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片材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23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云母片材贴合机,其包括:机架、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吸盘模组、贴合模组和推移模组。第一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容置云母片材;第二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吸盘模组能够在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上方往复运动,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从所述第一平台运送至第二平台;贴合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所述贴合模组上设置有贴合胶带,所述贴合模组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与所述贴合胶带贴合;推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从所述第二平台移送至所述贴合模组。该云母片材贴合机可以实现云母片材的自动贴合,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云母片材的贴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贴合设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云母片材贴合机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动力电池被广泛运用。但是动力电池被刺穿后容易自燃的风险,从而如何做好动力电池的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云母片材由于其较低的成本及较高的硬度,可以用于动力电池表面以保护动力电池。为了方便加工,云母片材通常以云母片卷材的形式使用。云母片卷材由云母片材和胶带贴合之后再卷绕而成。现有的云母片卷材通常由人工将云母片材依次贴合到胶带上,再将卷绕成云母片卷材。该制备方法效率低,人工贴合的效果差,容易存在未充分贴合的部位。

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母片材贴合机,其可以实现云母片材的自动贴合,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云母片材的贴合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母片材贴合机,其包括:机架、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吸盘模组、贴合模组和推移模组。第一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容置云母片材;第二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吸盘模组能够在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上方往复运动,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从所述第一平台运送至第二平台;贴合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所述贴合模组上设置有贴合胶带,所述贴合模组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与所述贴合胶带贴合;推移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从所述第二平台移送至所述贴合模组。

3、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模组包括:基座、第一压紧辊组、第二压紧辊组和胶带辊组。基座与所述机架连接且沿所述云母片材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第一压紧辊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沿所述云母片材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第二压紧辊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沿所述云母片材的移动方向设置于第一压紧辊组的一侧;胶带辊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辊组和第二压紧辊组的上方,所述贴合胶带套设在所述胶带辊组上用于向所述第一压紧辊组传送所述贴合胶带;其中所述贴合胶带依次经过所述胶带辊组、第一压紧辊组和第二压紧辊组,所述云母片材和所述贴合胶带在所述第一压紧辊组和第二压紧辊组内被压紧贴合。

4、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紧辊组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留有供所述贴合胶带和所述云母片材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辊轮相对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辊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辊轮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间隙的大小。

5、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紧辊组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所述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之间留有供所述贴合胶带和所述云母片材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三辊轮相对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辊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三辊轮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之间间隙的大小。

6、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轮转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三辊轮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其一端与所述第三辊轮转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辊轮与所述第四辊轮之间的距离。

7、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卷料轴,所述卷料轴沿所述云母片材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辊组的一侧,用于卷绕与所述贴合胶带贴合后的云母片材。

8、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带辊组包括:出料辊和回收辊。出料辊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紧辊组的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一压紧辊组输送贴合胶带;回收辊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辊组的上方,用于回收所述贴合胶带的离型纸。

9、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盘模组包括:第一导轨和吸盘组件。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上方,且沿所述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的宽度方向延伸;吸盘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机架上下移动;且所述吸盘组件沿所述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从所述第一平台移动至第二平台。

10、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盘组件包括:承载杆和多个吸盘组。承载杆沿所述第一平台或第二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多个吸盘组沿所述承载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承载杆上,每个吸盘组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承载杆两侧的吸盘。

11、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平台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沿所述第二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移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移动槽往复运动,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从所述第二平台推移至所述贴合模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通过设置贴合模组、吸盘模组、贴合模组和推移组件,能够实现云母片材和贴合胶带的自动贴合,无需人工操作,从而提高了云母片材和贴合胶带的贴合效率。其次,吸盘模组能够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移动来移动云母片材,也无需人工移动。此外,贴合模组设置有第一压紧辊组和第二压紧辊组能保证云母片材和贴合胶带被紧密贴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模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辊组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留有供所述贴合胶带和所述云母片材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辊轮相对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辊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辊轮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间隙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辊组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所述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之间留有供所述贴合胶带和所述云母片材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三辊轮相对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辊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三辊轮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之间间隙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轮转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三辊轮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其一端与所述第三辊轮转动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辊轮与所述第四辊轮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卷料轴,所述卷料轴沿所述云母片材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紧辊组的一侧,用于卷绕与所述贴合胶带贴合后的云母片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辊组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模组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沿所述第二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移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槽内且能够沿所述移动槽往复运动,用于将所述云母片材从所述第二平台推移至所述贴合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模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辊组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留有供所述贴合胶带和所述云母片材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辊轮相对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辊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辊轮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间隙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辊组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所述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之间留有供所述贴合胶带和所述云母片材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三辊轮相对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辊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三辊轮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辊轮和第四辊轮之间间隙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母片材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轮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优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