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特别是涉及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
技术介绍
1、随着化石燃料的常年使用,co2的过度排放已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飓风加剧、厄尔尼诺频发等重大灾难的诱因,因此co2减排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co2捕集和封存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
2、现有的二氧化碳捕捉方法主要有:溶剂吸收法、物理固体吸附法、膜分离法、o2催化燃烧法等。其中,常用的物理固体吸附法主要采用物理吸附的多孔材料,如多孔炭、分子筛及金属有机骨架等,但上述现有技术中固体吸附的多孔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易粉化的问题,导致使用方式和使用条件存在较多限制,使得碳吸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通过在包覆层内均匀分布的碳吸附剂,并形成丝状结构,利用碳吸附微纤维实现碳吸附,解决了现有固定吸附材料易粉化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附微纤维(1)整体成丝状结构,包括包覆层(101),以及均匀分布与包覆层(101)内部的碳吸附剂(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01)的直径为10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01)为光敏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附剂(102)的直径为50~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附微纤维(1)整体成丝状结构,包括包覆层(101),以及均匀分布与包覆层(101)内部的碳吸附剂(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01)的直径为10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101)为光敏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吸附剂(102)的直径为50~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碳吸附剂(102)的间距为150~4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载液体吸附剂的碳吸附微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相通道和外相通道,其中,内相通道连接有激振单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