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03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公开了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此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有下连通管,下连通管与下并联管连接,下并联管上连接有多个并联分布的下换热管,多个下换热管均与蒸汽管连接,蒸汽管的一端延伸至汽水分离器内部并处于液面之上,汽水分离器的顶部连接有上连通管,区别于现有技术,克服了热管真空逐渐老化以至失效的致命点,在保留热管换热器具有的高效传热的同时,即使泄露也可通过补水阀及时自控补水,传热也不会失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壁温可始终动态跟踪在酸露点之上,排烟温度可以降到很低,不会产生结露性堵灰,具有节能,安装灵活性高,适应空间范围广,且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为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相变换热技术就是在锅炉尾部烟道安装一台整体热管是换热器,在换热器内部注入一定的介质,介质在吸收烟气的热量,发生相变,由液态变为汽态,通过上升管道将饱和蒸汽送至汽包的壳程,跟壳程的水进行换热,换热之后,饱和蒸汽又从汽态变为液态,通过下降管道又流到烟道内部的换热器中,就这样靠重力密闭的自然循环,介质吸收烟气的热量发生一次相变,在汽包内释放潜热传递给被加热的介质再次发生相变,通过这样不断的相变将热量传递的技术就是相变换热技术。

2、目前,现有的换热器大多数采用热管换热器,但热管换热器还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热管各单管生产过程中的制造差异,容易产生不凝气体,只要其中部分热管的不凝气超出许可极限,热管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就会下降,加之真空泄漏无法补救,热管换热器必将容易失效;2、为避免酸露腐蚀的壁温出现,排烟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的一倍以上,不能降太低;3、容易产生结露性堵灰;4、热管最低壁面温度与被加热流体的入口温度有关,无法做到在相当大幅度内进行节能;5、可靠性差,容易失效,故维护成本高,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包括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有下连通管,下连通管与下并联管连接,下并联管上连接有多个并联分布的下换热管,多个下换热管均与蒸汽管连接,蒸汽管的一端延伸至汽水分离器内部并处于液面之上,汽水分离器的顶部连接有上连通管,上连通管与上并联管连接,上并联管上连接有多个并联分布的上换热管,多个上换热管均与回流管连接,回流管与汽水分离器内部连接。

3、作为优选,所述下并联管和上并联管上分别安装有补水阀和排汽阀。

4、作为优选,所述下连通管的外侧安装有节流阀。

5、作为优选,所述汽水分离器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蒸汽温度的温度计。

6、作为优选,所述汽水分离器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蒸汽压力的气压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由于在正压下工作,通过排汽阀可及时排放不凝气体,克服了热管真空逐渐老化以至失效的致命点,在保留热管换热器具有的高效传热的同时,即使泄露也可通过补水阀及时自控补水,传热也不会失效,从而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9、2、通过调整智能恒温相变换热器热端冷凝速率,即连续调节吸收热端热量的冷却风量,使得智能恒温相变换热器并联的所有管壁内工质的饱和水压力得到改变,从而影响了饱和水温度,随着煤种中硫份和水份的变化,排烟露点是变化的,连续调节吸收热端热量的冷却风量,使壁温始终动态跟踪在酸露点之上,排烟温度可以降到很低;

10、3、智能恒温相变换热器由多根并联的密闭管排束整体构件组成,最低壁面温度整体均匀,可控可调,能够始终控制在酸露点温度以上,从机理上根本解决设备腐蚀,同时由于最低壁面温度在酸露点温度以上,所以不会产生结露性堵灰;

11、4、最低壁面温度可跟踪负荷及燃料变化可控可调,与被加热流体的入口温度无关,节能量很大;

12、5、智能恒温相变换热器为分体式结构,增加了安装的灵活性,适应空间范围广,且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水分离器(1),所述汽水分离器(1)的底部连接有下连通管(2),下连通管(2)与下并联管(3)连接,下并联管(3)上连接有多个并联分布的下换热管(4),多个下换热管(4)均与蒸汽管(5)连接,蒸汽管(5)的一端延伸至汽水分离器(1)内部并处于液面之上,汽水分离器(1)的顶部连接有上连通管(6),上连通管(6)与上并联管(7)连接,上并联管(7)上连接有多个并联分布的上换热管(8),多个上换热管(8)均与回流管(9)连接,回流管(9)与汽水分离器(1)内部连接,所述汽水分离器(1)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蒸汽温度的温度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并联管(3)和上并联管(7)上分别安装有补水阀(10)和排汽阀(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通管(2)的外侧安装有节流阀(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离器(1)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蒸汽压力的气压表(14)。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恒温两相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水分离器(1),所述汽水分离器(1)的底部连接有下连通管(2),下连通管(2)与下并联管(3)连接,下并联管(3)上连接有多个并联分布的下换热管(4),多个下换热管(4)均与蒸汽管(5)连接,蒸汽管(5)的一端延伸至汽水分离器(1)内部并处于液面之上,汽水分离器(1)的顶部连接有上连通管(6),上连通管(6)与上并联管(7)连接,上并联管(7)上连接有多个并联分布的上换热管(8),多个上换热管(8)均与回流管(9)连接,回流管(9)与汽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赛王金山窦中涛吴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首力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