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89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技术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自动翻身床,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两个活动床板和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床架包括下主梁和两个上主梁,两个上主梁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活动床板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于两个上主梁之间,且两个活动床板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升降驱动机构安装于下主梁,两个活动床板分别与至少一个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其对应连接的活动床板升降。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翻身床,在用户需要翻身时,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对应侧的活动床板上升或下降,从而形成左右高度差,以升降调节的形式使用户被动翻身,实现调整睡姿的功能,保证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翻身床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及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床的选择标准已不仅仅局限于外观和尺寸,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加看重床的功能性,更加青睐具备一定功能的智能床。

2、睡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睡眠质量好,早晨起床会感到精力充沛,做事情效率会很高,反之,则会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工作。而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睡眠姿势有着直接的联系。当用户长期保持左右侧卧或俯卧的姿势时,不仅会影响用户的脸型,还会压迫用户的内部器官,带来健康问题。另外,对于老年人及其它不便于翻身的群体,难以主动调整睡姿。

3、因此,亟需一种自动翻身床,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翻身床,在用户需要翻身时,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对应侧的活动床板上升或下降,从而形成左右高度差,以升降调节的形式使用户被动翻身,实现调整睡姿的功能,保证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安全性更高。

2、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自动翻身床,包括床架、两个活动床板和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床架包括下主梁和两个上主梁,两个所述上主梁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活动床板沿床宽方向并排设置于两个所述上主梁之间,且两个所述活动床板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下主梁,两个所述活动床板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其对应连接的所述活动床板升降。

4、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自动收拉布组件,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设于两个所述活动床板之间,当两个所述活动床板之间形成高度差时,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沿竖直方向展开并遮蔽两个所述活动床板之间的间隙。

5、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包括沿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收卷辊和收拉布,所述第一收卷辊与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床板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收卷辊与其连接的所述活动床板之间设有第一复位扭簧,所述收拉布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床板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扭簧具有带动所述第一收卷辊收卷所述收拉布的趋势。

6、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拉布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床板固定连接;或者

7、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还包括沿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收卷辊,所述第二收卷辊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床板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收卷辊与其连接的所述活动床板之间设有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第二复位扭簧具有带动所述第二收卷辊收卷所述收拉布的趋势。

8、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有四个,所述下主梁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主梁并排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床板的正下方,每个所述下上主梁均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四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均连接其正上方的所述活动床板。

9、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床架还包括床尾架,所述床尾架连接于所述下主梁和所述上主梁靠近床尾的一端,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控制单元盒,所述控制单元盒安装于所述床尾架,所述控制单元盒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10、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两个所述活动床板上均分布有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盒电性连接。

11、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床架还包括床屏,所述床屏连接于所述下主梁和所述上主梁靠近床头的一端,所述床屏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升降导轨,所述活动床板靠近所述床板的一端设有升降导块,所述升降导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升降导轨。

12、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两个护栏,两个所述上主梁上均设有插装孔,两个所述护栏分别插装于两个所述上主梁上的所述插装孔。

13、作为自动翻身床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床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角码,两个所述上主梁的内侧均安装有所述支撑角码,所述支撑角码用于支撑所述活动床板。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技术提供的自动翻身床的下主梁上安装有升降驱动机构,两个上主梁之间设有左右并排的两个活动床板,且两个活动床板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两个活动床板能够相对床架分别单独升降,在用户需要翻身时,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用户需背向一侧的活动床板上升,或者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对应用户需朝向一侧的活动床板下降,从而形成左右高度差,以升降调节的形式使用户被动翻身,实现调整睡姿的功能,保证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并且相对床板翻转的调节形式,升降调节的形式能够避免挤压用户的情况,安全性更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00)、两个活动床板(10)和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30),所述床架(100)包括下主梁(110)和两个上主梁(120),两个所述上主梁(120)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沿床宽方向并排设置于两个所述上主梁(120)之间,且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安装于所述下主梁(110),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其对应连接的所述活动床板(10)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自动收拉布组件(20),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20)设于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当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形成高度差时,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20)沿竖直方向展开并遮蔽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20)包括沿所述床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收卷辊和收拉布,所述第一收卷辊与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床板(1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收卷辊与其连接的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设有第一复位扭簧,所述收拉布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床板(10)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扭簧具有带动所述第一收卷辊收卷所述收拉布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拉布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床板(10)固定连接;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设有四个,所述下主梁(11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主梁(110)并排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的正下方,每个所述下主梁(110)上均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四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的输出端均连接其正上方的所述活动床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00)还包括床尾架(140),所述床尾架(140)连接于所述下主梁(110)和所述上主梁(120)靠近床尾的一端,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控制单元盒(50),所述控制单元盒(50)安装于所述床尾架(140),所述控制单元盒(50)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上均分布有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盒(50)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00)还包括床屏(130),所述床屏(130)连接于所述下主梁(110)和所述上主梁(120)靠近床头的一端,所述床屏(130)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升降导轨,所述活动床板(10)靠近所述床板的一端设有升降导块,所述升降导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升降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两个护栏(40),两个所述上主梁(120)上均设有插装孔(121),两个所述护栏(40)分别插装于两个所述上主梁(120)上的所述插装孔(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00)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角码(150),两个所述上主梁(120)的内侧均安装有所述支撑角码(150),所述支撑角码(150)用于支撑所述活动床板(10)。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00)、两个活动床板(10)和至少两个升降驱动机构(30),所述床架(100)包括下主梁(110)和两个上主梁(120),两个所述上主梁(120)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沿床宽方向并排设置于两个所述上主梁(120)之间,且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均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安装于所述下主梁(110),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其对应连接的所述活动床板(10)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翻身床还包括自动收拉布组件(20),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20)设于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当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形成高度差时,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20)沿竖直方向展开并遮蔽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拉布组件(20)包括沿所述床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收卷辊和收拉布,所述第一收卷辊与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床板(1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收卷辊与其连接的所述活动床板(10)之间设有第一复位扭簧,所述收拉布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床板(10)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扭簧具有带动所述第一收卷辊收卷所述收拉布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拉布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床板(10)固定连接;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30)设有四个,所述下主梁(11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主梁(110)并排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床板(10)的正下方,每个所述下主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慕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