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29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包括主机、上输送管和下输送管,所述上输送管固定连接于主机后侧的顶部,所述下输送管固定连接于主架后侧的底部,所述上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通过设置安装板、连接板、支撑组件、壳体和定位组件的配合使用,向后按压控位杆,带动横杆向后移动,横杆带动控位柱向后移动,控位柱带动两侧控位件向着相对的方向移动,控位件带动定位插杆脱离定位插槽的内腔,解决了现有管链输送机的输送管道通常较长,在输送矿石等较重且颗粒较多的物体时,输送管道会产生震动,长久的震动易对输送管道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链输送机,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


技术介绍

1、管链输送机是一种输送粉状、小颗粒状及小块状等散状物料的连续输送设备,可以水平、倾斜和垂直组合输送,一般用于精细化工、农药矿石、建筑材料、食品工业等,管链输送机通常设置有较长的输送管道,在输送矿石等较重且颗粒较多的物体时,输送管道会产生震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管链输送机的输送管道通常较长,在输送矿石等较重且颗粒较多的物体时,输送管道会产生震动,长久的震动易对输送管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具备可对较长的输送管道进行支撑,对其进行减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管链输送机的输送管道通常较长,在输送矿石等较重且颗粒较多的物体时,输送管道会产生震动,长久的震动易对输送管道造成损坏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包括主机、上输送管和下输送管,所述上输送管固定连接于主机后侧的顶部,所述下输送管固定连接于主机后侧的底部,所述上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和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顶部的两侧,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两侧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插杆配合使用的定位插槽。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两个定位插杆,两个所述定位插杆分别套设于限位杆的表面,所述定位插杆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位件,所述控位件的底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位柱,所述横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位杆。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的后侧均穿过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的后侧。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于下输送管的顶部。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穿过支撑板与安装板并延伸至安装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两侧所述定位插杆相反的一侧分别穿过壳体的两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控位柱靠近控位件内壁的一侧与控位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控位杆的前侧穿过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定位插杆靠近定位插槽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插槽的内壁相接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连接板、支撑组件、壳体和定位组件的配合使用,向后按压控位杆,带动横杆向后移动,横杆带动控位柱向后移动,控位柱带动两侧控位件向着相对的方向移动,控位件带动定位插杆脱离定位插槽的内腔,解决了现有管链输送机的输送管道通常较长,在输送矿石等较重且颗粒较多的物体时,输送管道会产生震动,长久的震动易对输送管道造成损坏的问题。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对较长的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进行辅助支撑,并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对其进行减震,防止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因震动而损坏。

12、3、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组件,能够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取消对减震弹簧的使用,仅对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进行辅助支撑。

13、4、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对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之间进行连接,方便对两者同时进行支撑。

14、5、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能够对支撑组件与定位组件进行安装。

15、6、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杆,能够对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的辅助支撑起到主要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板,能够对减震弹簧的底部进行位置的固定,通过设置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机械设备的震动能量,减小因震动对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造成的损坏。

16、7、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插杆,能够配合定位插槽使用,当定位插杆进入定位插槽的内腔后,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取消对减震弹簧的使用,仅对上输送管与下输送管进行辅助支撑,通过设置控位柱,能够带动控位件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控位件,能够带动定位插杆进行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对定位插杆在壳体内腔中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通过设置控位杆,能够带动横杆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横杆,能够带动控位柱进行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包括主机(1)、上输送管(2)和下输送管(3),所述上输送管(2)固定连接于主机(1)后侧的顶部,所述下输送管(3)固定连接于主机(1)后侧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管(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安装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6),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底板(601)和两个支撑杆(602),两个所述支撑杆(602)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601)顶部的两侧,所述支撑杆(602)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603),所述底板(60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604),两侧所述支撑杆(60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插杆(802)配合使用的定位插槽(6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8)包括限位杆(801)和两个定位插杆(802),两个所述定位插杆(802)分别套设于限位杆(801)的表面,所述定位插杆(802)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位件(803),所述控位件(803)的底部设置有横杆(804),所述横杆(8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位柱(805),所述横杆(80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位杆(8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管(2)与下输送管(3)的后侧均穿过连接板(5)并延伸至连接板(5)的后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设置于下输送管(3)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02)的顶部穿过支撑板(604)与安装板(4)并延伸至安装板(4)的顶部,所述支撑杆(602)与支撑板(60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603)的底部与支撑板(6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603)的顶部与安装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定位插杆(802)相反的一侧分别穿过壳体(7)的两侧并延伸至壳体(7)的外侧,所述控位柱(805)靠近控位件(803)内壁的一侧与控位件(803)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控位杆(806)的前侧穿过壳体(7)并延伸至壳体(7)的外侧,所述定位插杆(802)靠近定位插槽(605)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插槽(605)的内壁相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包括主机(1)、上输送管(2)和下输送管(3),所述上输送管(2)固定连接于主机(1)后侧的顶部,所述下输送管(3)固定连接于主机(1)后侧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管(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安装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6),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底板(601)和两个支撑杆(602),两个所述支撑杆(602)分别固定连接于底板(601)顶部的两侧,所述支撑杆(602)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603),所述底板(60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604),两侧所述支撑杆(60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插杆(802)配合使用的定位插槽(6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结构的管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8)包括限位杆(801)和两个定位插杆(802),两个所述定位插杆(802)分别套设于限位杆(801)的表面,所述定位插杆(802)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位件(803),所述控位件(803)的底部设置有横杆(80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龙生孙文峰韩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意德机械科技安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