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159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包括侧模板、预应力管道、锚垫板和套筒,锚垫板呈喇叭形,侧模板设有四个且依次首尾相接并围合形成注浆室,预应力管道设置在注浆室内且其两端分别与锚垫板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且锚垫板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注浆孔,套筒的外径与锚垫板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匹配,套筒的一端内壁设有与锚垫板相匹配的连接件,且连接件上设有与注浆孔相匹配的通孔,连接件用于与锚垫板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且使通孔对准注浆孔,套筒远离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侧模板内壁,能完成盖梁的一次浇注成型,节约施工成本;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保证后浇槽口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桥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需要更宽的道路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然而道路的扩宽会收到建筑物的影响,只有通过高架桥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政的桥梁工程多采用悬臂式预应力盖梁建设高架桥,一方面能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提升桥下地面通行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保证桥面能够提供足够的行车宽度,

2、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施工工艺步骤包括:搭设平台、安装盖梁底模、安装钢筋骨架、安装盖梁侧模、砼浇注及养护、张拉封锚、拆除支架及模板、张拉槽口浇筑及养生。

3、张拉槽口和盖梁的浇筑进行分次浇筑而成,且传统浇筑张拉槽口采用竹胶板人工制作底板和侧板,不仅费时费工,而且模板固定和拆除都特别困难,导致张拉槽口的浇筑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不便,且不易保证后浇槽口施工质量。

4、因此需要采用一种辅助设备解决在分阶段张拉的同时保证盖梁一次浇筑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

2、一种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包括侧模板、预应力管道、锚垫板和套筒,所述锚垫板呈喇叭形,所述侧模板设有四个且依次首尾相接并围合形成注浆室,所述预应力管道设置在所述注浆室内且其两端分别与锚垫板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锚垫板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注浆孔,所述套筒的外径与所述锚垫板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匹配,所述套筒的一端内壁设有与所述锚垫板相匹配的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注浆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锚垫板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且使所述通孔对准所述注浆孔,所述套筒远离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侧模板内壁。

3、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件为法兰,所述锚垫板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法兰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预留孔,螺栓穿过预留孔并旋合在螺纹孔上。

4、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留孔为以所述连接件的中部为中心分布的弧形孔。

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与锚垫板之间填充有填缝剂。

6、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套筒与所述侧模板之间填充有填缝剂。

7、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填缝剂为泡沫胶。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所述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能完成盖梁的一次浇注成型,避免了二次浇筑预应力张拉槽口,无需二次搭设支架、支设模板,有利于节约工期,减少人工、模板支架、机械设备的二次投入,节约施工成本;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保证后浇槽口施工质量。

9、由于盖梁两端为斜面,可使所述套筒的长度贯穿并伸出端头的两个侧模板,完成盖梁的浇筑和养护后并拆除所有侧模板后,可对伸出盖梁端头的套筒进行切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模板(10)、预应力管道(20)、锚垫板(30)和套筒(40),所述锚垫板(30)呈喇叭形,所述侧模板(10)设有四个且依次首尾相接并围合形成注浆室,所述预应力管道(20)设置在所述注浆室内且其两端分别与锚垫板(30)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锚垫板(30)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注浆孔(301),所述套筒(40)的外径与所述锚垫板(30)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匹配,所述套筒(40)的一端内壁设有与所述锚垫板(30)相匹配的连接件(50),且所述连接件(50)上设有与所述注浆孔(301)相匹配的通孔(501),所述连接件(50)用于与所述锚垫板(30)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且使所述通孔(501)对准所述注浆孔(301),所述套筒(40)远离连接件(50)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侧模板(10)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0)为法兰,所述锚垫板(30)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螺纹孔(302),所述法兰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302)相匹配的预留孔(502),螺栓(60)穿过预留孔(502)并旋合在螺纹孔(3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502)为以所述连接件(50)的中部为中心分布的弧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与锚垫板(30)之间填充有填缝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与所述侧模板(10)之间填充有填缝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缝剂为泡沫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悬臂式预应力盖梁的一次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模板(10)、预应力管道(20)、锚垫板(30)和套筒(40),所述锚垫板(30)呈喇叭形,所述侧模板(10)设有四个且依次首尾相接并围合形成注浆室,所述预应力管道(20)设置在所述注浆室内且其两端分别与锚垫板(30)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且所述锚垫板(30)直径较大的一端设有注浆孔(301),所述套筒(40)的外径与所述锚垫板(30)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匹配,所述套筒(40)的一端内壁设有与所述锚垫板(30)相匹配的连接件(50),且所述连接件(50)上设有与所述注浆孔(301)相匹配的通孔(501),所述连接件(50)用于与所述锚垫板(30)直径较大的一端连接且使所述通孔(501)对准所述注浆孔(301),所述套筒(40)远离连接件(50)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侧模板(10)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彪贾保正冷凯凯李俊胡鹏何颜昕卢雪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