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910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本技术包括上模板,通过上模板下方设有上模座、下模座与下模板,且下模芯块与上模芯槽配合后内部形成产品件,在下模座与下模芯块内开设有斜槽、气路槽与底孔,且斜槽、气路槽与底孔内设有封针、弹簧与堵头,在气路槽连通下模座一侧的气路孔连接高压气管,且高压气管连接到支撑架内,且支撑架两侧设有第一电磁气阀与第二电磁气阀,在支撑架外设有油缸,本技术解决了是在生产时,在封针增加抽真空气道槽,产品下模座底部做密封设计,实现抽真空的目的,成本更低,结构简洁,维护简单方便,通过气阀控制,连通模具和负真空装置后,利用弹簧和气压的平衡原理,实现自动平衡气压封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涉及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进行注塑时,模具内部注塑压力大和填充时间时间比较长,在封型面增加抽真空气道槽,产品分型面做密封设计,实现抽真空的目的,但分型面做密封槽设计密封条件配合精度要求高,对应的加工难度增加,所以现用技术使用密封件密封,开模合模或模具内部结构动作,对密封圈的质量要求严苛,容易损坏,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溢料,极难判断漏气点,维护工作难进行,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真空泵进行预真空,但在一模生产周期中,合模后开始抽真空,在周期中有等待,增大了生产周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设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方压合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下方设有下模板,所述上模座底部内设有上模芯槽,所述下模座上方设有下模芯块,所述下模芯块插设于上模芯槽内,且两者之间设有产品件,所述下模座与下模芯块内依次向下开设有斜槽、气路槽与底孔,且三者连通,所述下模芯块上方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斜槽内设有封针,且封针中部置于气路槽内,所述封针下方设有堵头,且封针中部与堵头上方之间设有弹簧,且堵头置于底孔内,所述下模座一侧内开设有气路孔,且气路孔连通气路槽,所述气路孔另一侧连接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另一端面设有第一电磁气阀,所述第一电磁气阀设于支撑架一端,且支撑架一端另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气阀,同时支撑架一端上方设有数显压力表,所述支撑架另一端设有油缸,且油缸伸缩端插入支撑架内,所述油缸插入段外套设有行程控制块。

4、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上模板下方固定连接上模座,且上模板与上模座内中心开设有注塑口,同时上模板顶部外接控制,所述上模座底部中心开设有上模芯槽,且上模芯槽内连通注塑口,所述上模座底部压合下模座顶部,且上模座底部与下模座上平面紧密贴合。

5、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下模座上平面中间固定连接下模芯块,所述下模芯块插入上模芯槽内,且下模芯块与上模芯槽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下模芯块与上模芯槽内壁之间注塑成产品件。

6、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下模芯块底部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对应产品件内底部中心,同时进气口连通下模座内部,所述下模座底部固定连接下模板上平面,且下模板底部外接控制。

7、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下模座与下模芯块内从上向下依次开设有斜槽、气路槽与底孔,且斜槽、气路槽与底孔连通,同时斜槽与进气口连通,所述底孔底部开口处与下模板上平面紧密贴合。

8、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斜槽内插入封针上部分,且封针底部与进气口之间有缝隙,所述封针一侧开设有气道槽,且气道槽与斜槽下段侧壁之间有间距,所述封针中部外套设固定连接台阶圈块,且台阶圈块置于气路槽内。

9、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封针下部分外套设弹簧,且弹簧顶部固定连接台阶圈块,所述弹簧底部固定连接堵头底部,所述堵头置于底孔内,且堵头下方周侧与底孔内壁圈紧密贴合,所述堵头中部与底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静密封圈,且静密封圈套设于堵头外。

10、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下模座内一侧开设有气路孔,且气路孔一侧连通气路槽,同时气路孔通出下模座侧壁,所述下模座侧壁固定连接高压气管一端,且高压气管连通气路孔,所述高压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磁气阀。

11、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第一电磁气阀固定连接支撑架一端,且支撑架上方固定连接数显压力表,且支撑架一端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磁气阀,且第二电磁气阀与第一电磁气阀对称。

12、在上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中,所述支撑架另一端固定连接油缸,且油缸伸缩段穿入支撑架内,同时油缸伸缩段外套设行程控制块,且行程控制块与支撑架内滑动连接。

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4、本技术通过上模板下方设有上模座,且上模座底部内开设有上模芯槽,同时上模座底部压合到下模座上方,在下模座上方设有下模芯块,且下模芯块与上模芯槽配合后内部形成产品件,在下模座底部设有下模板,在下模座与下模芯块内开设有斜槽、气路槽与底孔,且斜槽、气路槽与底孔内设有封针、弹簧与堵头,同时封针上方一侧设有气道槽,在气路槽连通下模座一侧的气路孔,且气路孔另一侧连接外部高压气管,在高压气管另一端连接到支撑架内,且支撑架两侧设有第一电磁气阀与第二电磁气阀,在支撑架外设有油缸,解决了是在生产时,注塑流动性能低的产品,此真空设计可以降低注塑时压力和减少填充时间都为满足客户特殊需求,在封针增加抽真空气道槽,产品下模座底部做密封设计,实现抽真空的目的,成本更低,结构简洁,维护简单方便,同时本技术提前实现负真空,通过气阀控制,连通模具和负真空装置后,利用弹簧和气压的平衡原理,实现自动平衡气压封料。

15、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包括上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下方设有上模座(2),所述上模座(2)下方压合下模座(3),所述下模座(3)下方设有下模板(4),所述上模座(2)底部内设有上模芯槽(21),所述下模座(3)上方设有下模芯块(31),所述下模芯块(31)插设于上模芯槽(21)内,且两者之间设有产品件(12),所述下模座(3)与下模芯块(31)内依次向下开设有斜槽(34)、气路槽(33)与底孔(32),且三者连通,所述下模芯块(31)上方开设有进气口(13),所述斜槽(34)内设有封针(15),且封针(15)中部置于气路槽(33)内,所述封针(15)下方设有堵头(18),且封针(15)中部与堵头(18)上方之间设有弹簧(17),且堵头(18)置于底孔(32)内,所述下模座(3)一侧内开设有气路孔(14),且气路孔(14)连通气路槽(33),所述气路孔(14)另一侧连接高压气管(8),所述高压气管(8)另一端面设有第一电磁气阀(10),所述第一电磁气阀(10)设于支撑架(7)一端,且支撑架(7)一端另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气阀(11),同时支撑架(7)一端上方设有数显压力表(9),所述支撑架(7)另一端设有油缸(5),且油缸(5)伸缩端插入支撑架(7)内,所述油缸(5)插入段外套设有行程控制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下方固定连接上模座(2),且上模板(1)与上模座(2)内中心开设有注塑口,同时上模板(1)顶部外接控制,所述上模座(2)底部中心开设有上模芯槽(21),且上模芯槽(21)内连通注塑口,所述上模座(2)底部压合下模座(3)顶部,且上模座(2)底部与下模座(3)上平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3)上平面中间固定连接下模芯块(31),所述下模芯块(31)插入上模芯槽(21)内,且下模芯块(31)与上模芯槽(21)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下模芯块(31)与上模芯槽(21)内壁之间注塑成产品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块(31)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3),且进气口(13)对应产品件(12)内底部中心,同时进气口(13)连通下模座(3)内部,所述下模座(3)底部固定连接下模板(4)上平面,且下模板(4)底部外接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3)与下模芯块(31)内从上向下依次开设有斜槽(34)、气路槽(33)与底孔(32),且斜槽(34)、气路槽(33)与底孔(32)连通,同时斜槽(34)与进气口(13)连通,所述底孔(32)底部开口处与下模板(4)上平面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34)内插入封针(15)上部分,且封针(15)底部与进气口(13)之间有缝隙,所述封针(15)一侧开设有气道槽(16),且气道槽(16)与斜槽(34)下段侧壁之间有间距,所述封针(15)中部外套设固定连接台阶圈块,且台阶圈块置于气路槽(3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针(15)下部分外套设弹簧(17),且弹簧(17)顶部固定连接台阶圈块,所述弹簧(17)底部固定连接堵头(18)底部,所述堵头(18)置于底孔(32)内,且堵头(18)下方周侧与底孔(32)内壁圈紧密贴合,所述堵头(18)中部与底孔(3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静密封圈(19),且静密封圈(19)套设于堵头(18)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3)内一侧开设有气路孔(14),且气路孔(14)一侧连通气路槽(33),同时气路孔(14)通出下模座(3)侧壁,所述下模座(3)侧壁固定连接高压气管(8)一端,且高压气管(8)连通气路孔(14),所述高压气管(8)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磁气阀(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气阀(10)固定连接支撑架(7)一端,且支撑架(7)上方固定连接数显压力表(9),且支撑架(7)一端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磁气阀(11),且第二电磁气阀(11)与第一电磁气阀(10)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另一端固定连接油缸(5),且油缸(5)伸缩段穿入支撑架(7)内,同时油缸(5)伸缩段外套设行程控制块(6),且行程控制块(6)与支撑架(7)内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包括上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下方设有上模座(2),所述上模座(2)下方压合下模座(3),所述下模座(3)下方设有下模板(4),所述上模座(2)底部内设有上模芯槽(21),所述下模座(3)上方设有下模芯块(31),所述下模芯块(31)插设于上模芯槽(21)内,且两者之间设有产品件(12),所述下模座(3)与下模芯块(31)内依次向下开设有斜槽(34)、气路槽(33)与底孔(32),且三者连通,所述下模芯块(31)上方开设有进气口(13),所述斜槽(34)内设有封针(15),且封针(15)中部置于气路槽(33)内,所述封针(15)下方设有堵头(18),且封针(15)中部与堵头(18)上方之间设有弹簧(17),且堵头(18)置于底孔(32)内,所述下模座(3)一侧内开设有气路孔(14),且气路孔(14)连通气路槽(33),所述气路孔(14)另一侧连接高压气管(8),所述高压气管(8)另一端面设有第一电磁气阀(10),所述第一电磁气阀(10)设于支撑架(7)一端,且支撑架(7)一端另一侧设有第二电磁气阀(11),同时支撑架(7)一端上方设有数显压力表(9),所述支撑架(7)另一端设有油缸(5),且油缸(5)伸缩端插入支撑架(7)内,所述油缸(5)插入段外套设有行程控制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下方固定连接上模座(2),且上模板(1)与上模座(2)内中心开设有注塑口,同时上模板(1)顶部外接控制,所述上模座(2)底部中心开设有上模芯槽(21),且上模芯槽(21)内连通注塑口,所述上模座(2)底部压合下模座(3)顶部,且上模座(2)底部与下模座(3)上平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3)上平面中间固定连接下模芯块(31),所述下模芯块(31)插入上模芯槽(21)内,且下模芯块(31)与上模芯槽(21)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下模芯块(31)与上模芯槽(21)内壁之间注塑成产品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模具抽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块(31)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3),且进气口(13)对应产品件(12)内底部中心,同时进气口(13)连通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