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承载性能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属于煤岩识别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生产是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煤岩界面自动识别技术则是实现无人工作面的关键技术之一。另外,高识别度的煤岩界面识别技术可以在帮助截齿及时避开岩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大大降低截齿切割岩石产生的危险温度导致气体爆炸的可能性,对提高采煤机的使用寿命,提高采煤效率具有重意义。
2、现有的煤岩识别方式主要包括γ射线探测、红外线探测、扭矩、振动、声音、电流检测分析、图像识别和激光粉尘浓度识别等。这些方法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粉尘、光照强度、深部电磁、煤层断层和裂隙、识别算法、普氏系数等因素影响,对地质条件和采煤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且应用范围小,识别准确率低,很难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3、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分析性能良好的煤岩识别技术,以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的开采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火花光谱的煤岩识别装置及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火花光谱的煤岩识别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岩粉尘识别通道(5)、正电极(11)、负电极(12)、透明板(17)、高压脉冲发生器(13)、光谱仪(15)、光纤探头(14)、进气球窝(18)、煤岩粉尘采样通道(4)、排气球窝(19)、气泵(7)、检测气流排出通道(6)、排气球窝(19)和微型控制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光谱的煤岩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嵌设在壳体(1)一侧的外表面,并与微型控制器(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光谱的煤岩识别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火花光谱的煤岩识别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岩粉尘识别通道(5)、正电极(11)、负电极(12)、透明板(17)、高压脉冲发生器(13)、光谱仪(15)、光纤探头(14)、进气球窝(18)、煤岩粉尘采样通道(4)、排气球窝(19)、气泵(7)、检测气流排出通道(6)、排气球窝(19)和微型控制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光谱的煤岩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嵌设在壳体(1)一侧的外表面,并与微型控制器(1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火花光谱的煤岩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组和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组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煤岩粉尘识别通道(5)的外侧,所述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娜,刘凌妤,周福宝,李佳林,朱颖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