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790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技术公开了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包括依次设在地面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第一导轨分为第一直导轨和与第一直导轨铰接的第一弧导轨,第二导轨分为第二直导轨和与第二直导轨铰接的第二弧导轨,第三导轨分为第三直导轨和与第三直导轨铰接的第三弧导轨,第三弧导轨与第一弧导轨配合,第二弧导轨与第四导轨配合;还包括连接于第二直导轨和第三直导轨的换向杆,换向杆用于移动第二直导轨、第三直导轨,使第二直导轨抵靠第一直导轨或第三直导轨抵靠第四导轨;还包括用于驱动换向杆移动的驱动机构。本技术改善了工程输送轨道数量多,导致工程运输环境杂乱的问题,避免架设更多轨道,实现轨道之间高效快速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运输,具体涉及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大型建筑工程作业过程中,物料的输送或不同工位之间的转移都需要用到轨道运输,轨道是固定方向和路线的行车道,通常由型钢,特别是由工字钢连接而成,路轨上可以走机车、载重车,并且轨道承载量大、运输准确、易控制和管理。但当工程物料需要运到不同位置加工时,为了保持畅通运输的同时避免架设很多轨道,就需要车从一条道转换到另一轨道上运行。

2、如何实现一条轨道与另一条轨道之间的高效快速切换成为工程轨道运输的难题,为了保持轨道运输畅通,目前一般都是设置专用轨道,专用轨道无需切换,但是却大幅度增加了成本,同时轨道数量增加,轨道纵横交错,导致工程运输环境杂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一条轨道与另一条轨道之间的高效快速轨道切换,本申请提供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可以高效准确的实现轨道换向,且运行稳定,安装简便。

2、本申请提供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第一导轨分为第一直导轨和第一弧导轨,第二导轨分为第二直导轨和与第二直导轨铰接的第二弧导轨,第三导轨分为第三直导轨和与第三直导轨铰接的第三弧导轨,第三弧导轨与第一弧导轨配合使用,第二弧导轨与第四导轨配合使用;还包括连接于第二直导轨和第三直导轨的换向杆,换向杆用于移动第二直导轨、第三直导轨,使第二直导轨抵靠于第一直导轨或使第三直导轨抵靠于第四导轨;还包括用于驱动换向杆移动的驱动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依次设置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使得连接于第二直导轨和第三直导轨的换向杆用于移动第二直导轨、第三直导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换向杆使第二直导轨抵靠于第一直导轨或使第三直导轨抵靠于第四导轨,沿着第一弧导轨和第三弧导轨移动至下一工位或者沿着第二弧导轨和第四导轨移动至下一工位。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换向杆之间设有连接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使得换向杆能够平稳的移动第二直导轨和第三直导轨,进而可以实现运输车的换向;连接组件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拆卸气缸和换向杆。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连接的u型连接块,u型连接块上设置有固定孔,u型连接块内设置有卡接块,卡接块上开设有定位孔,u型连接块上设置有同时插入定位孔和固定孔的定位销,所述卡接块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换向杆的端部插入螺纹槽并与卡接块螺纹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气缸伸缩杆和换向杆连接,保证了驱动机构驱动换向杆完成轨道换向。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气动换向阀、空压机和自锁控制箱;气动换向阀连接于气缸,空压机和所述气动换向阀相连,自锁控制箱连接于所述气动换向阀。

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自锁控制箱的自锁按钮控制气动换向阀,气动换向阀上有压缩空气的进口还有两个分别通向气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控制自锁按钮使得气动换向阀始终保持进气或出气,使得气缸保持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保证快速高效的完成轨道换向并稳定运行。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换向杆上于第二直导轨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抵紧第二直导轨;所述换向杆上于第三直导轨两侧也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抵紧第三直导轨。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二直导轨和第三直导轨被固定在换向杆上。保证气缸的伸缩杆在伸出和缩回时,能同时带动第二直导轨和第三直导轨移动,有助于完成轨道换向。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第一直导轨朝向第二直导轨的侧面设有承接块一,承接块一上设置有减压弹簧一,所述减压弹簧一上设置有承托块一;所述第四导轨朝向第三直导轨的侧面设有承接块二,承接块二上设置有减压弹簧二,所述减压弹簧二上设置有承托块二。

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轨道换向过程中,避免第一直导轨和第二直导轨直接碰撞,第二直导轨被驱动靠近第一直导轨或第三直导轨被驱动靠近第四直导轨时,减少轨道磨损,也有效减轻了轨道换向对工程运输物料的震创损坏。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气缸四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抵紧所述气缸。

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固定气缸,保证气缸收缩或伸出时,能有效带动换向杆移动。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限位块外围设置有用于遮盖气缸的防尘罩。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在建筑环境中有效的保护气缸,避免建筑物料落在气缸上,影响气缸伸缩杆正常移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利用自锁控制箱的自锁按钮控制气动换向阀,气动换向阀上有压缩空气的进口还有两个分别通向气缸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控制自锁按钮使得气动换向阀始终保持进气或出气,使得气缸保持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保证轨道换向运行稳定,保证了快速高效的完成轨道换向。

21、2.通过采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以带动换向杆移动,进而利用换向杆带动第二直导轨和第三直导轨移动,从而可以完成轨道的换向操作。保证轨道换向过程中,第二直导轨被驱动靠近第一直导轨或第三直导轨被驱动靠近第四直导轨时,降低第二直导轨直接碰撞第一直导轨或者第三直导轨直接碰撞第四导轨,减少轨道磨损,也有效减轻了轨道换向对工程运输物料的震创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第三导轨(3)和第四导轨(4),第一导轨(1)分为第一直导轨(11)和第一弧导轨(111),第二导轨(2)分为第二直导轨(22)和与第二直导轨(22)铰接的第二弧导轨(222),第三导轨(3)分为第三直导轨(33)和与第三直导轨(33)铰接的第三弧导轨(333),第三弧导轨(333)与第一弧导轨(111)配合使用,第二弧导轨(222)与第四导轨(4)配合使用;还包括连接于第二直导轨(22)和第三直导轨(33)的换向杆(5),所述换向杆(5)用于移动第二直导轨(22)、第三直导轨(33),使第二直导轨(22)抵靠于第一直导轨(11)或使第三直导轨(33)抵靠于第四导轨(4);还包括用于驱动换向杆(5)移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6),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与换向杆(5)之间设有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气缸(6)的伸缩杆连接的U型连接块(7),所述U型连接块(7)上设置有固定孔(77),U型连接块(7)内设置有卡接块(8),所述卡接块(8)上开设有定位孔(88),所述U型连接块(7)上设置有同时插入定位孔(88)和固定孔(77)的定位销(9),所述卡接块(8)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换向杆(5)的端部插入螺纹槽并与卡接块(8)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换向阀(10)、空压机(12)和自锁控制箱(13);所述气动换向阀(10)连接于所述气缸(6),所述空压机(12)和所述气动换向阀(10)相连,所述自锁控制箱(13)连接于所述气动换向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6)四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18),若干所述限位块(18)抵紧所述气缸(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限位块(18)外围设置有用于遮盖气缸(6)的防尘罩(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杆(5)上于第二直导轨(22)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所述螺母(14)抵紧第二直导轨(22);所述换向杆(5)上于第三直导轨(33)两侧也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所述螺母(14)抵紧第三直导轨(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导轨(11)朝向第二直导轨(22)的侧面设有承接块一(15),承接块一(15)上设置有减压弹簧一(151),所述减压弹簧一(151)上设置有承托块一(152);所述第四导轨(4)朝向第三直导轨(33)的侧面设有承接块二(16),承接块二(16)上设置有减压弹簧二(161),所述减压弹簧二(161)上设置有承托块二(162)。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第三导轨(3)和第四导轨(4),第一导轨(1)分为第一直导轨(11)和第一弧导轨(111),第二导轨(2)分为第二直导轨(22)和与第二直导轨(22)铰接的第二弧导轨(222),第三导轨(3)分为第三直导轨(33)和与第三直导轨(33)铰接的第三弧导轨(333),第三弧导轨(333)与第一弧导轨(111)配合使用,第二弧导轨(222)与第四导轨(4)配合使用;还包括连接于第二直导轨(22)和第三直导轨(33)的换向杆(5),所述换向杆(5)用于移动第二直导轨(22)、第三直导轨(33),使第二直导轨(22)抵靠于第一直导轨(11)或使第三直导轨(33)抵靠于第四导轨(4);还包括用于驱动换向杆(5)移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6),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与换向杆(5)之间设有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向的工程输送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气缸(6)的伸缩杆连接的u型连接块(7),所述u型连接块(7)上设置有固定孔(77),u型连接块(7)内设置有卡接块(8),所述卡接块(8)上开设有定位孔(88),所述u型连接块(7)上设置有同时插入定位孔(88)和固定孔(77)的定位销(9),所述卡接块(8)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换向杆(5)的端部插入螺纹槽并与卡接块(8)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刘威付义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上海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