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991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20‑40份,漏芦5‑15份,通草5‑15份,金银花8‑22份、连翘8‑22份,赤芍5‑15份、丹皮5‑15份,青橘叶8‑22份,蒲公英20‑40份,鹿角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少因抗生素治疗手段带来的耐药性及抗生素残留等问题;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治愈率高,药物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通乳散瘀、清热消肿、疏肝散结为组方原则,具有显著杀菌解毒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各种类型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奶或慢性牛乳房炎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利于改善奶牛产奶品质,提高产奶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入及化学、物理损伤所致。乳房炎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难的疾病,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常见于高产母牛泌乳时初期或产乳量较高时期,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奶牛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高达40-65%,其中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2-3%,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8-62%,此病使产奶量降低,还会降低牛奶的营养成分和品质,影响人体健康。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临床型的症状为:乳区发热、肿痛,泌乳量减少,乳清性状发生改变,细菌数增多、体细胞增加,重者并发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隐性乳房炎,指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乳汁导电率、体细胞数、ph值等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用理化方法才能检出的乳房炎。由于隐性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通过体细胞、产奶量及质量检测才能检出,且奶牛患病率比临床型高得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进一步播散,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临床型,实际损失比临床型高得多。

2、乳房炎作为乳腺的一种炎症,它的发生是致病菌、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乳房炎主要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有球菌、杆菌、霉形体和病毒,共达15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主要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大肠杆菌类等。次要病原菌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牛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等。几十年来世界各地把抗生素列入治疗乳房炎的首选药物,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耐药菌株增加,内分泌功能紊乱、抗生素残留和兽药残留超标等,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由于引发乳房炎的致病因素较多,致病病原类型交杂,至今还没取得突破性方法来控制乳房炎。因此,研制可防治奶牛乳房炎且不会导致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有效药物是当前奶牛业的迫切需要;同时广大消费者对牛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出无抗奶、无残留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治愈率高,药物无残留,无毒副作用;具有显著杀菌解毒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各种类型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利于改善奶牛产奶品质,提高产奶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3、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20-40份,漏芦5-15份,通草5-15份,金银花8-22份、连翘8-22份,赤芍5-15份、丹皮5-15份,青橘叶8-22份,蒲公英20-40份,鹿角粉5-15份。

4、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25-35份,漏芦6-12份,通草6-12份,金银花10-20份、连翘10-20份,赤芍6-12份、丹皮6-12份,青橘叶10-20份,蒲公英25-35份,鹿角粉6-12份。

5、更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30份,漏芦9份,通草9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赤芍9份、丹皮9份,青橘叶15份,蒲公英30份,鹿角粉9份。

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7、1)将处方量的王不留行、漏芦、通草、金银花、连翘、赤芍、青橘叶、蒲公英药材,加8-15倍的水煎煮提取2-3次,每次30-60分钟,合并煎液,减压浓缩,干燥,粉碎成干膏粉,备用;

8、2)将丹皮和鹿角粉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

9、3)将上述提取干膏粉与丹皮粉碎粉和鹿角粉碎粉混匀,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分装,即得。

10、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所述的颗粒剂在制备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急慢性乳房炎药物中的应用。

11、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的说明:

12、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gypsophila vaccaria(l.)sm.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平。归肝、胃经。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主治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本草纲目》:利小便,出竹木刺。《本经》: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乳,妇人难产。

13、漏芦,为菊科漏芦属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orum(l.)dc.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的功效。主治乳痈肿痛,瘰疬疮毒,乳汁不下,湿痹拘挛。主治:1、乳痈肿痛,瘰疬疮毒:本品苦寒降泄,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又因其能通经下乳,故尤为治乳痈之良药。2、乳汁不下:本品味苦降泄,有良好的通经下乳之功,为产后乳汁不通的常用药。3、湿痹拘挛:本品性善通利,有舒筋通脉活络之功。《本草纲目》:漏芦,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本经》: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

14、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koch的干燥茎髓。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经。功能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主治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神农本草经》: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

15、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甘、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本草正》:其性微寒,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本草求真》:金银花,诸书皆言补虚养血,又言入肺散热,能治恶疮、肠澼、痈疽、痔漏,为外科治毒通行要剂。

16、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性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

17、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味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李东垣:赤芍药破瘀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仲景方中多用之者,以其能定寒热,利小便也。贾所学:赤芍,味苦能泻,带酸入肝,专泻肝火。盖肝藏血,用此清热凉血。以其能主降,善行血滞,调女人之经,消瘀通乳;以其性禀寒,能解热烦,祛内停之湿,利水通便。较白芍味苦重,但能泻而无补。

18、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20-40份,漏芦5-15份,通草5-15份,金银花8-22份、连翘8-22份,赤芍5-15份、丹皮5-15份,青橘叶8-22份,蒲公英20-40份,鹿角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25-35份,漏芦6-12份,通草6-12份,金银花10-20份、连翘10-20份,赤芍6-12份、丹皮6-12份,青橘叶10-20份,蒲公英25-35份,鹿角粉6-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30份,漏芦9份,通草9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赤芍9份、丹皮9份,青橘叶15份,蒲公英30份,鹿角粉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颗粒剂在制备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急慢性乳房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20-40份,漏芦5-15份,通草5-15份,金银花8-22份、连翘8-22份,赤芍5-15份、丹皮5-15份,青橘叶8-22份,蒲公英20-40份,鹿角粉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王不留行25-35份,漏芦6-12份,通草6-12份,金银花10-20份、连翘10-20份,赤芍6-12份、丹皮6-12份,青橘叶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一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