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断路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智能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46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断路器,包括操作机构、齿轮组件和手柄组件,齿轮组件设置有分闸触块和可转动的驱动齿轮,分闸触块可与操作机构抵接,以使操作机构分闸,手柄组件包括联动手柄、主动手柄和限位手柄,联动手柄与主动手柄可转动连接,主动手柄与限位手柄可拆卸连接,主动手柄与操作机构连接,联动手柄啮合或者脱离齿轮组件,以使操作机构合闸或者分闸,当限位手柄处于连接主动手柄的状态时,主动手柄和联动手柄联动设置,当限位手柄处于脱离主动手柄的状态时,主动手柄可相对于联动手柄转动,以使操作机构分闸或者合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齿轮组件、手柄组件和壳体组件的结构,实现智能化设计,同时实现体积小型化,以及提高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断路器,属于电力系统。


技术介绍

1、智能化、数字化配电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而传统终端配电用的小型断路器通常都是模数化机电式产品,不具有智能化操作功能,并且传统的小型断路器体积空间有限,无法直接加装智能化电子元件,难以进行智能化改造。

2、目前,通过在保留原断路器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加装一极宽度为18mm的电子部分,以驱动断路器实现智能监控,是对传统断路器的主要智能改造方法。采用上述改造方法,导致断路器一极的宽度达到36mm以上,十分占用配电箱空间,也使得装配和生产过程变得复杂,并给管理带来不便。此外,增大了断路器体积,导致用户在相同用电回路的需求下,如果要更换安装智能断路器就需要增大电箱空间,不仅导致工作量增大,甚至需要破坏用户建筑结构,造成改造不变以及成本升高。

3、现有部分断路器为缩小空间,仅设置了电子过载保护,而省略掉双金保护设置,导致电子部分失效后无后备保护,以及,现有部分断路器的手柄没有自解锁功能,容易出现在分合闸过程中因电机断电而导致手柄卡滞在中间的问题,上述两种情况均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实现断路器的智能化和小型化同时提高用电安全,成为智能断路器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智能断路器,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智能断路器,实现智能化设计,同时实现体积小型化,以及提高用电安全。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涉及断路器,包括:

3、操作机构,用于合闸和分闸;

4、齿轮组件,用于电动驱动所述操作机构合闸或者分闸;

5、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联动手柄、主动手柄和限位手柄,所述联动手柄与所述主动手柄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手柄与所述限位手柄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手柄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

6、其中,所述联动手柄啮合或者脱离所述齿轮组件,以使所述操作机构合闸或者分闸;

7、其中, 当所述限位手柄处于连接所述主动手柄的状态时,所述主动手柄和所述联动手柄联动设置;当所述限位手柄处于脱离所述主动手柄的状态时,所述主动手柄可相对于所述联动手柄转动,以使所述操作机构分闸或者合闸。

8、进一步,所述联动手柄设置有第一联动槽,所述主动手柄设置有第二联动槽;所述限位手柄可与所述第一联动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二联动槽的槽壁抵接,以使所述主动手柄和所述联动手柄联动设置。

9、进一步,所述联动手柄设置有一体化连接的联动半齿轮;所述齿轮组件设置有可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有驱动半齿轮,所述联动半齿轮可与所述驱动半齿轮啮合,以使所述操作机构合闸。

10、进一步,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有用于检测初始状态的两个第一微动开关,所述联动手柄设置有两个触发凸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微动开关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触发凸部的侧边,另一个所述第一微动开关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触发凸部的侧边。

11、进一步,还包括壳体组件和线路板,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中间壳体、第二壳体和手柄隔板;所述中间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

12、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齿轮组件;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操作机构;

13、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手柄组件的手柄凹位;所述手柄隔板与所述中间壳体连接并且设置于所述手柄组件和所述线路板之间,所述手柄隔板与所述中间壳体部分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齿轮组件转动连接。

14、进一步,还包括接线端子、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断路器的电磁系统和所述断路器的互感器之间;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互感器和所述接线端子之间。

15、进一步,还包括电磁系统,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6、进一步,还包括双金,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7、进一步,还包括限位杆,可与所述双金接触。

18、进一步,还包括灭弧系统,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9、进一步,线路板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线路板设置有用于检测初始状态的两个第一微动开关和用于检测合闸和分闸状态的两个第二微动开关。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1、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断路器,通过改进齿轮组件、手柄组件和壳体组件的结构,实现智能化设计同时实现体积小型化,以及提高用电安全。通过在齿轮组件上加设分闸触块,实现操作机构的电动分闸和合闸,实现智能化同时有利于减少元件空间占有率。通过可拆卸的限位手柄,使得主动手柄既可以与联动手柄联动实现电动开合闸,也可以相对于联动手柄转动实现手动开合闸,实现智能化断路器的手柄组件自解锁,提高用电安全,同时,限位手柄与主动手柄的连接采用插设于第一联动槽和第二联动槽的方式,有利于实现体积小型化。中间壳体设置有凹下部和凸起部,并与相对两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容置腔,将强电元器件和弱电电子元器件分别放置于第二壳体两侧的容置腔内,实现强弱电隔离,有效避免了强电对弱电的影响,以及设置在手柄组件处设置手柄隔板,实现强弱电隔离,提高人员用电安全性,同时有利于减少断路器厚度,提高空间利用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智能断路器设计,可缩小整体体积,使得智能化断路器的单极尺寸可与传统小型断路器一样为18mm,有利于实现1:1替换的智能化改造,以及在不改变智能断路器整体大小的情况下,将断路器内的机械结构和智能控制部分结构重新进行设计布局,有效避免了强电对弱电的影响,对电子线路的功能和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且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提高生产和管理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手柄(310)设置有第一联动槽(311),所述主动手柄(320)设置有第二联动槽(321);所述限位手柄(330)可与所述第一联动槽(311)的槽壁和所述第二联动槽(321)的槽壁抵接,以使所述主动手柄(320)和所述联动手柄(310)联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手柄(310)设置有一体化连接的联动半齿轮(312);所述齿轮组件(200)设置有可转动的驱动齿轮(220),所述驱动齿轮(220)设置有驱动半齿轮(221),所述联动半齿轮可与所述驱动半齿轮(221)啮合,以使所述操作机构(100)合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组件(400)和线路板(500),所述壳体组件(400)包括第一壳体(410)、中间壳体(420)、第二壳体(430)和手柄隔板(440);所述中间壳体(420)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410)和所述第二壳体(4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端子(900)、第一隔板(450)和第二隔板(460),所述第一隔板(450)设置于所述断路器的电磁系统(600)和所述断路器的互感器之间;所述第二隔板(460)设置于所述互感器和所述接线端子(90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系统(600),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420)和所述第二壳体(4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金(700),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420)和所述第二壳体(4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160),可与所述双金(700)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弧系统(800),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420)和所述第二壳体(43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线路板(500)设置于所述中间壳体(420)和所述第一壳体(410)之间;所述线路板(500)设置有用于检测初始状态的两个第一微动开关(510)和用于检测合闸和分闸状态的两个第二微动开关(5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手柄(310)设置有第一联动槽(311),所述主动手柄(320)设置有第二联动槽(321);所述限位手柄(330)可与所述第一联动槽(311)的槽壁和所述第二联动槽(321)的槽壁抵接,以使所述主动手柄(320)和所述联动手柄(310)联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手柄(310)设置有一体化连接的联动半齿轮(312);所述齿轮组件(200)设置有可转动的驱动齿轮(220),所述驱动齿轮(220)设置有驱动半齿轮(221),所述联动半齿轮可与所述驱动半齿轮(221)啮合,以使所述操作机构(100)合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组件(400)和线路板(500),所述壳体组件(400)包括第一壳体(410)、中间壳体(420)、第二壳体(430)和手柄隔板(440);所述中间壳体(420)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410)和所述第二壳体(4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兰晶黄镇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脉联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