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膜和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39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振膜和扬声器,该振膜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膜片层、第一导电金属层和第二膜片层,第一导电金属层包括两个金属箔,金属箔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以及设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的第一支撑部,第二膜片层上设有多个漏孔以露出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由此,通过将金属箔集成到第一膜片层和第二膜片层之间,既可以减少金属箔的占用空间以简化扬声器的导通设计,又可以对金属箔形成保护以防止金属箔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声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膜和扬声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微型扬声器基本上都设有导线回路(wire loop),或者是通过柔性电路板代替导线回路的导通设计,这些设计会占用扬声器设计空间导致声学性能受限,同时扬声器在进行寿命实验过程中会因为导线短线或柔性电路板开裂而导致扬声器无音的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膜和扬声器,通过将两个金属箔组成的第一导电金属层集成到第一膜片层和第二膜片层之间,以便简化扬声器的导通设计并对金属箔形成保护。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膜,所述振膜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膜片层、第一导电金属层和第二膜片层,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层包括两个金属箔,所述金属箔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膜片层上设有多个漏孔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膜片层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膜片层包括第二承载部、第二连接部、第三固定部和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部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部重合覆盖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上,所述第二连接部重合覆盖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三固定部重合覆盖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三承载部重合覆盖在所述第一承载部的至少部分区域上。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三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载部上设有第一漏孔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三承载部上设有第二漏孔以露出所述第二导电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边缘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边缘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部由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边缘的部分区域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承载部由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边缘的部分区域向内延伸,所述第三固定部由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边缘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承载部由所述第三固定部的外边缘的部分区域向外延伸。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为细长形曲面薄片结构。

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支架;第一磁路系统,所述第一磁路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适于形成磁间隙区域;以及第一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音圈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振膜,所述振膜连接至所述支架并且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一音圈的引线连接,所述第一音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形成的磁间隙区域中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

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容置槽;所述振膜通过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有容置通道;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容置通道内并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容置通道设置为u型通道。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膜和扬声器,该振膜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膜片层、第一导电金属层和第二膜片层,第一导电金属层包括两个金属箔,金属箔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以及设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之间的第一支撑部,第二膜片层上设有多个漏孔以露出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由此,通过将金属箔集成到第一膜片层和第二膜片层之间,既可以减少金属箔的占用空间以简化扬声器的导通设计,又可以对金属箔形成保护以防止金属箔断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10)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膜片层(101)、第一导电金属层(102)和第二膜片层(103),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层(102)包括两个金属箔(1021),所述金属箔(1021)包括第一导电部(10211)、第二导电部(102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021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0212)之间的第一支撑部(10213),所述第二膜片层(103)上设有多个漏孔(1030)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部(1021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0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层(101)包括第一固定部(1011)、第一连接部(1012)、第二固定部(1013)和第一承载部(1014),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0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13),所述第一承载部(1014)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1013)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10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021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011)和所述第二承载部(103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32)之间,所述第二导电部(10212)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1014)和所述第三承载部(103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部(1031)上设有第一漏孔(10301)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部(10211),所述第三承载部(1034)上设有第二漏孔(10302)以露出所述第二导电部(102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1011)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的内边缘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固定部(1013)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的外边缘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部(1014)由所述第二固定部(1013)的外边缘的部分区域向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3)为细长形曲面薄片结构。

7.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上设有容置槽(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11)的槽底设有容置通道(1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4)设置为U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10)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膜片层(101)、第一导电金属层(102)和第二膜片层(103),所述第一导电金属层(102)包括两个金属箔(1021),所述金属箔(1021)包括第一导电部(10211)、第二导电部(102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021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0212)之间的第一支撑部(10213),所述第二膜片层(103)上设有多个漏孔(1030)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部(10211)和所述第二导电部(10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层(101)包括第一固定部(1011)、第一连接部(1012)、第二固定部(1013)和第一承载部(1014),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0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13),所述第一承载部(1014)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1013)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10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1021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011)和所述第二承载部(1031)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032)之间,所述第二导电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华明罗明亚
申请(专利权)人: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