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33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技术涉及水利护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包括硬质护岸和生态护岸,所述生态护岸连接于硬质护岸的上端,所述硬质护岸包括防护段和连接于防护段下端的齿墙,所述生态护岸与硬质护岸的上端之间设有加固基础,所述生态护岸包括外层的生态层和底层的防护层,所述生态层包括若干个植草式生态框和排水块,所述排水块与植草式生态框接触设置,排水块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在常水位以及风浪爬高以下采用硬质护岸的结构形式,可有效的保护岸坡免受水流、风浪冲刷侵蚀、水位变动的影响;常水位以上采用生态护岸形式,兼顾护岸的防冲刷功能和生态景观效果,提高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护坡,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天然河道凹岸、跨河建筑物所在河段及穿堤建筑物取水口两侧等迎受水流冲刷严重的部位,需设置坡面防护设施。目前常用坡面防护措施为采用浆砌石、预制混凝土联锁砖、现浇混凝土板等硬质材料自坡脚护至岸顶,硬质护坡可有效地保护岸坡免受水流、风浪冲刷侵蚀、水位变动及降雨影响,维持岸坡的稳定。

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河道对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河道沿线居民区附近坡面防护设施除满足防冲刷功能外,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常用的硬质护坡景观协调性较差,特别是河道常水位以上护坡,没有景观性,对周边景观影响较大。

3、因此,设计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加强对河道沿线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包括硬质护岸和生态护岸,所述生态护岸连接于硬质护岸的上端,所述硬质护岸包括防护段和连接于防护段下端的齿墙,所述生态护岸与硬质护岸的上端之间设有加固基础,所述生态护岸包括外层的生态层和底层的防护层,所述生态层包括若干个植草式生态框和排水块,所述排水块与植草式生态框接触设置,排水块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

3、作为优化,所述防护段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贴合连接的砂垫层、土工布a层、碎石垫层和m10浆砌块石层,所述m10浆砌块石层的外侧面与加固基础的外侧面齐平。

4、作为优化,防护段的上端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承托段,所述加固基础设置于承托段上,加固基础的上部凹陷形成限位凹槽,生态护岸的下端与限位凹槽嵌合。

5、作为优化,所述防护层为土工布b层,相邻两个植草式生态框之间卡接,植草式生态框的下部收拢形成排水斜面,相邻四个植草式生态框的排水斜面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块可拆卸连接于排水槽内部,所述排水块的高度大于植草式生态框的厚度。

6、作为优化,所述植草式生态框的上部凹陷形成第一限位槽,植草式生态框的下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凸块,植草式生态框的两侧凹陷形成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植草式生态框的顶部之间形成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容纳相邻植草式生态框的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容纳相邻植草式生态框的第一限位凸块。

7、作为优化,所述齿墙的埋置深度大于冲刷深度。

8、作为优化,所述排水斜面的上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槽内部贯通,排水口内部设有排水滤网,所述排水块的内部设有排水腔,排水块的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排水口相对设置,排水腔与排水管连接。

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0、在常水位以及风浪爬高以下采用硬质护岸的结构形式,可有效的保护岸坡免受水流、风浪冲刷侵蚀、水位变动的影响;常水位以上采用生态护岸形式,兼顾护岸的防冲刷功能和生态景观效果,提高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

11、生态护岸上设置相互嵌合连接的植草式生态框,方便种植各类植物,当降水量较大时,植草式生态框内部的水可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槽内部,通过排水块和排水管排入河道内部,减轻降水对生态护岸的冲刷;

12、本申请尤其适用于河道沿线居民区附近天然河道凹岸、跨河建筑物所在河段及穿堤建筑物取水口两侧等迎受水流冲刷严重、且河道景观要求较高的河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包括硬质护岸和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岸连接于硬质护岸的上端,所述硬质护岸包括防护段和连接于防护段下端的齿墙(1),所述生态护岸与硬质护岸的上端之间设有加固基础(2),所述生态护岸包括外层的生态层和底层的防护层(3),所述生态层包括若干个植草式生态框(4)和排水块(5),所述排水块(5)与植草式生态框(4)接触设置,排水块(5)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段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贴合连接的砂垫层(7)、土工布A层(8)、碎石垫层(9)和M10浆砌块石层(10),所述M10浆砌块石层(10)的外侧面与加固基础(2)的外侧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段的上端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承托段(11),所述加固基础(2)设置于承托段(11)上,加固基础(2)的上部凹陷形成限位凹槽,生态护岸的下端与限位凹槽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3)为土工布B层,相邻两个植草式生态框(4)之间卡接,植草式生态框(4)的下部收拢形成排水斜面(12),相邻四个植草式生态框(4)的排水斜面(12)之间形成排水槽,排水块(5)可拆卸连接于排水槽内部,所述排水块(5)的高度大于植草式生态框(4)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式生态框(4)的上部凹陷形成第一限位槽(13),植草式生态框(4)的下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一限位凸块(14),植草式生态框(4)的两侧凹陷形成第二限位槽(15),第二限位槽(15)与植草式生态框(4)的顶部之间形成第二限位凸块(16),所述第二限位槽(15)用于容纳相邻植草式生态框(4)的第二限位凸块(16),所述第一限位槽(13)用于容纳相邻植草式生态框(4)的第一限位凸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墙(1)的埋置深度大于冲刷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斜面(12)的上部设有排水口(17),所述排水口(17)与排水槽内部贯通,排水口(17)内部设有排水滤网,所述排水块(5)的内部设有排水腔,排水块(5)的上部设有进水口(18),进水口(18)与排水口(17)相对设置,排水腔与排水管(6)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包括硬质护岸和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岸连接于硬质护岸的上端,所述硬质护岸包括防护段和连接于防护段下端的齿墙(1),所述生态护岸与硬质护岸的上端之间设有加固基础(2),所述生态护岸包括外层的生态层和底层的防护层(3),所述生态层包括若干个植草式生态框(4)和排水块(5),所述排水块(5)与植草式生态框(4)接触设置,排水块(5)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段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贴合连接的砂垫层(7)、土工布a层(8)、碎石垫层(9)和m10浆砌块石层(10),所述m10浆砌块石层(10)的外侧面与加固基础(2)的外侧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段的上端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承托段(11),所述加固基础(2)设置于承托段(11)上,加固基础(2)的上部凹陷形成限位凹槽,生态护岸的下端与限位凹槽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护坡与生态护坡结合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3)为土工布b层,相邻两个植草式生态框(4)之间卡接,植草式生态框(4)的下部收拢形成排水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坤贾利青李四静杨轶群万会张晓云邓晓川李杨李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