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143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包括,预制混凝土桩本体和大螺母套筒;预制混凝土桩本体端部设有驱动部件插入槽和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驱动部件插入槽用于在预制混凝土桩机械连接时,将驱动部件从预制混凝土桩本体的侧壁插入至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中;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用于在预制混凝土桩机械连接时容纳预紧螺母驱动部和所述驱动部件,使得驱动部件能够驱动预紧螺母旋转。本技术公开了的预制混凝土桩能够驱动机械接头轴向锁紧,有效的消除了插头与预紧螺母的间隙,使采用本技术公开的预制混凝土桩连接时,在受到拉拔力、剪切力或弯曲力作用时,预制混凝土桩连接处也不会开裂并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桩


技术介绍

1、一般的工程桩(预制桩)都为多节桩,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桩端部一般通过机械接头进行桩与桩之间的快速连接。

2、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jgj/t406-2017中第5.1.7条规定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预应力管桩,其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一级;第5.1.8条规定管桩桩身轴心受拉时,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管桩桩身受弯时。处于弱腐蚀环境及以上的管桩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中等、强腐蚀环境及以上的管桩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

3、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中第3.4.4条规定,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等级划分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4、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5、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6、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4.5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4.5条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二a类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且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在本规范表3.4.5条规定中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三a和三b类环境中其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在二b类环境中其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一级和二级裂缝控制等级中均不允许产生裂缝,在二a类环境中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其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制为0.1mm,在一类环境中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其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制为0.2mm。

7、如图10所示为现有的机械接头的第一种结构形式,包括大螺母套筒11、小螺母套筒4、插杆3以及连接件6;插杆一端与小螺母套筒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插头,连接件与大螺母套筒螺纹连接,连接件置于大螺母套筒内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卡片,插头从连接件的一端插入并能够与弹性卡片抵接,实现插杆与连接件的卡接,从而通过该机械接头可以实现两节预制混凝土桩的快速连接,然而,该种机械接头进行预制混凝土桩连接存在以下不足:1、当使用该机械接头进行预制混凝土桩连接时,由于桩端面倾斜等原因会使得插杆存在过插入连接件的情况,当出现插杆过插入连接件的情况时,预制混凝土桩在受拉拔力、剪切力或弯曲力等作用力时会造成桩连接端面处的全部或局部机械接头会产生轴向间隙,进而造成了预制混凝土桩连接处也相应的产生轴向间隙,使得预制混凝土桩机械接头连接处开裂产生裂缝,具体地,如图10所示为插杆的插头过插入连接件的示意图,当插杆过插入连接件中后,弹性卡片的端部与插头的挡面之间会形成轴向间隙△h,从而在外力作用时,预制混凝土桩的连接端面之间也会产生相应的轴线间隙,使其无法达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jgj/t406-2017中第5.1.7条所规定的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预应力管桩,其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一级;第5.1.8条所规定的管桩桩身轴心受拉时,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管桩桩身受弯时。处于弱腐蚀环境及以上的管桩裂缝控制等级为二级,中等、强腐蚀环境及以上的管桩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的要求;2、由于大螺母与连接件之间和小螺母与插杆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也会存在一定的轴向间隙,进而在机械接头受到拉拔力时,螺纹连接的轴向间隙也会造成了预制混凝土桩的连接端面之间产生相应的轴线间隙,进一步增加预制混凝土桩连接处的裂缝大小,使其用于预制混凝土桩连接时无法达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中对裂缝控制的要求;3、如图11所示,使用该机械接头进行预制混凝土桩连接时还存在插杆的插头欠插入连接件的问题,即插杆插入连接件中时,弹性卡片的端部没有进入插杆的环槽中,因此插杆和连接件无法卡接,进而造成桩的连接失败。

8、如图12所示为现有的机械接头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包括大螺母套筒11、小螺母套筒4、插杆3、中间螺母7、弹性件8以及卡片9;插杆一端与小螺母套筒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插头,中间螺母与大螺母套筒螺纹连接,中间螺母置于大螺母的一端设有锥形卡接面,在大螺母的容纳腔内设有弹性件和多个卡片,弹性件将多个卡片抵接在中间螺母的锥形卡接面上,插头从中间螺母的一端插入并能够压缩弹性件,从而使得插头穿过多个卡片围成的空间进行卡片卡接在中间螺母和插头之间,以实现两节预制混凝土桩的快速连接,然而,使用该种机械接头进行预制混凝土桩连接存在以下不足:1、在插杆插入中间螺母的过程中,存在插杆的中心轴线x-x与中间螺母的中心轴线y-y不同轴的状况,因此,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当插杆插入中间螺母的过程中,靠近插杆轴线一侧的卡片先与插头接触,而远离插杆轴线一侧的卡片后与插头接触,下侧的卡片先与插头接触并且在插头的作用下压缩弹簧,上侧的卡片后与插头接触,因此,可能出现如图13所示的一侧的卡片进入插头和中间螺母之间,另一侧的卡片无法进入插头和中间螺母之间;或者,如图14所示的多个卡片与插头和中间螺母的卡接位置不同,进而造成桩连接失败或机械接头的连接强度低,从而在预制混凝土桩在受拉拔力、剪切力或弯曲力等作用力时,机械接头的插杆与卡片之间出现轴向滑移,进而会造成桩连接端面处的全部或局部机械接头会产生轴向间隙,使得预制混凝土桩机械接头连接处开裂产生裂缝;2、当插头插入中间螺母并与卡片卡接后,插头、卡片以及中间螺母之间没有锁紧(在插头与卡片之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当插杆受到受拉拔力、剪切力或弯曲力等作用力时,插杆的插头会对卡片造成挤压,进而造成卡片相对插头产生轴向滑移,从而使得采用该机械接头进行预制混凝土桩连接时,预制混凝土桩在受拉拔力、剪切力或弯曲力等作用力时会造成桩连接端面处的全部或局部机械接头会产生轴向间隙,进而造成了预制混凝土桩连接处也相应的产生轴向间隙,使得预制混凝土桩机械接头连接处开裂产生裂缝;3、如图14所示,由于卡片与插头的卡接面均为锥形圆柱形面,由于卡片与插头的卡接位置不确定,因此,在卡片与插头卡接时,卡片的卡接面和插头的卡接面不会完全配合。如图15所示,图中q1至q5曲线表示插头的卡接面不同位置处的截面半径曲线,图中j曲线表示卡片的某一位置处的截面半径曲线,如图中所示,当j曲线处于q1位置时,j曲线与q1完全贴合,当j曲线处于q2至q5时,j曲线与q曲线的间隙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卡片处于插头的不同位置时,卡片与插头的卡接状态不同,即不能保证卡片的卡接面与插头的卡接面完全贴合。也就是说卡片与插头之间是线接触,当机械接头受到拉拔力、剪切力或弯曲力等作用力时,卡片与插头之间会产生轴向滑移或者卡片会部分嵌入至插头中(或卡片会受力产生形变)进而造成机械接头产生轴向间隙,也就是使用该种机械接头进行预制混凝土桩连接在受到拉拔力、剪切力或弯曲力等作用力时,预制混凝土桩的连接端面之间也会产生相应的轴线间隙,使得预制混凝土桩机械接头连接处开裂产生裂缝;4、由于大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桩本体和大螺母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插入槽的宽度与所述驱动部件的直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驱动部件插入槽远离预紧螺母的一边与所述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和所述驱动部件插入槽设置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桩本体设有所述大螺母套筒的一端;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筋和小螺母套筒,所述主筋设置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桩本体内,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大螺母套筒和小螺母套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桩为方桩、管桩、竹节桩、异型桩、空心桩或实心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桩本体和大螺母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插入槽的宽度与所述驱动部件的直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驱动部件插入槽远离预紧螺母的一边与所述预紧螺母驱动部容纳槽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梦尧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捷固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