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04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表面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夹块,且第一夹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所述第一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杆、夹块、橡胶垫和固定块的设置,当勘探设备发生意外掉落裂缝时,夹块的移动将电缆进行固定,电缆被固定后对勘探设备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勘探设备进一步掉落,而导致勘探设备发生磕碰而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勘探时的稳定性,橡胶垫避免了夹块对电缆造成压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震勘探,具体为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


技术介绍

1、地震勘探是指人工激发所引起的弹性波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人工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而地质勘探需要用到拖缆装置来对勘探装置进行牵引,而现有的设备难以对电缆进行固定,这就导致勘探设备较容易掉落到较深的裂缝中,从而导致勘探设备损坏的情况,这就需要用到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

2、专利文件cn210487999u公开了一种“高效浅层地震勘探拖缆装置。通过在底座和检波器间安装中空软管实现浅层地震勘探。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如:为了便于检波器与地面耦合,本方案优选地采用铁材质的底座;考虑大线与检波器的固定问题,本方案优选地采用中空软管;为了防止大线在中空软管中晃动影响检测,本方案优选地在中空软管内部设置限位环。结合本技术方案的主体改进,本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便捷地实现浅层地震勘探。”。

3、上述设备通过中空软管内的限位环,有效地防止了大线在中空软管中晃动影响检测的情况,该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能够便捷地实现浅层地震勘探,但该设备在勘探过程中,电缆一端的设备在勘探时容易掉入地质的裂缝中,而发生这类情况时,该设备难以对电缆进行固定,这就导致勘探设备较容易掉落到较深的裂缝中,从而导致勘探设备损坏的情况,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表面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夹块,且第一夹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所述第一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3、当勘探设备发生意外掉落裂缝时,夹块的移动将电缆进行固定,电缆被固定后对勘探设备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勘探设备进一步掉落。

4、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

5、在拉动电缆时,导向槽可以对电缆牵引方向进行限制,有效避免了电缆在牵引时脱离设备的情况,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且三角块的一侧搭接于固定块的一侧,所述三角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于三角块的内壁。

7、三角块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固定效果。

8、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且第一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壁。

9、滑槽和滑轨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设备固定时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收集滚轮,所述收集滚轮的两侧开设有卡槽。

12、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正反转螺纹杆,且正反转螺纹杆的表面转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所述正反转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且第二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于底座的内壁。

13、第二夹块可以对设备进行二次固定,有效避免单次固定难以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杆、夹块、橡胶垫和固定块的设置,当勘探设备发生意外掉落裂缝时,夹块的移动将电缆进行固定,电缆被固定后对勘探设备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勘探设备进一步掉落,而导致勘探设备发生磕碰而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勘探时的稳定性,橡胶垫避免了夹块对电缆造成压伤的情况。

16、2、本技术通过安装块、三角块和螺栓的设置,在使用设备时,先将电缆放置到导向槽内,在拉动电缆时,导向槽可以对电缆牵引方向进行限制,有效避免了电缆在牵引时脱离设备的情况,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勘探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的表面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所述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夹块(4),且第一夹块(4)的表面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所述第一夹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所述导向块(8)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0),且三角块(10)的一侧搭接于固定块(6)的一侧,所述三角块(10)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11),且螺栓(11)的表面螺纹连接于三角块(1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2),所述固定块(6)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3),且第一滑轨(12)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滑槽(13)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且支撑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收集滚轮(16),所述收集滚轮(16)的两侧开设有卡槽(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正反转螺纹杆(19),且正反转螺纹杆(19)的表面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所述正反转螺纹杆(1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夹块(20),所述第二夹块(20)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21),且第二滑轨(21)的表面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的表面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所述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夹块(4),且第一夹块(4)的表面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所述第一夹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所述导向块(8)的内壁开设有导向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0),且三角块(10)的一侧搭接于固定块(6)的一侧,所述三角块(10)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栓(11),且螺栓(11)的表面螺纹连接于三角块(1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用拖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