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858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包括料管主体、防水圈、冷却圈、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能与下模相连接,所述料管主体嵌设于上模内,所述冷却圈套装于料管主体上,所述冷却圈设有凹槽,所述防水圈套装于冷却圈上,并嵌设于上模内,所述防水圈覆盖于凹槽上,所述防水圈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与凹槽相连通。本技术中进水孔能方便冷却水的进入,冷却水在流经凹槽后,能从出水孔流出,以此来实现对料管主体的快速降温。由此,本技术能方便实现对料管主体的快速降温,将传统料管分设为多个部件,能方便对冷却水道的设置,并且方便在某一部件发生损坏时,能单独进行更换,更换难度和更换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


技术介绍

1、料管,又称灌嘴、浇口套等,其能作为压铸模具与注射装置的连接结构,方便物料能从注射装置处有效被注入到压铸模具中,是压铸模具流道相关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

2、常见的压铸模具料管多为一体式设计,其不存在可分拆的结构,而在压铸加工中,为了方便料管在使用后能快速降温,常会在料管内设置水道,水道能用于冷却水的通过,以此实现料管的降温,但是,一方面,于料管上直接加工水道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实际压铸加工中发现,由于料管冷却前后温差较大,受到热胀冷缩等作用,在长时间使用后,料管容易发生损坏,影响其使用可靠性,而一体式设计的料管在更换时需要整个更换,成本高,且耗时较长,市场竞争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包括料管主体、防水圈、冷却圈、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能与下模相连接,所述料管主体嵌设于上模内,所述冷却圈套装于料管主体上,所述冷却圈设有凹槽,所述防水圈套装于冷却圈上,并嵌设于上模内,所述防水圈覆盖于凹槽上,所述防水圈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与凹槽相连通。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被防水圈所封闭的冷却圈的凹槽能作为冷却水道使用,进水孔能方便冷却水的进入,冷却水在流经凹槽后,能从出水孔流出,以此来实现对料管主体的快速降温,防水圈则能有效避免冷却水在凹槽中流动时发生误流出,造成上模等结构的损坏。由此,本技术能方便实现对料管主体的快速降温,将传统料管分设为多个部件,能方便对冷却水道的设置,并且方便在某一部件发生损坏时,能单独进行更换,更换难度和更换成本低。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孔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出水孔相连通。进水口能用于与冷却液供应装置的排液口的连接,出水口能用于与冷却液供应装置的回液口的连接,以此使得上模能与冷却液供应装置实现连接。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能与下模围出型腔,所述料管主体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型腔相连通。进料孔能用于待压铸的物料的加入,使得物料能有效进入到型腔内。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导流块,所述导流块嵌设于下模内,所述导流块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块能与料管主体相连接,并使所述导流部位于进料孔下方。导流块能方便将从进料孔进入的物料有效导向到模具的流道中,以保证物料最终能有效进入到型腔中。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仁和上模板,所述下模包括下模仁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能相连接,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能相连接,并围出型腔。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底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下模板相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顶针和顶针板,所述顶针的一端嵌设于顶针板内,另一端能穿过下模并伸入到型腔中。由此,在产品需要脱模时,顶针板能带动顶针移动,使得顶针将型腔内的成型产品顶出。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料管主体的侧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设有安装孔,所述凸起嵌设于上模内。安装孔能便于螺栓等连接结构的设置,以便于料管能有效被固定于上模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管主体、防水圈、冷却圈、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能与下模相连接,所述料管主体嵌设于上模内,所述冷却圈套装于料管主体上,所述冷却圈设有凹槽,所述防水圈套装于冷却圈上,并嵌设于上模内,所述防水圈覆盖于凹槽上,所述防水圈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与凹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孔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出水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能与下模围出型腔,所述料管主体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型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块,所述导流块嵌设于下模内,所述导流块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块能与料管主体相连接,并使所述导流部位于进料孔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仁和上模板,所述下模包括下模仁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能相连接,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能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下模板相连接,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和顶针板,所述顶针的一端嵌设于顶针板内,另一端能穿过下模并伸入到型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主体的侧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设有安装孔,所述凸起嵌设于上模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管主体、防水圈、冷却圈、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能与下模相连接,所述料管主体嵌设于上模内,所述冷却圈套装于料管主体上,所述冷却圈设有凹槽,所述防水圈套装于冷却圈上,并嵌设于上模内,所述防水圈覆盖于凹槽上,所述防水圈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与凹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孔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出水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能与下模围出型腔,所述料管主体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型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压铸模具料管冷却水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块,所述导流块嵌设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发铧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弘禾伟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