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26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2
本技术涉及油管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包括壳体和上连接油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油管连接紧固机构,所述油管连接紧固机构包括双头螺柱,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三连杆活动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相连。通过壳体和油管连接紧固机构的配合,压盘带动传动杆移动,传动杆带动螺纹杆移动,螺纹杆带动双头螺柱转动,双头螺柱带动螺母移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移动,第三连杆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带动固定块移动,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移动块的外壁抵紧上连接油管和下连接油管的外壁,对上连接油管和下连接油管进行再次固定,从而提高了井下油管接箍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管固定,具体为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


技术介绍

1、油管接箍是油田钻井工具的一种,主要用于油管的连接,油管接箍结构是:油管端头与接箍体内壁以锥形螺纹方式连接,接箍体的端头与油管以同螺纹同螺距平型螺纹方式连接,具有缓解单一锥螺纹连接油管外螺纹根部应力集中的特点,不易产生疲惫断裂,连接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油井管柱断脱事故的发生。

2、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971134u”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可以避免油管连接过程需要转动管道的发生。但是该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通过螺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对油管进行固定,但是操作人员对螺钉进行紧固的力不同,可能导致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松动,降低了井下油管接箍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操作人员对螺钉进行紧固的力不同,可能导致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松动,降低了井下油管接箍的工作质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包括壳体和上连接油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油管连接紧固机构,所述油管连接紧固机构包括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通过轴承和支架与壳体转动相连,所述双头螺柱的另一端与螺纹杆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传动杆固定相连,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压盘固定相连,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与两个螺母螺纹相连,两个所述螺母的上端与弯杆固定相连,所述弯杆的另一端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活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三连杆活动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相连。

4、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与上连接油管固定相连,所述壳体的下端通过通孔与下连接油管滑动相连。

5、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外壁通过通孔贯穿壳体,所述传动杆的外壁通过通孔与壳体转动相连。

6、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通过销轴和支架与壳体活动相连,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与固定块固定相连。

7、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油管的外壁与聚乙烯层固定相连,所述聚乙烯层的下端与下连接油管固定相连。

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与上连接油管相贴合,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与下连接油管相贴合。

9、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壳体和油管连接紧固机构的配合,压盘带动传动杆移动,传动杆带动螺纹杆移动,螺纹杆带动双头螺柱转动,双头螺柱带动螺母移动,螺母带动弯杆移动,弯杆带动第一连杆移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移动,第三连杆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带动固定块移动,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移动块的外壁抵紧上连接油管和下连接油管的外壁,对上连接油管和下连接油管进行再次固定,从而提高了井下油管接箍的工作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包括壳体(1)和上连接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油管连接紧固机构(2),所述油管连接紧固机构包括双头螺柱(204),所述双头螺柱(204)的一端通过轴承和支架与壳体(1)转动相连,所述双头螺柱(204)的另一端与螺纹杆(203)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203)的一端与传动杆(202)固定相连,所述传动杆(202)的另一端与压盘(201)固定相连,所述双头螺柱(204)的外壁与两个螺母(205)螺纹相连,两个所述螺母(205)的上端与弯杆(206)固定相连,所述弯杆(206)的另一端第一连杆(207)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杆(20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208)活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20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三连杆(209)活动相连,所述第三连杆(209)的另一端与连接块(210)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与上连接油管(4)固定相连,所述壳体(1)的下端通过通孔与下连接油管(5)滑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02)的外壁通过通孔贯穿壳体(1),所述传动杆(202)的外壁通过通孔与壳体(1)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08)的中部通过销轴和支架与壳体(1)活动相连,所述连接块(210)的外壁与固定块(3)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油管(4)的外壁与聚乙烯层(6)固定相连,所述聚乙烯层(6)的下端与下连接油管(5)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的外壁与上连接油管(4)相贴合,所述固定块(3)的外壁与下连接油管(5)相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包括壳体(1)和上连接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油管连接紧固机构(2),所述油管连接紧固机构包括双头螺柱(204),所述双头螺柱(204)的一端通过轴承和支架与壳体(1)转动相连,所述双头螺柱(204)的另一端与螺纹杆(203)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203)的一端与传动杆(202)固定相连,所述传动杆(202)的另一端与压盘(201)固定相连,所述双头螺柱(204)的外壁与两个螺母(205)螺纹相连,两个所述螺母(205)的上端与弯杆(206)固定相连,所述弯杆(206)的另一端第一连杆(207)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杆(20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208)活动相连,所述第二连杆(20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三连杆(209)活动相连,所述第三连杆(209)的另一端与连接块(210)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井下油管接箍,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龙兴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