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14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包括位于机房下方的地下冷池,所述地下冷池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的输出端导通于冷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内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流线导风块,所述流线导风块具有流线导风面,所述流线导风块中间厚而两端薄,使所述流线导风面的截面线形呈现为从低到高再到低;所述送风通道内还设有最速导风块,所述最速导风块设置在所述冷通道下方,所述最速导风块具有最速导风面。本技术将传统数据中心的下送风冷池均压现象进行改动成为非均压现象,即将区域内的均压的风量块进行切割,风压互补作用下使得在提供的总动能(即总风压)不变的情况下,冷通道进风处区域的风速(即风量块)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冷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数据中心采取下送风方式的业务机房的冷池多采取无任何风向调节措施的冷池,理想状态下可以使冷池成为达到机房冷池各处的风压一致的状态(静压箱状态)。当前数据中心冷池达到理想状态后,因为为了维持冷池各处的风压一致的状态,使得冷通道的风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客户不理会冷池原设计而增加了业务量(即增加了热量)的情况下,从而出现因原设计冷量不足而易发生热点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目的在于在机房精密空调送风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因原设计冷量不足导致发生热点风险的概率。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该机房冷池结构设置在机房下方,所述机房内设有若干机柜列,所述机柜列的侧面设置有冷通道;该机房冷池结构包括位于机房下方的地下冷池,所述地下冷池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的输出端导通于所述冷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内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流线导风块,所述流线导风块具有流线导风面,所述流线导风块中间厚而两端薄,使所述流线导风面的截面线形呈现为从低到高再到低;所述送风通道内还设有最速导风块,所述最速导风块设置在所述冷通道下方,所述最速导风块具有最速导风面,所述最速导风面的截面线形为最速曲线。

4、作为所述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地下冷池内设有侧板,所述送风通道形成在两块侧板、地面和机房下方的架空地板之间;一个流线导风块设置在地面上,另一个流线导风块设置在所述架空地板底部。

5、作为所述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冷通道下方设有送风地板,所述最速导风块的顶部对应于所述送风地板的底部。

6、作为所述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位于上方的流线导风块的边沿位置对应于所述送风地板的边沿位置,位于下方的流线导风块的边沿位置对应于所述最速导风块的最速导风面的边沿位置。

7、作为所述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流线导风面的截面线形为半个水滴形曲线。

8、作为所述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送风通道对应设置于所述机柜列的下方;所述冷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机柜列,所述冷通道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最速导风块,两列机柜列下方的两条送风通道共用同一个最速导风块,所述最速导风块上设有两个所述最速导风面。

9、作为所述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地下冷池内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侧板的侧面所对应的地下冷池侧壁上,所述侧板的侧面形成有弧形导风面。

10、作为所述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地下冷池呈方形,所述地下冷池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弧形挡风板。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该机房冷池结构结合应用了伯努利原理、文丘里效应、流线型原理和最速曲线原理,通过所述流线导风块和最速导风块对系统的冷风进行切割分离,将传统数据中心的下送风冷池均压现象进行改动成为非均压现象,即将区域内的均压的风量块进行切割,风压互补作用下使得在提供的总动能(即总风压)不变的情况下,冷通道进风处区域的风速(即风量块)最大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该机房冷池结构设置在机房下方,所述机房内设有若干机柜列,所述机柜列的侧面设置有冷通道;其特征在于,该机房冷池结构包括位于机房下方的地下冷池,所述地下冷池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的输出端导通于所述冷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内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流线导风块,所述流线导风块具有流线导风面,所述流线导风块中间厚而两端薄,使所述流线导风面的截面线形呈现为从低到高再到低;所述送风通道内还设有最速导风块,所述最速导风块设置在所述冷通道下方,所述最速导风块具有最速导风面,所述最速导风面的截面线形为最速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冷池内设有侧板,所述送风通道形成在两块侧板、地面和机房下方的架空地板之间;一个流线导风块设置在地面上,另一个流线导风块设置在所述架空地板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通道下方设有送风地板,所述最速导风块的顶部对应于所述送风地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流线导风块的边沿位置对应于所述送风地板的边沿位置,位于下方的流线导风块的边沿位置对应于所述最速导风块的最速导风面的边沿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线导风面的截面线形为半个水滴形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对应设置于所述机柜列的下方;所述冷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机柜列,所述冷通道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最速导风块,两列机柜列下方的两条送风通道共用同一个最速导风块,所述最速导风块上设有两个所述最速导风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冷池内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侧板的侧面所对应的地下冷池侧壁上,所述侧板的侧面形成有弧形导风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冷池呈方形,所述地下冷池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弧形挡风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该机房冷池结构设置在机房下方,所述机房内设有若干机柜列,所述机柜列的侧面设置有冷通道;其特征在于,该机房冷池结构包括位于机房下方的地下冷池,所述地下冷池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的输出端导通于所述冷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内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流线导风块,所述流线导风块具有流线导风面,所述流线导风块中间厚而两端薄,使所述流线导风面的截面线形呈现为从低到高再到低;所述送风通道内还设有最速导风块,所述最速导风块设置在所述冷通道下方,所述最速导风块具有最速导风面,所述最速导风面的截面线形为最速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冷池内设有侧板,所述送风通道形成在两块侧板、地面和机房下方的架空地板之间;一个流线导风块设置在地面上,另一个流线导风块设置在所述架空地板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数据中心冷通道出风量的机房冷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通道下方设有送风地板,所述最速导风块的顶部对应于所述送风地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海倪征宇虞子雯蔡慧杰陈竞孙楷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