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地下水位深基坑支护桩间渗水冲坑修复方法,可减少基坑渗水污染、提升基坑支护桩间冲坑整体性、减小支护桩间冲坑的修复难度,适用于高地下水位深基坑支护工程。
技术介绍
1、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坑外地下水通过桩间土向基坑内渗流,并会冲刷带走大量桩间土体,不仅严重干扰了后续坑下施工,而且对支护体系的变形和安全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2、目前工程在支护桩间冲刷恢复处置中,常采用在支护桩间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的恢复填充方法。已有一种支护桩间冲刷恢复施工方法,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支护桩和横压筋,并在最顶端横压筋上连接有锚入土体的t型锚筋,同时设置有钢筋网,并使钢筋网与多根横压筋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喷射混凝土保护层,并在混凝土保护层的地下水位以下部位设置有包括滤料和滤网的导流装置。该施工方法虽然能够实现支护桩间冲坑回填,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但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现场高效支挡防护、修复结构整体性增强等方面尚存可进一步改进之处。
3、鉴于此,为提高支护桩间冲冲坑修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提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地下水位深基坑支护桩间渗水冲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下水位深基坑支护桩间渗水冲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支撑底板(12)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在支撑底板(12)上预设供管底锚钉(11)穿过的孔道;所述第一压浆管(10)采用钢管轧制而成,在第一压浆管(10)的管壁上均匀间距设置3~10个后压浆孔(57,并使第一压浆管(10)的侧壁与补强筋网(14)焊接连接;所述补强筋网(14)采用钢筋网;所述上部锚板(16)采用钢板轧制而成,与补强筋网(14)焊接连接,并在上部锚板(16)上预设供斜向锚固筋(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下水位深基坑支护桩间渗水冲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下水位深基坑支护桩间渗水冲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支撑底板(12)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在支撑底板(12)上预设供管底锚钉(11)穿过的孔道;所述第一压浆管(10)采用钢管轧制而成,在第一压浆管(10)的管壁上均匀间距设置3~10个后压浆孔(57,并使第一压浆管(10)的侧壁与补强筋网(14)焊接连接;所述补强筋网(14)采用钢筋网;所述上部锚板(16)采用钢板轧制而成,与补强筋网(14)焊接连接,并在上部锚板(16)上预设供斜向锚固筋(15)穿过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下水位深基坑支护桩间渗水冲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桩侧箍板(19)包括第一箍板(4)、第二箍板(5)和第三箍板(6),在支护桩(1)外侧沿支护桩(1)高度方向上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所述桩侧连槽(20)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在桩侧连槽(20)上预设横断面呈“t”形的导轨滑槽(48,在桩侧连槽20上设置有滑隼紧固栓(51),并使滑隼紧固栓(51)穿过桩侧连槽(20)与限位滑隼(21)连接牢固;所述底部撑板(22)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在底部撑板(22)的上表面设置导轨卡槽(23)和撑板卡槽(49);所述导轨卡槽(23)采用钢板轧制而成,横断面呈梯形,与底部撑板(22)焊接连接;所述桩侧导轨(7)采用钢板轧制而成,一侧与限位滑隼(21)焊接连接,两侧面沿竖向设置两条相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