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10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公开提供一种室内热交换器,其具备具有通用性的死水域减小构造。室内热交换器(41)具备以规定的翅片间距呈层状排列的多个翅片(50)和贯通翅片(50)且外径大于5.3mm的多个传热管(60)。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在翅片(5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贯通孔(51)与第二贯通孔(52)之间存在顶部的高度为翅片间距的15%以上的尺寸的挠曲部(53),由此,在翅片(50)上空气流产生紊流,因此,传热管(60)后方的死水域减小,送风噪音被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在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中的传热管的后方,产生空气的运动不活跃的区域即死水域。如果该死水域增大,则送风噪音增大,因此,需要抑制死水域的增长而降低噪音。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0468号公报)公开了抑制死水域的增长的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中,将翅片加工成波状而以空气的流线与波所成的角度成为10°~60°的范围的方式配置翅片部件,由此使空气在死水域流动。

3、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翅片未被加工成波状的热交换器没有研究,作为减小死水域的构造(以下,称为死水域减小构造)的应用范围有限。因此,存在提供具有通用性的死水域减小构造的热交换器的课题。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04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第一观点的室内热交换器是在从空调室内单元的吸入口到吹出口的空气流的路径中配置于风扇的上游侧的室内热交换器,具备翅片和传热管。翅片以规定的翅片间距呈层状排列。传热管贯通翅片且外径大于5.3mm。另外,翅片具有第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热交换器,其在从空调室内单元的吸入口到吹出口的空气流的路径中配置于风扇的上游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热交换器,其在从空调室内单元的吸入口到吹出口的空气流的路径中配置于风扇的上游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热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吾乡祥太中野宽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