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91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中的炉头座与点火针,所述炉头座上设有用于点火针安装于炉头座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点火针与炉头座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针固定于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点火针上的固定部件、设置于炉头座上并与固定部件对应的第二安装部、及与第二安装部相互螺接的紧固件,所述点火针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安装部中,紧固件穿过固定部件并与第二安装部螺接,使点火针固定安装于炉头座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便于从燃气灶安装与拆卸点火针,便于对点火针进行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灶具的,具体涉及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燃气灶已成为人们日常用于烹饪食物的厨房用具之一,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对烹饪器皿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气体燃料通过炉头座输送至火盖上的出气孔,并由脉冲控制部件对点火针进行点火控制,对由火盖的出气孔释放的气体燃料进行点燃,以实现燃气灶直火加热,然而点火针属于燃气灶中的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以保证燃气灶的点火效果。

2、问题在于,目前市场在售的部分燃气灶,点火针自下而上伸出炉头座,并安装于炉头座的下方,如从燃气灶内安装或拆卸点火针,都需要将整个炉头座从燃气灶内卸下才能实现,对于更换、维修点火针都十分不便,点火针的售后处理难度大,提高了燃气灶的售后成本。

3、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一,而提供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便于从燃气灶安装与拆卸点火针,便于对点火针进行维修、更换。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中的炉头座与点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上设有用于点火针安装于炉头座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点火针与炉头座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针固定于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点火针上的固定部件、设置于炉头座上并与固定部件对应的第二安装部、及与第二安装部相互螺接的紧固件,所述点火针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安装部中,紧固件穿过固定部件并与第二安装部螺接,使点火针固定安装于炉头座上。

4、所述炉头座上设有中心火孔、及环设于中心火孔外侧的外环火孔,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设置于外环火孔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设置于中心火孔与外环火孔之间。

5、所述点火针包括电极、及包裹于电极外侧的针柱,所述电极的顶端伸出针柱的顶面,其底端伸出针柱的底面,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针柱穿过的第一固定孔、及用于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安装部与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

6、所述针柱的水平投影呈直筒状,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尺寸与针柱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针柱插入第一固定孔,针柱与第一固定孔过盈配合,使点火针固定于固定部件上。

7、所述针柱的水平投影呈倒锥状,其直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少,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尺寸大于针柱下部的直径尺寸且小于针柱上部的直径尺寸,所述针柱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固定孔,针柱卡装于第一固定孔内,使点火针固定于固定部件上。

8、所述针柱的水平投影呈直筒状,所述固定部件上设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沿固定部件的顶面向上延伸设置,和/或所述固定套筒沿固定部件的底面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孔沿上下方向贯穿设置于固定套筒上,其直径尺寸与针柱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针柱穿过第一固定孔,固定套筒固装于针柱的外周壁上,使点火针固定于固定部件上。

9、所述燃气灶底壳内还安装有脉冲控制部件,所述点火针与脉冲控制部件电性连接。

10、所述燃气灶底壳内设有用于安装脉冲控制部件的脉冲控制安装部,所述脉冲控制部件上设有用于将脉冲控制部件固定于脉冲控制安装部中的卡钩,所述卡钩的数量为两组并相对设置于脉冲控制部件的左右两侧,所述脉冲控制部件上对应卡钩设置有凹槽,所述卡钩受压并缩入凹槽内,使卡钩从脉冲控制安装部上分离以拆卸脉冲控制部件。

11、所述炉头座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于燃气灶底壳内,所述点火针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安装于两组炉头座上。

12、所述炉头座与燃气灶底壳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炉头座上的安装脚、设置于燃气灶底壳内并对应安装脚的通孔、及与安装脚相互螺接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自下而上穿过通孔并与安装脚螺接,使炉头座固定安装于燃气灶底壳内。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技术通过在点火针上设有固定部件,通过在炉头座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与第二安装部螺纹连接的紧固件,点火针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安装部,固定部件的第二固定孔对应第二安装部,紧固件穿过固定部件的第二固定孔并与第二安装部螺接,使点火针安装于炉头座上,紧固件与第二安装部相互分离,点火针从第一安装部向上拔出,使点火针从炉头座上拆卸,因此,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炉头座无须从燃气灶底壳中拆卸,即可安装与拆卸点火针,对于更换、维修点火针都十分方便,降低了点火针的售后处理难度,降低了燃气灶的售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1)中的炉头座(2)与点火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2)上设有用于点火针(3)安装于炉头座(2)上的第一安装部(201),所述点火针(3)与炉头座(2)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针(3)固定于第一安装部(201)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点火针(3)上的固定部件(4)、设置于炉头座(2)上并与固定部件(4)对应的第二安装部(202)、及与第二安装部(202)相互螺接的紧固件(5),所述点火针(3)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安装部(201)中,紧固件(5)穿过固定部件(4)并与第二安装部(202)螺接,使点火针(3)固定安装于炉头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2)上设有中心火孔(203)、及环设于中心火孔(203)外侧的外环火孔(204),所述第一安装部(201)、第二安装部(202)设置于外环火孔(204)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一安装部(201)、第二安装部(202)设置于中心火孔(203)与外环火孔(20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3)包括电极(301)、及包裹于电极(301)外侧的针柱(302),所述电极(301)的顶端伸出针柱(302)的顶面,其底端伸出针柱(302)的底面,所述固定部件(4)包括用于针柱(302)穿过的第一固定孔(401)、及用于紧固件(5)穿过的第二固定孔(402),所述第二安装部(202)与第二固定孔(402)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柱(302)的水平投影呈直筒状,所述第一固定孔(401)的直径尺寸与针柱(302)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针柱(302)插入第一固定孔(401),针柱(302)与第一固定孔(401)过盈配合,使点火针(3)固定于固定部件(4)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柱(302)的水平投影呈倒锥状,其直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少,所述第一固定孔(401)的直径尺寸大于针柱(302)下部的直径尺寸且小于针柱(302)上部的直径尺寸,所述针柱(302)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固定孔(401),针柱(302)卡装于第一固定孔(401)内,使点火针(3)固定于固定部件(4)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柱(302)的水平投影呈直筒状,所述固定部件(4)上设有固定套筒(403),所述固定套筒(403)沿固定部件的顶面向上延伸设置,和/或所述固定套筒(403)沿固定部件的底面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孔(401)沿上下方向贯穿设置于固定套筒(403)上,其直径尺寸与针柱(302)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针柱(301)穿过第一固定孔(401),固定套筒(403)固装于针柱(301)的外周壁上,使点火针(3)固定于固定部件(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底壳(1)内还安装有脉冲控制部件(6),所述点火针(3)与脉冲控制部件(6)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底壳(1)内设有用于安装脉冲控制部件(6)的脉冲控制安装部(101),所述脉冲控制部件(6)上设有用于将脉冲控制部件(6)固定于脉冲控制安装部(101)中的卡钩(601),所述卡钩(601)的数量为两组并相对设置于脉冲控制部件(6)的左右两侧,所述脉冲控制部件(6)上对应卡钩(601)设置有凹槽(602),所述卡钩(601)受压并缩入凹槽(602)内,使卡钩(601)从脉冲控制安装部(101)上分离以拆卸脉冲控制部件(6)。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2)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于燃气灶底壳(1)内,所述点火针(3)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安装于两组炉头座(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2)与燃气灶底壳(1)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炉头座(2)上的安装脚(205)、设置于燃气灶底壳(1)内并对应安装脚(205)的通孔(102)、及与安装脚(205)相互螺接的紧固件(5),所述紧固件(5)自下而上穿过通孔(102)并与安装脚(205)螺接,使炉头座(2)固定安装于燃气灶底壳(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1)中的炉头座(2)与点火针(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2)上设有用于点火针(3)安装于炉头座(2)上的第一安装部(201),所述点火针(3)与炉头座(2)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针(3)固定于第一安装部(201)上,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点火针(3)上的固定部件(4)、设置于炉头座(2)上并与固定部件(4)对应的第二安装部(202)、及与第二安装部(202)相互螺接的紧固件(5),所述点火针(3)自上而下插入第一安装部(201)中,紧固件(5)穿过固定部件(4)并与第二安装部(202)螺接,使点火针(3)固定安装于炉头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2)上设有中心火孔(203)、及环设于中心火孔(203)外侧的外环火孔(204),所述第一安装部(201)、第二安装部(202)设置于外环火孔(204)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一安装部(201)、第二安装部(202)设置于中心火孔(203)与外环火孔(20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3)包括电极(301)、及包裹于电极(301)外侧的针柱(302),所述电极(301)的顶端伸出针柱(302)的顶面,其底端伸出针柱(302)的底面,所述固定部件(4)包括用于针柱(302)穿过的第一固定孔(401)、及用于紧固件(5)穿过的第二固定孔(402),所述第二安装部(202)与第二固定孔(402)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柱(302)的水平投影呈直筒状,所述第一固定孔(401)的直径尺寸与针柱(302)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针柱(302)插入第一固定孔(401),针柱(302)与第一固定孔(401)过盈配合,使点火针(3)固定于固定部件(4)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点火针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柱(302)的水平投影呈倒锥状,其直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少,所述第一固定孔(401)的直径尺寸大于针柱(302)下部的直径尺寸且小于针柱(302)上部的直径尺寸,所述针柱(302)自上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观龙罗淑樱胡珊范小军周忠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壹品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