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组件边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太阳能组件边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主要由组件边框、太阳能电池板、接线盒以及密封胶组成,组件边框起到封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功能,增强太阳能电池板的耐候性和强度,目前太阳能组件边框大多数有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质量轻,强度及牢固性强并且抗腐蚀因此被广泛使用,但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因为存在于光伏组件中的电路与接地金属边框之间形成的高电压光伏组件在户外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会出现输出功率降低,导致组件发电效率和电站运行效率降低,会造成光伏组件性能的持续衰减,即pid效应,一旦发生pid效应,会大大影响电站的运营及投资收益。
2、pid产生机理已为业界所熟悉普遍认为从电池到封装材料,再经过玻璃,铝边框与大地之间形成的漏电流通道是pid形成的主因,如果能切断这一通道,或许也是解决或减缓pid效应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使用绝缘复合材料作为太阳能组件边框,采用拉挤方法生产的复合材料太阳能组件边框,效率高,成型性好,长边框和短边框之间使用角码连接,现有的连接方式多使用粘结剂胶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太阳能组件边框连接结构,包括长边框(100),所述长边框(100)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边框(10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短边框(103),两个所述长边框(100)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边框(101)和第二活动边框(102),所述第一活动边框(101)顶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200),所述第一支撑块(200)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活动边框(101)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块(200)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01),所述第一支撑块(200)与第二支撑块(201)连接处安装有第一扭簧(2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太阳能组件边框连接结构,包括长边框(100),所述长边框(100)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长边框(10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短边框(103),两个所述长边框(100)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边框(101)和第二活动边框(102),所述第一活动边框(101)顶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块(200),所述第一支撑块(200)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活动边框(101)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块(200)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块(201),所述第一支撑块(200)与第二支撑块(201)连接处安装有第一扭簧(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太阳能组件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2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筒(206),所述套筒(206)上活动插接有滑杆(208),所述滑杆(2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07),所述固定块(20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动边框(102)的顶部,所述滑杆(208)上活动套接有第一弹簧(209),所述第一弹簧(20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206)一端和固定块(207)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太阳能组件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204)一端活动插接有插杆(301),所述插杆(30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拉杆(300),所述拉杆(30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长边框(100)的一端顶部,所述插杆(3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302),所述第一矩形槽(3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303),所述活动框(204)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05),所述卡块(303)与限位槽(205)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太阳能组件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3)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矩形槽(304),所述第二矩形槽(304)贯穿卡块(303)的两侧,所述第二矩形槽(304)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弹片(305),所述金属弹片(30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矩形槽(302)的侧壁,所述第二活动边框(102)的顶部开设有锁孔(401),所述锁孔(401)与卡块(303)的底部相适配,所述卡块(303)为磁吸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锋,吕在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鸿发有色金属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