制定作业区域,控制作业飞行真高在100m以下,业载750kg,根据播种密度,每架次可完成250-750亩作业面积。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备树种球,避免了传统包衣技术含有过多营养成分和化学试剂,在飞播后长时间少雨干旱而造成发热,对种子造成腐蚀破坏的弊端,而且包衣结束后不需要专门烘干设备,避免了传统包衣操作中对烘干机的依赖;制备的树种球能够承受垂直10n的力,以保证飞播时不会落地直接摔碎,获得的树种球按照直径不同分别筛分对应飞播不同降雨量的区域,能够对飞播区域具有针对性,以此提高种球的成活,保证质量;

21、(2)本专利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飞播作业种子漂移、日光暴晒、鸟兽啄食等造成飞播定位不准、发芽率不可控的问题,而且通过红黏土和椰糠的采用,为种子萌芽提供了无限接近天然的微环境,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

22、(3)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种种子混合,利用植物物竞天择的特性,提高发芽率,将在水源光照充足的地区的出芽率提高至82.5%,将在年均降雨量为100-150mm的地区的发芽率提高至39.5%,同时也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23、(4)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红土和椰糠的粘结度和干燥后的强度等机械性能,使加工过程能够粘结成球,干燥后飞播作业落到地面时不会破碎;还能够保证当树种球在沙漠中遇水后,红土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的微土壤环境,椰糠作为长纤维材料,具有极佳的吸水保水性能,遇水后可以有效延长种子萌发对水分的需求时间;此外,椰糠的长纤维非常有助于成球,且粒度均匀;通过椰糠的比例调整,可以有效控制树种球的密度,从而降低种球落地冲击力,保护种球完整性,提高种球地面分布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准备,原料处理,造粒,干燥,筛分,飞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准备,包括:树种球原料准备和种子原料准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种球原料准备,按照体积份数,准备30-35份红土,65-70份椰糠,0-5份有机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原料准备,结合当地环境选种当地6种树种种子,包括2种乔木种子,2种灌木种子,2种草种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处理,将红土粉碎至50-100目,得到粉碎后的红土;将椰糠与基质提前拌合,得到椰糠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将当地6种树种种子与粉碎后的红土混匀,然后加入椰糠混合物拌合均匀,得到种子混合物;将种子混合物放入滚筒式造粒设备中,采用不间断连续出料的方式进行造粒,定期加水,待形成丸粒化的树种球后,停止造粒,得到树种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将丸粒化的种子进行自然风干,根据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来控制干燥时间,直至使种球含水量降低在0.5%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对获得的种球按照直径是否超过2cm进行筛分,得到直径小于2cm和直径为2-3.5cm的树种球,对于年均降雨量低于200mm的地区,使用直径小于2cm的树种球,对于年均降雨量高于200mm的地区,使用直径为2-3.5cm的树种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播,采用运输机进行飞播作业,并采用专业的飞机播种器,播种量可根据地面播种密度进行调节,使树种球能够均匀的洒落在制定作业区域,控制作业飞行真高在100m以下,业载750kg,根据播种密度,每架次可完成250-750亩作业面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准备,原料处理,造粒,干燥,筛分,飞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准备,包括:树种球原料准备和种子原料准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种球原料准备,按照体积份数,准备30-35份红土,65-70份椰糠,0-5份有机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原料准备,结合当地环境选种当地6种树种种子,包括2种乔木种子,2种灌木种子,2种草种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处理,将红土粉碎至50-100目,得到粉碎后的红土;将椰糠与基质提前拌合,得到椰糠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降水条件下的飞播树种球造林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将当地6种树种种子与粉碎后的红土混匀,然后加入椰糠混合物拌合均匀,得到种子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鹏杨建鹏郭莹庞国聪贾雄伟王钧霖高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碳森林资源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