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镜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855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镜头,由所述光学系统的物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像面,依次包括:第一硫系折射透镜、超透镜以及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与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均为偶次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呈凸向所述物面的弯月状;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像面的第二表面,均包含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光焦度、所述超透镜的光焦度以及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光焦度,均为正光焦度。本申请提高了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透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1、相比于工作于可见光波段的光学系统,工作于远红外波段的光学系统更适用于雨、雾、雪等工作环境。相关技术中,针对在远红外波段工作的光学系统,为使得各透镜能够提供光学系统所需相位,并实现光学系统的被动无热化,需要特别考虑不同透镜之间的正负光焦度分配情况,存在设计自由度偏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系统及光学镜头,无需特别考虑不同透镜之间的正负光焦度分配情况,即可使得各透镜所提供相位能够保证光学系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并实现光学系统的被动无热化,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光学系统,由所述光学系统的物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像面,依次包括:第一硫系折射透镜、超透镜以及第二硫系折射透镜;

3、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与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均为偶次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呈凸向所述物面的弯月状;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像面的第二表面,均包含一个反曲点;

4、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光焦度、所述超透镜的光焦度以及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光焦度,均为正光焦度。

5、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6、0.95<f/epd<1.05

7、其中,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epd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8、0.38<bfl/f<0.4

9、0.29<bfl/ttl<0.3

10、其中,bfl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后焦,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ttl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

11、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2、

13、其中,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r1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d1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的有效半径,r5为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d5为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的有效半径,ttl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bfl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后焦。

14、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5、2.3<f*(n-1)/(fno*r1)<2.5

16、其中,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n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折射率,fno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r1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

17、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8、1.06<r2/r1<1.09

19、其中,r1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像面的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

20、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21、3.4<sag21/sag22<15.1

22、其中,sag21为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在其最大半径处的矢高,sag22为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二表面在其最大半径处的矢高。

23、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24、1.5<f1/f<1.6

25、1.48<f2/f<1.6

26、0.9<f1/f2<1.05

27、其中,f1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28、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29、17<fm/f<35.5

30、13<2fm/(f1+f2)<29

31、其中,fm为所述超透镜的焦距,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1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焦距。

32、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33、

34、其中,为所述超透镜所提供的最大相位差,dm为所述超透镜的光学有效半径。

35、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36、0.1<|ca1/ct1-ca2/ct2|<0.4

37、其中,ca1为由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像面的第二表面的中心到所述超透镜的空气间隔,ct1为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中心厚度,ca2为由所述超透镜到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的中心的空气间隔,ct2为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中心厚度。

38、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相邻的光阑;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或者,所述光阑与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间隔设置。

3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系统;

40、由所述物面至所述像面,所述镜筒的内壁依次设有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第三平台;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承靠于所述第一平台处,所述超透镜承靠于所述第二平台处,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承靠于所述第三平台处。

41、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压圈抵接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采用隔圈抵接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像面的第二表面,并采用所述隔圈抵接所述超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采用第二压圈抵接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二表面。

4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系统,由其物面至其像面,依次包括:第一硫系折射透镜、超透镜以及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第一硫系折射透镜与第二硫系折射透镜均为偶次非球面透镜。第一硫系折射透镜呈凸向物面的弯月状,并且,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朝向物面的第一表面,与第二硫系折射透镜朝向像面的第二表面,均包含一个反曲点。由于超透镜可以灵活地提供光学系统所需的相位,并且,由于第一硫系折射透镜与第二硫系折射透镜会为光学系统引入正色散,而超透镜则会为光学系统引入负色散,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无需特别为第一硫系折射透镜、超透镜以及第二硫系折射透镜分配特定的正光焦度以及负光焦度,为第一硫系折射透镜、超透镜以及第二硫系折射透镜均分配正光焦度,即可使得各透镜所提供相位能够保证光学系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并实现光学系统的被动无热化,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

43、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4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光学系统的物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像面,依次包括:第一硫系折射透镜、超透镜以及第二硫系折射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p>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相邻的光阑;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或者,所述光阑与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一表面间隔设置。

13.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包括:镜筒、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压圈抵接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采用隔圈抵接所述第一硫系折射透镜朝向所述像面的第二表面,并采用所述隔圈抵接所述超透镜朝向所述物面的第一表面;采用第二压圈抵接所述第二硫系折射透镜的第二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光学系统的物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像面,依次包括:第一硫系折射透镜、超透镜以及第二硫系折射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宇林合山郝成龙谭凤泽朱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