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40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酸洗槽内使用过后的酸液导出至流经供酸液流路,采用热处理器对所述供酸液流路和/或所述供水流路上的酸液进行调温处理,将调温处理后的酸液导入到树脂交换柱内,并经过所述供水流路导入水至所述树脂交换柱内,将经过所述树脂交换柱处理后的酸液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如此,使得所述树脂交换柱能够进行高效吸附,提高了成品酸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抛酸用污液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交换能力及其他一系列优良的性能,为付诸实用,宜采用动态连续交换法及相应的装置,对要处理的电解质溶液进行交换、分离、浓缩、吸附。经研究、设计及使用表明,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柱或塔最为有效。这种柱或塔被称为树脂床,亦常称为交换柱、交换塔。

2、不锈钢普遍采用hno3和hf混酸酸洗工艺,能得到最佳酸洗表面质量,而且可有效避免氟化铁沉淀物产生,大幅减少污泥量,酸洗后的酸液通过树脂的吸附被水冲洗,能够形成产品酸,进而回收利用,然而,有的树脂床的树脂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进行高效的吸附,需要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系统,旨在优化现有的树脂床的吸附方法,以进行高效吸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基于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酸洗槽、树脂交换柱和热处理器,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形成有供酸液流路和供水流路,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将酸洗槽内使用过后的酸液导出至流经供酸液流路;

4、采用热处理器对所述供酸液流路和/或所述供水流路上的酸液进行调温处理;

5、将调温处理后的酸液导入到树脂交换柱内,并经过所述供水流路导入水至所述树脂交换柱内;

6、将经过所述树脂交换柱处理后的酸液进行蒸发浓缩处理。

7、可选地,所述树脂交换柱形成有酸液入口、酸液出口、反洗水入口以及金属液出口,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还形成有酸液处理流路以及金属液处理流路,所述供水流路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供酸液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酸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出口,所述金属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金属液出口,所述热处理器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内形成有两个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道段和第二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处在所述供水流路上,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处在所述供酸液流路上,在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邻近所述酸液入口设置,在所述供水流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且邻近所述反洗水入口设置,所述供水流路还包括第一供水短接支路,所述供酸液流路还包括第一供液短接支路,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连通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供水短接支路以及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三个连通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供液短接支路以及所述酸液入口;

8、所述采用热处理器对所述供酸液流路和/或所述供水流路上的酸液进行调温处理,包括:

9、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实际温度值;

10、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二实际温度值;

11、选取所述第一实际温度值和所述第二实际温度值中较大的一个为对象实际温度值;

12、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供水短接支路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并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供液短接支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

13、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至少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动作,以对流经所述酸液入口的酸液降温处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14、可选地,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槽,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还包括均连通所述过渡槽的槽入液干路和槽出液干路,所述槽出液干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槽入液干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槽出液干路上;

15、所述热处理器还包括冷媒降温系统,所述冷媒降温系统上形成有冷媒循环流路,在所述冷媒循环流路上设有压缩机、节流装置和蒸发芯管,所述蒸发芯管环绕所述过渡槽设置;

16、所述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至少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动作,以对流经所述酸液入口的酸液降温处理,包括:

17、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且小于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并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酸液入口;

18、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四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供水短接支路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并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供液短接支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节流装置工作;

19、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并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酸液入口,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节流装置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且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

20、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并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酸液入口,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节流装置工作,包括:

21、计算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与所述第四预设温度的比值k;

22、在1.5<k≤2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处在第一开度;

23、在1<k≤1.5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处在第二开度;

24、在2<k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节流装置处在第三开度,其中,所述第一开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度,且所述第一开度大于所述第三开度。

25、可选地,所述供酸液流路还包括供酸液干路以及两个过滤流路段,所述供酸液干路通过第三三通阀切换连通两个所述过滤流路段的其中之一,各所述过滤流路段上均设有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在所述供酸液干路上还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26、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多个第一实际压力值,并通过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二实际压力值;

27、选取压力值不为零的所述过滤流路段为第一过滤流路段,另一个为第二过滤流路段,选取所述第一过滤流路段的压力值为对象实际压力值;

28、计算所述对象实际压力值与所述第二实际压力值的压力差值;

29、在所述压力差值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三三通阀切换所述供酸液干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流路段。

3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酸洗槽、树脂交换柱和热处理器,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形成有供酸液流路和供水流路,所述树脂交换柱形成有酸液入口、酸液出口、反洗水入口以及金属液出口,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还形成有酸液处理流路以及金属液处理流路,所述供水流路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供酸液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酸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出口,所述金属液处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基于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酸洗槽、树脂交换柱和热处理器,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形成有供酸液流路和供水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交换柱形成有酸液入口、酸液出口、反洗水入口以及金属液出口,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还形成有酸液处理流路以及金属液处理流路,所述供水流路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供酸液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酸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出口,所述金属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金属液出口,所述热处理器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内形成有两个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道段和第二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处在所述供水流路上,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处在所述供酸液流路上,在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邻近所述酸液入口设置,在所述供水流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且邻近所述反洗水入口设置,所述供水流路还包括第一供水短接支路,所述供酸液流路还包括第一供液短接支路,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连通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供水短接支路以及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三个连通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供液短接支路以及所述酸液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槽,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还包括均连通所述过渡槽的槽入液干路和槽出液干路,所述槽出液干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槽入液干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槽出液干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并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酸液入口,并控制所述压缩机开启,所述节流装置工作,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酸液流路还包括供酸液干路以及两个过滤流路段,所述供酸液干路通过第三三通阀切换连通两个所述过滤流路段的其中之一,各所述过滤流路段上均设有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在所述供酸液干路上还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6.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酸洗槽、树脂交换柱和热处理器,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形成有供酸液流路和供水流路,所述树脂交换柱形成有酸液入口、酸液出口、反洗水入口以及金属液出口,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还形成有酸液处理流路以及金属液处理流路,所述供水流路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供酸液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酸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出口,所述金属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金属液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槽,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还包括均连通所述过渡槽的槽入液干路和槽出液干路,所述槽出液干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槽入液干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槽出液干路上,在所述槽入液干路上还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还形成有回冷酸液流路,所述回冷酸液流路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渡槽,另一端连通所述供酸液流路,且处在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背向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酸液流路还包括供酸液干路以及两个过滤流路段,所述供酸液干路通过第三三通阀切换连通两个所述过滤流路段的其中之一,各所述过滤流路段上均设有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在所述供酸液干路上还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设有第一加压泵;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基于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酸洗槽、树脂交换柱和热处理器,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形成有供酸液流路和供水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交换柱形成有酸液入口、酸液出口、反洗水入口以及金属液出口,在所述污水处理系统上还形成有酸液处理流路以及金属液处理流路,所述供水流路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供酸液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酸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酸液出口,所述金属液处理流路连通所述金属液出口,所述热处理器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内形成有两个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道段和第二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处在所述供水流路上,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处在所述供酸液流路上,在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邻近所述酸液入口设置,在所述供水流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且邻近所述反洗水入口设置,所述供水流路还包括第一供水短接支路,所述供酸液流路还包括第一供液短接支路,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三个连通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供水短接支路以及所述反洗水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三个连通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所述第一供液短接支路以及所述酸液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槽,所述供酸液流路上还包括均连通所述过渡槽的槽入液干路和槽出液干路,所述槽出液干路连通所述酸液入口,所述槽入液干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槽出液干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对象实际温度值大于第四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反洗水入口,并控制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段连通所述酸液入口,并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锋黄秋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浪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