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19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一种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内的燃烧部件与点火部件,所述燃烧部件上设有用于点火部件安装于燃烧部件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点火部件与安装部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部件固定于安装孔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贯穿设置于安装部的侧壁上的插槽、设置于点火部件上并与插槽对应的锁槽、及用于与锁槽配合的弹性锁止部件,所述点火部件自上而下插入安装孔中,弹性锁止部件往点火部件的方向插入插槽内并与锁槽相互卡接,使点火部件固定安装于燃烧部件上。本技术提供一种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无须拆卸燃烧部件即可对点火部件进行安装、拆卸,便于对点火部件进行替换、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灶具的,具体涉及一种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燃气灶已成为人们日常用于烹饪食物的厨房用具之一,燃气灶为以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对烹饪器皿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气体燃料通过燃烧部件输送至炉架的中部,并由脉冲控制部件对点火部件进行点火控制,对释放的气体燃料进行点燃,以实现燃气灶对烹饪器皿进行直火加热,然而点火部件属于燃气灶中的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以保证燃气灶的点火效果。

2、目前市面上在售的部分燃气灶,其点火部件采用弹簧、卡簧结构进行固定,或者点火部件采用压板结构进行固定,问题在于,由于弹簧与卡簧都是设置在点火部件的下部,安装与拆卸点火部件时,都需要将燃烧部件从燃气灶底壳上卸下,才能安装或拆卸点火部件,对点火部件的替换、维修是非常不方便;压板结构采用螺丝紧压点火部件侧部的方式实现固定点火部件,由于与螺丝配合的螺孔设置于燃烧部件的侧部,也需要将燃烧部件从燃气灶底壳上卸下,才能安装或拆卸点火部件,对点火部件的替换、维修也是非常不方便。

3、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一,而提供一种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无须拆卸燃烧部件即可对点火部件进行安装、拆卸,便于对点火部件进行替换、维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内的燃烧部件与点火部件,所述燃烧部件上设有用于点火部件安装于燃烧部件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点火部件与安装部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部件固定于安装孔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贯穿设置于安装部的侧壁上的插槽、设置于点火部件上并与插槽对应的锁槽、及用于与锁槽配合的弹性锁止部件,所述点火部件自上而下插入安装孔中,弹性锁止部件往点火部件的方向插入插槽内并与锁槽相互卡接,使点火部件固定安装于燃烧部件上。

4、所述燃烧部件包括中心火孔与外环火孔,所述外环火孔环设于中心火孔的外侧,所述安装部设置于外环火孔的外侧,和/或所述安装部设置于中心火孔与外环火孔之间。

5、所述锁槽的竖向投影呈环状并周设于点火部件的外周壁上。

6、所述点火部件与安装部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点火部件上的定位凸部、设置于安装部上并与定位凸部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部的直径尺寸与定位孔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定位凸部设置于点火部件的外周壁上且位于锁槽的下方,所述定位孔位于安装孔的上方且其中心轴线与安装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点火部件插入安装孔,定位凸部的外周壁与定位孔的内周壁相互抵靠,定位凸部的下端面抵靠于定位孔的底面上,使点火部件定位安装于安装部上。

7、所述定位凸部的竖向投影呈环状并周设于点火部件的外周壁上。

8、所述弹性锁止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性片与第二弹性片,所述弹性锁止部件的水平投影呈“v”字形,所述弹性锁止部件插入插槽内,第一弹性片与第二弹性片的连接处抵接于锁槽的槽底上,第一弹性片抵接于插槽的顶面,第二弹性片抵接于插槽的底面,使点火部件锁止于固定部上。

9、所述第一弹性片与第二弹性片的连接处设有自连接处往非连接处延伸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竖向投影形状与锁槽的槽底形状相配合,所述弹性锁止部件通过开口套装于锁槽的槽底上以使弹性锁止部件锁止于锁槽内。

10、所述第一弹性片与第二弹性片之间的夹角为a,5°<a<15°。

11、所述点火部件包括电极、及包裹于电极外侧的绝缘套,所述电极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绝缘套的顶面、绝缘套的底面,所述锁槽、定位凸部分别设置于绝缘套上。

12、所述燃气灶底壳内还安装有脉冲控制部件,所述燃烧部件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于燃气灶底壳内,所述点火部件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安装于两组燃烧部件上,所述脉冲控制部件设置于两组燃烧部件之间,所述脉冲控制部件与两组点火部件电性连接。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技术通过在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与贯穿安装部的侧壁的插槽、在点火部件上设置有与插槽对应的锁槽、及与锁槽配合的弹性锁止部件,点火部件自上而下插入安装孔,使锁槽与插槽对应,弹性锁止部件往点火部件的中心方向插入插槽内,其靠近点火部件的一端与锁槽相互卡接,使点火部件固定安装于燃烧部件上;弹性锁止部件往点火部件的外侧方向从插槽内拔出,其靠近点火部件的一端与锁槽分离,点火部件从安装孔内拔出,使点火部件从燃烧部件上卸下,因此,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燃烧部件无须从燃气灶底壳中卸下,即可安装与拆卸点火部件,便于对点火部件进行替换、维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1)内的燃烧部件(2)与点火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2)上设有用于点火部件(3)安装于燃烧部件(2)上的安装部(201),所述安装部(201)上设有安装孔(2011),所述点火部件(3)与安装部(201)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部件(3)固定于安装孔(2011)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贯穿设置于安装部(201)的侧壁上的插槽(2012)、设置于点火部件(3)上并与插槽(2012)对应的锁槽(301)、及用于与锁槽(301)配合的弹性锁止部件(4),所述点火部件(3)自上而下插入安装孔(2011)中,弹性锁止部件(4)往点火部件(3)的方向插入插槽(2012)内并与锁槽(301)相互卡接,使点火部件(3)固定安装于燃烧部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2)包括中心火孔(202)与外环火孔(203),所述外环火孔(203)环设于中心火孔(202)的外侧,所述安装部(201)设置于外环火孔(203)的外侧,和/或所述安装部(201)设置于中心火孔(202)与外环火孔(2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301)的竖向投影呈环状并周设于点火部件(3)的外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部件(3)与安装部(201)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点火部件(3)上的定位凸部(302)、设置于安装部(201)上并与定位凸部(302)对应的定位孔(2013),所述定位凸部(302)的直径尺寸与定位孔(2013)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定位凸部(302)设置于点火部件(3)的外周壁上且位于锁槽(301)的下方,所述定位孔(2013)位于安装孔(2011)的上方且其中心轴线与安装孔(20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点火部件(3)插入安装孔(2011),定位凸部(302)的外周壁与定位孔(2013)的内周壁相互抵靠,定位凸部(302)的下端面抵靠于定位孔(2013)的底面上,使点火部件(3)定位安装于安装部(2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302)的竖向投影呈环状并周设于点火部件(3)的外周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止部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性片(401)与第二弹性片(402),所述弹性锁止部件(4)的水平投影呈“V”字形,所述弹性锁止部件(4)插入插槽(2012)内,第一弹性片(401)与第二弹性片(402)的连接处抵接于锁槽(301)的槽底上,第一弹性片(401)抵接于插槽(2012)的顶面,第二弹性片(402)抵接于插槽(2012)的底面,使点火部件(3)锁止于固定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401)与第二弹性片(402)的连接处设有自连接处往非连接处延伸设置有开口(403),所述开口(403)的竖向投影形状与锁槽(301)的槽底形状相配合,所述弹性锁止部件(4)通过开口(403)套装于锁槽(301)的槽底上以使弹性锁止部件(4)锁止于锁槽(3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片(401)与第二弹性片(402)之间的夹角为A,5°<A<1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部件(3)包括电极(303)、及包裹于电极(303)外侧的绝缘套(304),所述电极(303)的上下两端分别伸出绝缘套(304)的顶面、绝缘套(304)的底面,所述锁槽(301)、定位凸部(302)分别设置于绝缘套(30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底壳(1)内还安装有脉冲控制部件(5),所述燃烧部件(2)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于燃气灶底壳(1)内,所述点火部件(3)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安装于两组燃烧部件(2)上,所述脉冲控制部件(5)设置于两组燃烧部件(2)之间,所述脉冲控制部件(5)与两组点火部件(3)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燃气灶底壳(1)内的燃烧部件(2)与点火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2)上设有用于点火部件(3)安装于燃烧部件(2)上的安装部(201),所述安装部(201)上设有安装孔(2011),所述点火部件(3)与安装部(201)之间设有安装结构以使点火部件(3)固定于安装孔(2011)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贯穿设置于安装部(201)的侧壁上的插槽(2012)、设置于点火部件(3)上并与插槽(2012)对应的锁槽(301)、及用于与锁槽(301)配合的弹性锁止部件(4),所述点火部件(3)自上而下插入安装孔(2011)中,弹性锁止部件(4)往点火部件(3)的方向插入插槽(2012)内并与锁槽(301)相互卡接,使点火部件(3)固定安装于燃烧部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2)包括中心火孔(202)与外环火孔(203),所述外环火孔(203)环设于中心火孔(202)的外侧,所述安装部(201)设置于外环火孔(203)的外侧,和/或所述安装部(201)设置于中心火孔(202)与外环火孔(2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301)的竖向投影呈环状并周设于点火部件(3)的外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点火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部件(3)与安装部(201)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点火部件(3)上的定位凸部(302)、设置于安装部(201)上并与定位凸部(302)对应的定位孔(2013),所述定位凸部(302)的直径尺寸与定位孔(2013)的直径尺寸相当,所述定位凸部(302)设置于点火部件(3)的外周壁上且位于锁槽(301)的下方,所述定位孔(2013)位于安装孔(2011)的上方且其中心轴线与安装孔(20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点火部件(3)插入安装孔(2011),定位凸部(302)的外周壁与定位孔(2013)的内周壁相互抵靠,定位凸部(302)的下端面抵靠于定位孔(2013)的底面上,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观龙罗淑樱胡珊范小军周忠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壹品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