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氟伐替尼或甲磺酸盐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氟伐替尼或甲磺酸盐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9042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氟伐替尼或其甲磺酸盐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氟伐替尼的晶型I具有图1所示的特征衍射峰,所述氟伐替尼甲磺酸盐的晶型为多晶现象,具有晶型I‑VII七种晶型,其中晶型III具有图9所示的特征衍射峰,这些晶型适应氟伐替尼甲磺酸盐的制剂的制造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伐替尼或其甲磺酸盐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肝细胞癌(hcc)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人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时机,无论是手术、介入治疗或是化疗,其对肝癌的治疗效果仍然不是很满意,目前肝癌的5年生存率仍非常低。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靶向药物治疗hcc应运而生,目前针对肝癌的靶点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拮抗药、多激酶抑制剂、pi3k/akt/mtor信号通路、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抑制剂、tgfβ受体抑制剂等。目前批准上市的靶向tki药物主要有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瑞戈非尼等。因此,治疗药物非常有限。

3、cn109134365公开一种具有vegfr1~3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3型、ret、kit以及pdgfr多靶点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或药用盐,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式i:

4、

5、化学名称:4-(2-氟-3氯-(环丙基氨基羰基)氨基苯氧基)-7-甲氧基-6-喹啉羧酰胺,药物名称命名为氟伐替尼。该化合物活性强,为肝和肾等肿瘤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新的治疗选择。

6、但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无论是氟伐替尼游离碱还是其药用盐,特别是甲磺酸盐具有多晶型态,不同的晶型性质呈多态性,如稳定性、溶解性、成药性等都不相同,必然对药物的质量控制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出一种稳定且成药性好的晶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4-(2-氟-3氯-(环丙基氨基羰基)氨基苯氧基)-7-甲氧基-6-喹啉羧酰胺(如式i所示的氟伐替尼)或其甲磺酸盐的晶型形式。

2、

3、所述氟伐替尼甲磺酸盐(也可称为“甲磺酸氟伐替尼”,均指同一化合物)为如下式ii所示的化合物,

4、。

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11.60±0.2°、16.72±0.2°、20.25±0.2°处具有特征衍射峰;进一步的,还包含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8.28±0.2°、11.60±0.2°、15.42±0.2°、16.72±0.2°、20.25±0.2°、21.81±0.2°、22.36±0.2°和24.08±0.2°处有特征衍射峰。

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9.60±0.2°、22.49±0.2°和23.07±0.2°处有特征衍射峰;进一步的,还包含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10.74±0.2°、16.79±0.2°、17.51±0.2°、18.50±0.2°、20.64±0.2°、20.85±0.2°、21.51±0.2°、23.73±0.2°、24.84±0.2°、26.51±0.2°、27.05±0.2°、27.88±0.2°、28.60±0.2°和29.74±0.2°处有特征峰。

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图谱具有如图7所示的特征衍射峰。

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6.28±0.2°、10.65±0.2°、17.87±0.2°、19.48±0.2°、23.57±0.2°、24.38±0.2°处有特征衍射峰。进一步的,还包含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10.25±0.2°、14.44±0.2°、15.28±0.2°、18.91±0.2°、19.98±0.2°、20.86±0.2°、21.77±0.2°、22.78±0.2°、24.98±0.2°处有特征衍射峰。

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具有如图11所示的特征峰。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具有如图12所示的特征峰。

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具有如图13所示的特征峰。

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其x粉末衍射具有如图14所示的特征峰。

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甲磺酸氟伐替尼晶型的方法,包含将甲磺酸氟伐替尼与有机溶剂混合,混合液在温度大于20℃的条件下搅拌,过滤,所得固体干燥即得。

14、优选的:

15、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温度大于20℃小于70℃。

16、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搅拌,其搅拌时间至少1小时。

17、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搅拌时间为2~48小时。

18、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温度为20~30℃。

19、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thf、异丙醇、乙酸乙酯、乙腈、环己烷、正己烷、正庚烷、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它们任意组合的混合溶剂。

20、更优选的:

21、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22、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至少在2小时或至少12小时、或至少16小时、或至少24小时、或48小时。

23、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温度大于30℃小于70℃,搅拌时间为1-3小时。

24、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1-2小时。

25、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任一所述的方法 ,有机溶剂为乙醇。

26、可选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有机溶剂可以是含水的混合溶剂,优选的,可以是乙醇与水或者thf与水的混合溶剂。

27、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工艺得到不同的甲磺酸氟伐替尼晶体形式。

28、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还提供了如下实施方案:

29、在一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氟伐替尼晶型i,其特征在于: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11.60±0.2°、16.72±0.2°、20.25±0.2°处具有特征衍射峰。

30、进一步,所述的氟伐替尼晶型i,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8.28±0.2°、11.60±0.2°、15.42±0.2°、16.72±0.2°、20.25±0.2°、21.81±0.2°、22.36±0.2°和24.08±0.2°处有特征衍射峰。

31、优选的,所述的氟伐替尼晶型i,其x粉末衍射图谱具有图1所示的特征衍射峰。

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氟伐替尼晶型i的方法,包括:将氟伐替尼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悬液,再搅拌,过滤得到晶型i。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thf、异丙醇、乙酸乙酯及其它们任意混合溶剂。

33、在一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i,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9.60±0.2°、22.49±0.2°和23.07±0.2°处有特征衍射峰。

34、进一步的,上述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i,还包括其x粉末衍射在2θ(±0.2°)值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III,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6.28±0.2°、10.65±0.2°、17.87±0.2°、19.48±0.2°、23.57±0.2°、24.38±0.2°处有特征衍射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III,进一步,还包括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10.25±0.2°、14.44±0.2°、15.28±0.2°、18.91±0.2°、19.98±0.2°、20.86±0.2°、21.77±0.2°、22.78±0.2°、24.98±0.2°处有特征衍射峰。

3.一种制备甲磺酸氟伐替尼晶型III的方法,包含将甲磺酸氟伐替尼与乙醇溶剂混合,混合液在温度20℃~30℃的条件下搅拌16~48h,或在温度40℃条件下搅拌2~3h,或在55~65℃条件下搅拌2~3h,过滤,所得固体干燥即得。

4.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的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III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5.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在制造治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磺酸氟伐替尼的晶型iii,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6.28±0.2°、10.65±0.2°、17.87±0.2°、19.48±0.2°、23.57±0.2°、24.38±0.2°处有特征衍射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iii,进一步,还包括其x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10.25±0.2°、14.44±0.2°、15.28±0.2°、18.91±0.2°、19.98±0.2°、20.86±0.2°、21.77±0.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帅张杨刘强陈正霞戴美碧樊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