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储能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41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内的两簇电池簇,两簇电池簇均电性连接有直流转换模块,直流转换模块均分别连接有充电座、储能变流器和放电枪,两个储能变流器并联并电性连接有静态转换开关,静态转换开关用于与电网连接,储能变流器用于电性连接配电和/或负载使电池组对配电和/或负载进行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储能系统通过设置直流转换模块和储能变流器,方便了直流电和交流电在使用过程中的互换灵活性,且通过设置静态转换开关和充电座可以实现对电池组的灵活充电,其结构紧凑,建设周期短,可架设在工程车辆上,易于迁移,解决了传统储能项目建设周期长迁移难度高导致充放电灵活性与应急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设备,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项目兼具削峰填谷、需量控制、无功调节、应急供电等多种功能,但是传统储能项目建设周期长迁移难度高,由于容量大且设备分散,导致其难以迁移,一旦建成便很少转换位置,灵活性与应急能力方面略显疲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储能装置相比较,解决了传统储能项目建设周期长迁移难度高导致充放电灵活性与应急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内包括两簇电池簇,两簇电池簇均电性连接有直流转换模块,两组直流转换模块均分别连接有充电座、储能变流器和放电枪,两个储能变流器并联并电性连接有静态转换开关,静态转换开关用于与电网连接,储能变流器用于电性连接配电和/或负载使电池组对配电和/或负载进行供电;

3、其中,充电座与直流转换模块之间设有接触器;直流转换模块与放电枪之间设有接触器。

4、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5、直流转换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dc/dc模块,每个dc/dc模块均与电池簇的直流母排电性连接,每个dc/dc模块与直流母排之间电性连接处均设有断路器。

6、储能系统包括两个选配模块,选配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电网,选配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放电枪;

7、两个选配模块内均设有接触器,用于控制与直流转换模块电性连接的开合;

8、两个选配模块之间设有接触器,用于与电网形成闭合回路;

9、选配模块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ac/dc模块,每个ac/dc模块与电网之间电性连接处均设有断路器,ac/dc模块的额定功率为40kw。

10、电池组的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768v、630ah和483kwh。

11、电池簇包括五只串联的电池包,电池簇的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768v、315ah和241.65kwh。

12、电池包内包含48个串联的电芯,电池包的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153.6v、315ah和48.3kwh。

13、电芯为磷酸铁锂方形铝壳,电芯的额定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3.2v、315ah和1008wh。

14、储能变流器的功率为105kw。

15、放电枪的输出功率为30kw~200kw。

16、电池包内设有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簇还包括电压盒,高压盒内设有制动控制单元;

17、储能系统还包括能量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与电池管理单元、制动控制单元、直流转换模块和储能变流器信号连接。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本专利技术储能系统通过设置直流转换模块和储能变流器,方便了直流电和交流电在使用过程中的互换灵活性,且通过设置静态转换开关和充电座可以实现对电池组的灵活充电,其结构紧凑,建设周期短,可架设在工程车辆上,易于迁移,解决了传统储能项目建设周期长迁移难度高导致充放电灵活性与应急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内包括两簇电池簇,两簇电池簇均电性连接有直流转换模块,两组直流转换模块均分别连接有充电座、储能变流器和放电枪,两个储能变流器并联并电性连接有静态转换开关,静态转换开关用于与电网连接,储能变流器用于电性连接配电和/或负载使电池组对配电和/或负载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DC/DC模块,每个DC/DC模块均与电池簇的直流母排电性连接,每个DC/DC模块与直流母排之间电性连接处均设有断路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两个选配模块,所述选配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电网,所述选配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放电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768V、630Ah和483kW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包括五只串联的电池包,所述电池簇的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768V、315Ah和241.65kWh。

<p>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内包含48个串联的电芯,所述电池包的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153.6V、315Ah和48.3kW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磷酸铁锂方形铝壳,所述电芯的额定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3.2V、315Ah和1008W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功率为105kW。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枪的输出功率为30kW~200kW。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内设有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簇还包括电压盒,高压盒内设有制动控制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内包括两簇电池簇,两簇电池簇均电性连接有直流转换模块,两组直流转换模块均分别连接有充电座、储能变流器和放电枪,两个储能变流器并联并电性连接有静态转换开关,静态转换开关用于与电网连接,储能变流器用于电性连接配电和/或负载使电池组对配电和/或负载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换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dc/dc模块,每个dc/dc模块均与电池簇的直流母排电性连接,每个dc/dc模块与直流母排之间电性连接处均设有断路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两个选配模块,所述选配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电网,所述选配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放电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和标称能量分别为768v、630ah和483kw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莲孙云朋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