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93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技术涉及救生圈安装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技术问题:救生圈在安装完成时,如果安装在靠近船边的位置,会因为水和阳光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从而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当将救生圈安装于船舱内则发生危险时不方便使用,救生圈在安装于船边的位置不够方便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包括有主体,还包括有防护装置、副体和固定装置。本技术可以通过外壳的增设避免水和阳光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以解决在救生圈安装时,水和阳光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救生圈安装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但现有的救生圈安装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多是将救生圈安装于船舱和船边,而救生圈安装于船边,水和阳光容易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从而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安装结构多是通过设置绳索,将救生圈通过绳索捆绑于另一物体上,但通过绳索捆绑于另一物体上,并不能对救生圈进行很好的保护,其在不使用时容易受到水和阳光的腐蚀和照射,从而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

2、目前,专利号为cn202022912970.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游艇的救生圈固定结构,涉及船舶设备
,包括游艇墙体,游艇墙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本技术:当需要投放救生圈时,拉动扶手在转向轴的固定作用下转动承重架,承重架带动连接架转动,连接架带动存放架进行移动,使存放架的底部大致对其救援目标,开启开关直流电源启动开合齿轮,开合齿轮带动封堵板打开,同时开启气泵开关启动高压气泵装置,高压气泵装置带动推动杆挤压推动板,推动板挤压救生圈进行弹射,将救生圈弹至救援位置,防止手动投掷的位置离救援地点有偏差,导致等待救援的人员不方便拿取救生圈造成事故的问题,提高实用效果,增加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该救生圈安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救生圈安装结构在救生圈在安装完成后,水和阳光容易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从而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克服在救生圈在安装完成后,会因为水和阳光容易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从而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包括有主体,还包括有防护装置、副体和固定装置;主体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螺栓和固定块;副体包括第二固定板;防护装置包括外壳、限位柱和百叶窗;外壳的左右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百叶窗;外壳的下端内壁贯穿开设有排水孔;第一固定板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螺槽;第二固定板的前端固定开设有第二螺槽;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螺槽螺纹连接与第二螺槽的内壁;第一固定板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三槽体;第二固定板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五槽体。

6、优选的,通过设置外壳使救生圈在安装在栏杆上后,通过半透明的外壳避免阳光照射引起救生圈外表面的涂料受损和水长时间接触救生圈导致腐蚀救生圈,并通过百叶窗可以减少游艇在行驶过程中水进入外壳的水量,通过排水孔可以将救生圈上的水向外排出,以解决救生圈在安装完成后,会因为水和阳光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从而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救生圈的使用寿命。

7、作为优选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槽相适配;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槽相适配;利用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相适配;可以将主体与副体快速的安装于游艇的栏杆上。

8、作为优选,外壳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槽体;限位柱固定安装于第二槽体的内壁一端;限位柱与第四槽体相适配;外壳的后端与第一固定板的前端相贴合;利用限位柱与第四槽体相适配;可以将防护装置以限位柱为支点进行九十度旋转。

9、作为优选,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轮、橡胶圈、弹簧、夹持环;弹簧的一端与夹持环相连接;利用弹簧的一端与夹持环相连接;可以固定救援灯并防止救援灯被水侵蚀而影响使用寿命。

10、作为优选,固定轮的外壁与橡胶圈的内壁相连接;橡胶圈的厚度为一厘米;利用橡胶圈的厚度为一厘米;可以更好的将救生圈固定在固定轮的后端。

11、作为优选,固定轮的前端固定开设有第六槽体和第七槽体;第六槽体和第七槽体相连通;利用第六槽体和第七槽体相联通;可以方便夹持环将救援灯的外壁夹持;从而方便固定救援。

12、作为优选,夹持环活动设置于第六槽体的内壁;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七槽体的内壁;利用夹持环可以将救援灯更好的固定在第六槽体的内壁。

13、(3)有益效果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外壳使得救生圈安装结构在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外壳避免阳光照射救生圈引起救生圈外表面的涂料受损和水长时间接触救生圈导致腐蚀救生圈,并通过百叶窗可以减少游艇在行驶过程中水进入外壳的水量,通过排水孔可以将救生圈上的水向外排出,以解决救生圈在安装完成后,会因为水和阳光对救生圈进行腐蚀或照射从而影响救生圈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救生圈的使用寿命;

16、2、通过设置弹簧,来使得夹持环对救援灯的外壁进行夹持,从而使得救援灯也可以收纳进外壳的内部,以使得整个安装加工可以对救生圈的多方面的保护;

17、3、通过设置固定轮,来使得固定轮上的橡胶圈对救生圈进行固定,救生圈的内壁与橡胶圈的外壁相贴合时,用手将救生圈按压进固定轮的内部,从而可以将救生圈快速安装于固定轮,以使得方便使用;

18、4、通过设置第一螺栓,来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以进行快速拆装,将第三槽体和第五槽体于需要安装的物体相贴合,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螺槽螺纹连接与第二螺槽的内壁,从而可以将第一固定板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可以对大小不一的栏杆进行安装和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包括有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护装置(1)、副体(3)和固定装置(4);主体(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螺栓(24)和固定块(25);副体(3)包括第二固定板(31);防护装置(1)包括外壳(11)、限位柱(15)和百叶窗(16);外壳(11)的左右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12);第一槽体(1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百叶窗(16);外壳(11)的下端内壁贯穿开设有排水孔(13);第一固定板(21)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螺槽(22);第二固定板(31)的前端固定开设有第二螺槽(32);第一螺栓(24)穿过第一螺槽(22)螺纹连接与第二螺槽(32)的内壁;第一固定板(21)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三槽体(23);第二固定板(31)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五槽体(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24)与第一螺槽(22)相适配;第一螺栓(24)与第二螺槽(3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11)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槽体(14);限位柱(15)固定安装于第二槽体(14)的内壁一端;限位柱(15)与第四槽体(26)相适配;外壳(11)的后端与第一固定板(21)的前端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轮(41)、橡胶圈(42)、弹簧(45)、夹持环(46);弹簧(45)的一端与夹持环(4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轮(41)的外壁与橡胶圈(42)的内壁相连接;橡胶圈(42)的厚度为一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轮(41)的前端固定开设有第六槽体(43)和第七槽体(44);第六槽体(43)和第七槽体(4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夹持环(46)活动设置于第六槽体(43)的内壁;弹簧(4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第七槽体(44)的内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包括有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护装置(1)、副体(3)和固定装置(4);主体(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螺栓(24)和固定块(25);副体(3)包括第二固定板(31);防护装置(1)包括外壳(11)、限位柱(15)和百叶窗(16);外壳(11)的左右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12);第一槽体(1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百叶窗(16);外壳(11)的下端内壁贯穿开设有排水孔(13);第一固定板(21)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螺槽(22);第二固定板(31)的前端固定开设有第二螺槽(32);第一螺栓(24)穿过第一螺槽(22)螺纹连接与第二螺槽(32)的内壁;第一固定板(21)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三槽体(23);第二固定板(31)的上下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五槽体(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24)与第一螺槽(22)相适配;第一螺栓(24)与第二螺槽(3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艇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依春
申请(专利权)人:零度新能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